基本信息
书名:愿天下有情人好聚好散
定价:26.80元
作者:赵凝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5039426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婚姻流感、恋爱中毒——情医书系为您开方解疑。 2010年**情感文集重磅出击,以辛辣笔触解读恋爱、婚姻中的红男绿女和情感困惑。 漂泊不定的都市男女,爱一场,梦一场,迷人的,诱惑的,惊艳的,温暖的,有的爱是温馨甜蜜,有的爱却是伤痕累累,让人看不透真假,找不对方向。但是,读了赵凝老师的情感问答集之后,就仿佛喝了一杯清茗,让人精神为之一震;又好像迷途的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让人眼前一亮,信心倍增;还酷似寒冷的冬夜升起了一堆篝火,既照亮了前行的路程,又温暖了冰冻的身心。赵凝的解答就是这样简洁干脆,直指人心地去探讨情感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如雪中送炭般给了迷茫无助的情感男女们*真诚、*切实的帮助。所以,赵凝才会被众多“凝迷”称为“情感教母”。
内容提要
《愿天下有情人好聚好散》是有“情感教母”之称的女作家赵凝近年来的情感问答结集。身为北京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赵凝曾先后主持过夜话节目《闻道夜来香》(现更名为《子夜车站》),深受广播听众的喜爱,据说喜欢赵凝声音的听众比喜欢她文字的人还要多,他们被称为“凝迷”,成为作者忠实的拥趸。
在《愿天下有情人好聚好散》中赵凝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遭受不同情感危机的男女对症,既有对现在社会常见的“婚外情”、第三者插足的精彩解读,也有对恋爱中的“软饭男”、“三无男”的精彩剖析,还有增进夫妻或恋人间感情和信任的妙招。
目录
作者介绍
赵凝,原为技术军官,少校军衔。现为职业作家,新世纪以《白马之恋》等七部长篇小说震动文坛,被称为“赵凝旋风”。2003年凭借《女人胸口的火山》获得老舍文学奖,而后推出长篇小说《夜妆》,因“胸口写作”再次引起巨大轰动与争议。2005年主持电视与广播直播谈话节目《闻道
文摘
序言
在快节奏的生活洪流中,我们常常被无形的压力裹挟着前行,有时甚至忘了停下来,感受一下内心的声音。这本书的书名,恰恰点醒了我,那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是对情感的期许,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探寻。我常常在想,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多么奇妙的缘分,而一旦有了情感的交织,便如同点燃了生命中最绚烂的烟火。然而,烟火终有熄灭之时,那些曾经炙热的感情,又将走向何方?是轰轰烈烈地燃烧殆尽,还是化作淡淡的灰烬,悄然散落?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揭示那些复杂的情感密码,让我们在经历过深刻的情感之后,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关于“好聚好散”的深刻理解,不是简单的告别,而是其中蕴含的体谅、尊重和成长。毕竟,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洗礼,而每一次分离,也都是一次重塑。
评分从《9787503942693》这个看似冰冷的图书编码,到“愿天下有情人好聚好散”这样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书名,再到“文化艺术出版社”和“赵凝”这样具体的出版信息,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关于一本书的图景。我并非直接接触书的内容,但仅凭这些信息,就能勾勒出它可能蕴含的丰富意蕴。这种“只闻其声,未见其形”的感觉,反而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它让我想到了那些藏在古籍中的智慧,那些经过时间沉淀后依旧散发光芒的艺术品。这本书,会是那样一份承载着情感智慧和艺术美学的馈赠吗?它会不会提供一种超越时代的情感指导,让我们在爱与被爱中,学会更从容地面对聚散离合?我期待的是一种深度的思考,一种对生命情感的细腻洞察,以及在艺术的熏陶下,对人生更广阔的理解。
评分“赵凝”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符号,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创作历程和人生故事。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映射,是他们对生活、对情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去认识这位“赵凝”,去感受她独特的文风和思想。她是如何看待情感的?她对人生有着怎样的理解?她的笔触是细腻婉约,还是豪放大气?是充满哲思,还是幽默风趣?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境”,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捕捉到属于“赵凝”的独特声音,她的情感表达方式,她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或许,她的文字中,会有我未曾想过的角度,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甚至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情感。
评分文化艺术,这两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神圣的光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我一直相信,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并从中汲取养分,才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本书,在“文化艺术出版社”这个标签下,无疑让我对其艺术价值充满了期待。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故事叙述,更可能是在文字中融入了丰富的艺术元素,比如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对某种艺术流派的探讨,甚至是运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或许,作者在字里行间,会巧妙地穿插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或是对绘画、音乐的描绘,让阅读的过程,如同一次多感官的艺术体验。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文化艺术的精髓,与书名中所蕴含的情感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便被它极具东方美学韵味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一抹水墨丹青,晕染出几分淡淡的愁绪,又蕴藏着几许坚韧。封面上几个遒劲有力的字,如同饱经风霜的古老符文,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捧在手中,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是那种带有温度的,仿佛能嗅到淡淡的油墨香,让人心生亲近。我一直对那些蕴含着深厚人文底蕴和艺术气息的作品情有独钟,总觉得它们像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能与读者的灵魂产生共鸣。想象一下,翻开书页,那些文字如同一颗颗饱满的珍珠,串联起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情感历程,或喜或悲,或缠绵悱恻,或豁达洒脱。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于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呈现,是那种细腻入微的描摹,还是宏大叙事的铺陈?是借古喻今,还是别出心裁地开辟新的视角?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外在,就足以勾起我对内在世界的无限遐想,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所承载的艺术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