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矽星球-微電子學與納米技術革命
定價:88.00元
作者: 約翰·D·剋雷斯勒,張溶冰,張晨博
齣版社: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42855558
字數:
頁碼:60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我們正處在有史以來能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革命漩渦的中心。60年在人類曆史上隻是一瞬間。在近的這60年中一個技術發現引發瞭百舸爭流,隨之産生瞭遍布全球的一係列變革,帶給人類的衝擊。這些變革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加速改變著人類生存方式的基本核心。更重要的是,這些變革還僅僅處在初期階段!《矽星球:微電子學與納米技術革命》介紹瞭微電子學和納米技術的一般知識和工程基礎,並探討瞭這場新的科技革命正如何在各學科領域甚至整個人類文明中引起廣泛的變革。《矽星球:微電子學與納米技術革命》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淺明的數學知識,將眾多微電子和納米科學的神奇之處展現齣來,包括半導體、晶體管、集成電路、光導縴維、手機、電子郵件、數字電視、納米機器人等等,讀者即使隻有很少甚至沒有技術背景,也可以順利閱讀。《矽星球:微電子學與納米技術革命》在附錄中還補充瞭基本的物理和電氣工程知識,可供需要的讀者查閱。
目錄
對本書的評價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前言
章 通信革命
第二章 尺度問題
第三章 部件解構1:手機
第四章 數不勝數的傳記:微電子學簡史
第五章 半導體組件簡介
第六章 部件解構2:USB閃存驅動器
第七章 大廈:微納電子製造
第八章 晶體管簡介349第九章 微型工具和玩具:微納機電係統和生物微機電係統
第十章 部件解構3:全球定位係統
第十一章 讓光明普照世界:光子學的光明世界
第十二章 納米世界:亦真亦幻
第十三章 風雲際會:社會變革與精神食糧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約翰·D.剋雷斯勒,(JohnD.Cressler),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電子和計算機工程專業的拜爾斯講席教授(KenByersProfessor)。1990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IBM的托馬斯·J.沃森研究中心工作8年。目前他的研究集中在開發下一代高速電子元件。已齣版的著作有《矽鍺異質結雙極晶體管》(SiliconGermaniumHeterojunctionBiplarTransistor,2003)、《重塑青少年:培養青少年個性的高雅藝術》(ReinventingTeenagers:TheGentleArtofInstillingCharacterinOurYoungPeople,2004)、《矽異質結手冊:材料、製作、器件、電路以及矽鍺和矽應變層外延附生的應用》(Silicon,HeterostructureHandbook:Materials,Fabrication,Devices,Circuits,andApplicationofSiGeandSiStrainedLayerEpitaxy,2006)等。他2001年被選為IEEE會員,並因在教學和研究領域成就斐然而獲得多個奬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有條理,開篇就為讀者描繪瞭一個“矽星球”的宏偉藍圖,然後層層深入,剖析構成這個星球的基石——微電子學和納米技術的精髓。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釋復雜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和圖解,這些生動形象的元素,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這個非技術背景的讀者也能相對輕鬆地理解那些原本聽起來雲裏霧裏的專業術語。例如,在闡述集成電路的微縮化過程時,作者似乎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將成韆上萬個晶體管比作微小的“居民”,而芯片則是一個繁榮的“城市”,這樣的描述立刻讓我腦海中浮現齣一幅生動的畫麵。此外,書中對於納米材料獨特性質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在微觀尺度下,物質會展現齣如此奇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這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材料的認知。總的來說,這本書在知識傳遞和閱讀體驗上都做得相當齣色,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是一本值得推薦的科普讀物。
評分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的視野非常宏大,它不僅僅是講解微電子和納米技術的原理,更是將其置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宏大背景下去審視。書中的“革命”二字,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它確實在描述一場正在發生、並且將深刻改變我們生活的變革。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材料科學如何推動技術進步的章節,從矽基芯片的齣現,到各種新型納米材料的設計與應用,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和挑戰。我感覺作者在梳理這些內容的時候,並沒有簡單堆砌事實,而是巧妙地將科學原理、技術發展和人文思考融為一體。書中關於納米技術在醫療、能源、環保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的描繪,讓我看到瞭科學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瞭希望。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書中那種嚴謹又不失激情的筆調,很容易將我帶入其中,讓我感受到科學探索的樂趣。我甚至開始思考,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電子産品,背後都蘊含著如此深奧的技術,這讓我對身邊的一切都産生瞭新的認識。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另一大觸動來自於其中蘊含的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深刻洞察。作者不僅僅滿足於介紹技術本身,更是花瞭大量篇幅去探討這些技術將如何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經濟模式乃至社會結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智能製造”和“個性化定製”的未來願景感到興奮,想象一下,通過納米技術實現的超精密製造,我們可以生産齣前所未有的高性能材料和器件,而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則為這一切提供瞭強大的計算和控製能力。這本書讓我思考,當微電子和納米技術真正普及到每一個角落,我們所處的“矽星球”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是更加便捷、高效、充滿無限可能,還是會帶來新的挑戰和倫理睏境?作者在討論這些問題的同時,也保持瞭一種審慎的態度,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知識,更引發瞭思考,這對於任何一個關心科技發展和未來走嚮的讀者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未來感,金屬質感的“XH”字樣搭配深邃的藍色背景,中間是一個若隱若現的電路闆圖案,感覺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之前對微電子學和納米技術其實瞭解得不多,總覺得是那種枯燥、硬核的科學,但這本書的名字《矽星球-微電子學與納米技術革命》卻給我一種宏大敘事的感覺,好像要揭示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尤其好奇“矽星球”這個名字,它是在暗示微電子技術將如何構建我們的數字宇宙,還是說,矽這種材料本身就擁有瞭某種“星球”般的影響力?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從曆史的角度,梳理微電子學和納米技術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至今,可能還會涉及一些重要的科學傢和他們的突破性發現。我期待它能用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見科學的魅力,甚至是被這種“革命”的力量所震撼。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有關於未來科技發展的預測,比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這些都和微電子、納米技術息息相關。如果能讀到一些前瞻性的內容,那會更加令人興奮。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論述的深度和廣度上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似乎對微電子學和納米技術的曆史、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都瞭如指掌。我特彆留意到書中關於“後矽時代”的討論,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當下占據主導地位的矽基技術,也並非永恒不變,科學傢們早已在探索新的材料和技術路徑,以應對摩爾定律可能遇到的極限。這種前瞻性的思考,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同時,書中對不同國傢和地區在微電子及納米技術領域競爭格局的分析,也讓我對全球科技博弈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感覺作者並非僅僅是一位技術傳播者,更像是一位敏銳的觀察傢,將復雜的科技進步置於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等更廣闊的視角下進行解讀。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這個正在被科技深刻改變的世界,有瞭更加立體和深刻的理解,也對未來的學習和探索方嚮有瞭更明確的指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