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since 2000 |
| 作者 | 海杰 |
| 定价 | 7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208148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屏幕生存 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是影像批评家海杰立足于中国当代摄影研究的第三本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以艺术创作中的问题意识为主要切口,引入跨学科视角,从现实排演、权利审读、新伤痕、中国风景、游走中国、身体书写、身份重构、新知物语、都市游击、屏幕生产等十个方面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的创作实践进行分类解析。作者共选取了50多个有代表性的艺术创作案例,结合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语境,做出解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中国当代摄影在特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丰富面貌和话语结构。 |
| 作者简介 | |
| 海杰 独立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现供职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任集团旗下杂志《289艺术风尚》主笔。成功策划和运作“不一样的风景”大型全国巡展、“自助餐”2014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等大型项目。曾连任三届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2、2014、2016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学术主持;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初评评委,2013第三届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学术主持,2013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爆名展策展人,2014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实验展单元策展人;2014瑞象馆“瑞象校园系列讲座”特邀主讲嘉宾;2015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策展人。另主持微信公众平台“海杰视界观”。著有《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中国青年出版社)、《表态:与十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对话》(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目录 | |
| 自序 p001现实排演 p004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总觉得,一本好的书,不仅能带来知识,更能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而《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以2000年为起点,展现了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轨迹,以及这些摄影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时代信息。我被那些作品所呈现出的真实感所打动,它们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社会在过去二十年里的点滴变化。我看到了城市的面貌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演变,年轻一代的思想在成长。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层次性,每一幅作品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个瞬间都可能触动你的内心深处。它让我对中国当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摄影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材非常独到,它所捕捉到的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摄影的“切面”,恰恰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我看到了摄影师们如何用镜头去解读时代,去记录变迁,去表达情感。那些作品有的充满了视觉的冲击力,有的则以一种沉静的方式触动人心。我被那些描绘城市化进程的作品所吸引,它们展现了中国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些关注个体命运的作品,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那些渺小却不屈的生命。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访谈,通过影像,我与无数个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连接。
评分我一直对当代艺术,尤其是摄影,抱有浓厚的兴趣。当我得知有这样一本聚焦于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摄影的作品集时,我的期待值瞬间拉满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观察视角,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在过去二十年里的剧烈变迁。我被那些极具冲击力的影像所震撼,它们或描绘了都市的繁华与疏离,或记录了乡村的变迁与坚守,或捕捉了年轻一代的迷茫与探索。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叙事性,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摄影师们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从写实到抽象,从纪实到观念,展现了中国当代摄影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作品之间的呼应与对比,使得阅读体验更加丰富。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视觉的旅行,穿越时空,感受着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反映社会真实面貌的艺术作品情有独钟。而《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所呈现的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的中国。我看到了城市的光影流转,看到了乡村的坚守与变迁,也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与迷茫。摄影师们的视角各具特色,有的专注于宏观的社会图景,有的则聚焦于微观的个体命运。但无论何种视角,都传递出一种真诚的力量。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它没有统一的风格,却共同指向了对中国当代社会深刻的洞察。我喜欢它带来的那种思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中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那种略带疏离又精致的审美,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光影变迁。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摄影作品本身是沉默的,但在这本书里,它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通过构图、色彩、光影,以及摄影师独特的视角,讲述着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那些细微却深刻的改变。我尤其喜欢那些捕捉到城市快速发展背后个体命运的画面,那种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在喧嚣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都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不仅仅是摄影作品的集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侧面,让我们得以停下来,审视自己,审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一本会让你时不时回想起其中某个画面、某个情绪的书。
评分这本书在我手中,就像是一张通往过去与现在的地图。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幅幅充满力量的摄影作品,引导我去思考。2000年以来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变化的时期,而这本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是这场戏剧的见证者。我被那些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它们有的是对现实的审视,有的是对未来的期许,有的是对过往的追忆。摄影师们用他们独特的语言,讲述着中国当代的故事。我尤其欣赏那些能够捕捉到个体生命力的画面,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你会不自觉地被画面中的情绪所感染,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那些人物一同经历着他们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叙事工具,它能够超越语言的界限,直接触达观者的内心。这本书《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从2000年至今,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本书中的摄影作品,就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这些变化的方方面面。我看到了城市扩张的速度,看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看到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的挣扎与坚守。那些作品有的冷静客观,有的充满人文关怀,有的则充满了实验性的探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而生动的时代图景。我尤其被那些捕捉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画面所打动,那些平凡的瞬间,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记录”的意义,以及摄影师在时代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坦白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并没有立刻想到它会给我带来如此深刻的感受。它更像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一直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那些精选的摄影作品,从2000年开始,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它们以一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展现了中国社会在转型期所经历的种种。我看到了经济腾飞的光鲜,也看到了隐藏在繁华背后的个体焦虑。摄影师们的视角各不相同,有的犀利,有的温柔,但他们都用镜头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我喜欢那些充满视觉张力的作品,它们不仅仅是照片,更是一种思考的载体。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也像是在审视当下。它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经历的种种情感。
评分当我拿到《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这本书时,我被它的标题所吸引,感觉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当代且具有普遍性的议题。翻开书页,我看到的是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记录了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我特别关注到那些描绘城市化进程的作品,那些高楼林立的景观,以及在这些巨大变化中,个体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摄影师们捕捉到的那些瞬间,无论是宏大的场景还是细微的表情,都充满了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摄影技巧的展示,更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我喜欢它呈现出的那种复杂性,没有简单的对与错,只有对现实的真诚呈现。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无数个陌生的灵魂对话,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感受,都通过影像传递给我,引发了我内心的共鸣。
评分读完《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a dimension of Chinese》这本书,我脑海里涌现出的第一个词是“真实”。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而是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展现了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那些摄影作品,仿佛是一组组历史的快照,记录了时代变迁中的每一个细节。我特别喜欢那些捕捉到城市与乡村对比的作品,那种鲜明的反差,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张力。摄影师们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也记录下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摄影作品的汇集,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视觉史。我从中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挑战,更看到了中国人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