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趣味力學-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全新修訂版
定價:21.00元
作者: 彆萊利曼,符其珣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965
字數:
頁碼:179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
n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
n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
n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n內容提要
n
《趣味力學》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
n力學,是關於運動和力的學說,是物理學研究的發端,是廣義物理學的一個典型分支學科。但很多讀者對於它的認識又往往是極為含混的。
n考慮到一些讀者可能總是把已掌握的知識和漸漸忘記的知識弄混搞錯,本書力求能夠把這些無論由於好奇心或彆的什麼態度而産生的力學問題嚮讀者們清晰化、明確化。《趣味力學》的目標是——喚醒讀者沉睡的思維,培養他們對力學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作者在書中沒有迴避數學運算,沒有經過計算的推演而獲得的物理知識是不紮實的。通過這些其實很簡單的運算,讀者纔能從物理學尤其是力學中獲得有意義的啓示。
n《趣味力學》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旨在通過習題和趣味的對比來提高讀者們對自然的興趣的圖書。為瞭引入實例來證明一些力學定律,書中的故事涉及到瞭體育、雜技錶演等等很多人們意想不到的領域。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瞭這樣的動力,熱愛知識的、聰明的讀者們就會自己找尋那些缺少的知識點,從而輕鬆地走進物理學的大門。
n目錄
章力學的基本定律
n1.1兩隻雞蛋的題目 3
n1.2木馬旅行記 4
n1.3常識和力學 5
n1.4船上的決鬥 6
n1.5風洞 8
n1.6疾馳中的火車 9
n1.7怎樣理解慣性定律? 10
n1.8作用和反作用 12
n1.9兩匹馬的題目 15
n1.10兩隻遊艇的題目 15
n1.11步行的人和機車之謎 17
n1.12怪鉛筆 19
n1.13什麼叫做“剋服慣性”? 20
n1.14鐵路車輛 20
n第二章力和運動
n2.1力學公式一覽錶 25
n2.2的後坐力 26
n2.3日常經驗和科學知識 29
n2.4月球上的大炮 30
n2.5海底的射擊 31
n2.6移動地球 33
n2.7錯誤的發明道路 36
n2.8飛行火箭的重心在哪裏? 38
n第三章重力
n3.1懸錘和擺證明瞭什麼? 43
n3.2在水裏的擺 45
n3.3在斜麵上 46
n3.4什麼時候“水平”綫不平? 47
n3.5磁山 52
n3.6嚮山裏流去的河 53
n3.7鐵棒的題目 55
n第四章落下的拋擲
n4.1七裏靴 59
n4.2肉彈 63
n4.3過危橋 67
n4.4三條路 69
n4.5四塊石頭的題目 71
n4.6兩塊石頭的題目 72
n4.7擲球遊戲 72
n第五章圓周運動
n5.1嚮心力 75
n5.2宇宙速度 77
n5.3增加體重的簡單方法 79
n5.4不安全的鏇轉飛機 82
n5.5鐵路轉彎的地方 83
n5.6不是給步行的人走的道路 85
n5.7傾斜的大地 86
n5.8河流為什麼是彎的? 88
n第六章碰撞
n6.1研究碰撞現象為什麼重要? 93
n6.2碰撞的力學 93
n6.3研究一下你的皮球 96
n6.4在木槌球場上 101
n6.5“力從速度而來” 102
n6.6受得住鐵錘擊的人 104
n第七章略談強度
n7.1關於海洋深度的測量 109
n7.2長的懸垂綫 110
n7.3強韌的材料 112
n7.4什麼東西比頭發更強韌? 112
n7.5
n自行車架為什麼是管子做的?… 113
n7.6七根樹枝的寓言 116
n第八章功·功率·能
n8.1
n許多人對功的單位還不知道
n的東西 121
n8.2怎樣産生一公斤米的功? 122
n8.3怎樣計算功? 122
n8.4拖拉機的牽引力 124
n8.5活發動機和機械發動機 124
n8.6一百隻兔子和一隻象 126
n8.7人類的機器奴隸 127
n8.8不老實的稱貨法 131
n8.9亞裏士多德的題目 132
n8.10脆性物品的包裝 134
n8.11是誰的能量? 135
n8.12自動機械 137
n8.13摩擦取火 139
n8.14被溶解掉的彈簧的能 142
n第九章摩擦和介質阻力
n9.1從雪山上滑下 147
n9.2停下瞭發動機 148
n9.3馬車的輪子 149
n9.4
n機車和輪船的能量用在
n什麼地方? 150
n9.5被水衝走的石塊 150
n9.6雨滴的速度 153
n9.7物體落下之謎 157
n9.8順流而下 159
n9.9舵怎樣操縱船隻? 160
n9.10
n什麼時候雨水淋得更濕
n一些? 161
n第十章生命環境中的力學
n10.1格列佛和大人國 167
n10.2河馬為什麼笨重不靈? 168
n10.3陸生動物的構造 169
n10.4滅絕的巨獸的命運 170
n10.5哪一個更能跳? 171
n10.6哪一個更能飛? 173
n10.7沒有損傷地落下 175
n10.8樹木為什麼不長高到天頂? 175
n10.9摘錄伽利略的著作 177
n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n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n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n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n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n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事物背後的原理充滿好奇的人,尤其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的功力在於,他能夠將那些看似復雜的物理概念,用一種極其通俗易懂、甚至有些調皮搗蛋的語言講齣來。比如,在介紹牛頓第三定律的時候,他會用“你打我一下,我也要打你一下”的類比,立刻就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個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曆史故事和科學傢的軼事,這使得整個閱讀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也更能展現科學發展的麯摺過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反直覺”現象的解釋,比如為什麼掉落的羽毛會比石頭慢,為什麼在真空環境下,羽毛和鐵球會同時落地。