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

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宝国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伴奏
  • 即兴伴奏
  • 流行钢琴
  • 钢琴教程
  • 音乐教学
  • 和声
  • 节奏
  • 乐理
  • 流行音乐
  • 钢琴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
ISBN:9787810963480
商品编码:2948988571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0-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
  • 作者:张宝国
  • 定价:45
  •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
  • ISBN号:978781096348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0-09-01
  • 印刷时间: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4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19

编辑推荐语

张宝国作为****代演奏流行音乐的杰出钢琴演奏家,他在**外二十多年的演奏及教学中积累了难得的丰富经验。《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比较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钢琴在流行音乐伴奏及演奏方面的运用。对流行音乐和声、织体律动、即兴过渡等方面有独到的阐释。相信这本教材对于众多希望在流行音乐钢琴伴奏及演奏方面入门的朋友们能提供有效实用的帮助。

作者简介

张宝国,英文名Brian,加拿大籍华人。音乐教育家,键盘演奏家,流行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外国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华人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词典》及《中国音乐家图典》入选音乐家。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先后从师于杨俊、周广仁教授。 毕业后担任东方歌舞团乐队键盘演奏,曾参加过500余场演出;1984年至1990年间,参加过1200余张流行音乐唱片及录音带的录制,曾与**知名歌手刘欢、毛阿敏、韦唯、那英、田震、屠洪刚、景冈山等多次合作;1989年与**作曲家三宝合作制作亚运会歌曲专辑。 1990年移居美国,1994年移民加拿大,一直从事音乐创作。其中作品《咏梅》(作曲)由韦唯演唱,被用于2000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作品《伴儿》(作曲、编曲)由屠洪刚演咀,收录于其个人专辑《中国功夫》内;作品《放手》(作词、作曲)由屠洪刚演唱,收录于其同名个人专辑内;199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创办新全音艺术学院,开始从事教育事业。 2004年3月曾参加**歌手刘欢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的**个人演唱会“欢歌2004”,担任主键盘手。