這些解釋,既滿足瞭我的好奇心,又讓我對物理學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力學知識,它更像是在培養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一種勇於質疑、樂於探索的精神。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變得不一樣瞭。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一場頭腦風暴!我一直對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從未停止,但很多時候,教科書的枯燥和公式的冰冷讓人望而卻步。偶然間翻到這本《趣味力學》,瞬間就被它的標題吸引住瞭——“趣味”這個詞,對於我這種理論苦手來說,簡直是救星!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果然,它沒有讓我失望。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可以說是“接地氣”的方式,將原本可能深奧復雜的力學原理,拆解成瞭一個個充滿生活氣息的例子。比如,關於慣性的解釋,他沒有一開始就甩齣一堆公式,而是從我們日常乘坐交通工具時身體的反應講起,那種“嚮前衝”或者“被甩齣去”的感受,瞬間就引起瞭共鳴。然後,他再循序漸進地引入概念,讓你在不知不覺中理解瞭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而且,書中穿插的各種小實驗和思考題,更是點睛之筆。我甚至拉著我的小侄子一起動手做瞭幾個,看著他因為理解瞭某個原理而發齣的驚嘆聲,我比他還高興。這本書真的讓我重新燃起瞭對科學的興趣,感覺物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常識。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物理學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是屬於科學傢們的領域,離我的日常生活太遠瞭。直到我接觸到這本《趣味力學》,我纔發現,原來我們身邊處處都充滿瞭物理學的奧秘,而這本書,正是打開這些奧秘的一把金鑰匙。作者的寫作方式真的非常具有感染力,他不是在“教”你,而是在“帶”你一起探索。他會用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現象,引齣深奧的力學原理。比如,在解釋摩擦力的時候,他會從我們穿鞋子的原理,到汽車刹車的技術,再到動物在雪地裏行走的方式,將摩擦力的作用和影響,從宏觀到微觀,從不同領域都進行瞭生動的描繪。這種“由小見大”的敘事方式,讓讀者在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時,也體會到知識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停留在“介紹”的層麵,而是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提問。他會在文中設置一些“為什麼”的問題,引導讀者主動去尋找答案,去發現其中的邏輯。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主動和有趣,也讓我對物理學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親切感。
評分我一直以為“趣味科學”這類讀物,要麼就是過於淺顯,要麼就是為瞭“趣味”而犧牲瞭科學的嚴謹性。但《趣味力學》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時,對於科學原理的闡述,卻有著相當的深度和準確性。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科學傢的嚴謹,又不失幽默感。他善於運用類比和比喻,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講解功和能的時候,他會從搬運箱子、拉動彈簧等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入手,引導讀者思考“做瞭多少功”、“能量是怎麼轉化的”。而且,書中很多地方的細節處理都非常到位,比如在分析杠杆原理時,他會詳細說明支點、力臂、阻力臂的關係,並結閤實際的例子,比如蹺蹺闆、剪刀等,讓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概念在現實中的應用。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一些稍微復雜一點的概念,而是用巧妙的方式將其融入到有趣的講解中,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拓寬瞭知識麵。讀這本書,就像是和一位博學又風趣的朋友聊天,他不僅能解答你的疑問,還能激發你更多的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是它在保持極高趣味性的同時,並沒有絲毫削弱其作為一本科學讀物的專業性。作者在行文之間,展現齣一種對科學知識的深厚駕馭能力,他能夠巧妙地將復雜的物理學理論,化繁為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娓娓道來。我最欣賞的是,他不是簡單地羅列概念和公式,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和解答,引導讀者一步步深入理解。例如,在解釋受力分析時,他會從一個簡單的“推箱子”場景開始,逐步引入“力的方嚮”、“力的閤成”等概念,並結閤插圖進行說明,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力的作用過程。而且,書中對一些經典實驗的解讀,也讓我印象深刻。他不僅僅是描述實驗現象,更是深入剖析瞭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這些原理是如何被發現和驗證的。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們穿越力學世界的叢林,既能領略到奇妙的風景,又能學到實用的生存技能。它讓我明白,科學知識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隻要我們願意去發現,去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