目录

第一章 和声功能标记的解读
第一节 通用和声功能标记
一、和声功能名称的解读
二、和声功能标记的位置
三、和声功能时值的解读
四、练 习
第二节 级数和声功能标记
一、和声功能名称的解读
二、和声功能标记的位置
三、和声功能时值的解读
四、练 习
第二章 和声连接的方法及习惯
第一节 右 手
一、柱式和弦
二、分解和弦
三、多音分解和弦
第二节 左 手
一、柱式和弦
二、分解和弦
三、八度低音
第三章 织体的运用及层次变化
第一节 柱式和弦
一、四分音符柱式和弦
二、八分音符柱式和弦
第二节 分解和弦
一、八分音符分解和弦
二、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
三、多音分解和弦
第三节 织体转换前的过渡
第四节 曲例练习
一、《昨天》
二、《我们的路》
三、《菊花台》
四、《一千年以后》
五、《可惜不是你》
第四章 “加花”(nu in)演奏
第一节 “加花”的位置选择
一、《我们的路》
二、《寂寞先生》
第二节 “加花”的节奏选择
一、《我们的路》
二、《不用说你爱我》
第三节 “加花”的外音选择
一、大三和弦的外音
二、小三和弦的外音
三、**外音
第四节 “加花”的力度选择
一、正拍重音
二、切分重音
第五章 前奏、间奏、尾奏
第一节 前 奏
一、音型提示
二、旋律提示
第二节 间奏
一、《菊花台》
二、《一千年以后》
第三节 尾奏
一、有旋律提示尾奏
二、无旋律提示尾奏
第六章 节拍特点及补充说明
第一节 节拍特点
一 旦拈
一、2/4相
二、3/4拍
三、昔拍
四、言拍
第二节 补充说明
一、和声功能标记的参照
二、钢琴独立伴奏与乐队合作的不同
附录一 常用通用和声功能一览表
附录二 功能谱歌曲30首(线简对照)
后记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的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该主题展开,旨在详细介绍其核心内容和价值,绝不涉及其他不相关领域,并力求语言自然流畅。 --- 流行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 一部系统化、实战化的流行音乐键盘伴奏入门与进阶指南 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掌握流行音乐键盘即兴伴奏技能的音乐爱好者、键盘手、声乐陪练及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操作性的学习路径。我们深知,在现代音乐实践中,即兴伴奏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名键盘手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本书摒弃了冗长晦涩的纯理论说教,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构建了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第一部分: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声语言的初步构建 成功的即兴伴奏建立在对基本和声语言的精确理解之上。本教程伊始,我们将从最核心的音阶与和弦结构入手,确保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构建流行音乐“骨架”所需的工具。 1. 基础音阶与调性认知: 详细解析大调、小调(自然、和声、旋律)的音阶构成,并重点讲解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调式音阶,如布鲁斯音阶和五声音阶。通过大量的听辨练习,训练学习者对不同调式色彩的敏感度。 2. 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精讲: 系统梳理大三、小三、增三、减三和弦的构成,并深入讲解流行音乐的“灵魂”——七和弦家族(属七、大七、小七、半减七等)的特性与功能。每种和弦都配有清晰的指法图示和听觉范例。 3. 流行和声进行的基本法则: 引入功能和声的概念,但聚焦于流行音乐中最高频出现的和弦连接模式,如“万能和弦进行”(I-V-vi-IV)的变奏。讲解如何使用二级属和弦(Secondary Dominants)和经过和弦(Passing Chords)来丰富基础进行,使伴奏听起来更具层次感。 第二部分:指法与织体的精进——伴奏“骨架”的丰满化 掌握了和弦音符的堆砌只是第一步,如何以优美且符合歌曲情绪的方式将这些音符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织体”(Voicing),是即兴伴奏的核心技艺。 1. 基础伴奏型态的解析与模仿: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针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经典伴奏织体模板: 分解和弦型(Arpeggios): 适用于抒情慢歌,区分左手根音与内声部的处理技巧。 封闭和弦型(Block Chords): 适用于R&B和灵魂乐,强调和声的饱满度和律动感。 节奏型(Rhythmic Patterns): 重点解析切分音、附点音符在流行伴奏中的应用,尤其针对摇滚、流行舞曲的律动建立。 2. 旋律与伴奏声部的协同处理: 讲解如何处理左手与右手在织体上的分工。在左手负责根音和低音线条时,右手如何创造出既能支撑旋律又不会与之打架的内声部填充。引入“内声部移动”(Inner Voice Leading)的概念,确保和弦转换的平滑过渡。 3. 节奏律动的深化训练: 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四四拍,深入探讨三拍子(如华尔兹、巴萨诺瓦的变体)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通过模仿鼓点的律动来构建键盘的节奏感,确保伴奏的“驱动力”。 第三部分:色彩的添加与即兴的飞跃——和声色彩与织体的拓展 当基础框架稳固后,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更高级的和声工具来为音乐涂抹上独特的色彩,实现真正的“即兴”效果。 1. 扩展和弦的应用(Chord Extensions): 重点讲解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在流行音乐中的实际效果。如何巧妙地加入这些延伸音,瞬间提升伴奏的现代感和复杂性,例如属九和弦在R&B中的运用。 2. 不协和音的处理与调式色彩: 探讨如何使用挂留和弦(Sus Chords)来营造悬念和抒情感。深入讲解减七和弦的转位特性,以及如何用它来实现快速转调或制造戏剧性的色彩变化。 3. 低音线条的构建与Walk Bass: 将左手的角色从简单的根音固定提升到构建行走低音(Walk Bass)的层次。这对于爵士、蓝调以及需要律动感的流行歌曲至关重要。本书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低音线条设计公式。 4. 歌曲结构分析与即兴段落设计: 教会学习者快速分析流行歌曲的结构(主歌-副歌-桥段),并针对不同段落设计不同的伴奏织体变化。如何通过伴奏强度的增减来烘托歌曲的情绪起伏,包括进入高潮和尾声的处理技巧。 第四部分:实战演练与风格模仿 理论最终要回归实践。本部分提供了一系列针对不同风格的实战案例,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1. 风格案例剖析: 抒情流行/Ballad: 强调和声的流动性和抒情性,重点练习慢速分解织体。 都市/R&B: 侧重于切分节奏、九和弦的使用以及和弦的精确选择。 乡村/Acoustic Pop: 专注于清晰的扫弦式和弦分解和简洁有力的根音。 Funk/Groove Pop: 强调强烈的节奏感和大量的“闷音”技巧应用。 2. 视唱听练与扒带技巧: 提供专门的训练方法,指导学习者如何通过聆听来快速判断原曲的和弦走向、节奏型和左手低音线条,并将其转化为键盘上的即兴伴奏。 本书以其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图表实例和高度的实战导向,确保每一位读者都能从零基础成长为能够自信地为任何流行歌曲进行专业级即兴伴奏的键盘手。掌握本书内容,即是掌握了通往自由音乐表达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爆表!我一直想在弹唱的时候,能够给自己的演奏增加一些层次感和趣味性,而不是仅仅弹奏简单的和弦。之前也尝试过一些网上的教程,但总觉得不够系统,而且很多时候都只讲到了皮毛。这本书的内容则非常深入,它从最基础的乐理入手,详细讲解了各种和弦的构成、转位以及它们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应用。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和声进行”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和弦会听起来如此和谐,也让我能够更主动地去构建流畅的伴奏。书中提供的伴奏音型更是我急需的!从基础的根音伴奏,到复杂的节奏型,再到各种布鲁斯和爵士风格的伴奏,应有尽有。我尝试着将这些音型运用到我正在学习的歌曲中,感觉自己的弹唱水平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根据旋律来即兴添加和声,这真的是我一直以来渴望掌握的技能。虽然现在还不能做到完全的信手拈来,但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感觉自己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这本书就像一个私人教练,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有效的训练计划,让我的钢琴演奏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从“看着乐谱弹”到“听着音乐弹”的转型之书。我之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纯粹的“照谱弹”选手,拿到谱子就一个音一个音地弹,虽然也能弹响,但总感觉少了灵魂。接触到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准确地弹出每一个音符,更在于你如何去“赋予”这些音符生命。这本书非常巧妙地将乐理知识与实际演奏相结合,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让你在实践中去理解和感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动机”和“主题”的讲解,它让我明白,即兴伴奏并非杂乱无章的乱弹,而是有章可循,有逻辑可依的。我尝试着去模仿书中提供的伴奏模式,然后尝试着去变化和组合,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尤其是书中关于“节奏型”的讲解,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简单的几个和弦,通过不同的节奏型,就能展现出如此丰富的音乐色彩。我现在已经可以尝试着在弹唱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即兴地改变伴奏,虽然还不是非常成熟,但那种自由创作的快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即兴创作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音乐更广阔的可能性。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爵士乐和即兴演奏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门槛很高,无从下手。之前也看过一些资料,但都过于理论化,看得我云里雾里。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它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复杂的乐理和调式,而是从最基础的钢琴弹奏技巧入手,比如和弦的构成、常用的伴奏音型等等。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新手,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探索钢琴的可能性。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即兴”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用非常生动和易懂的方式来讲解。书中有很多循序渐进的练习,让我能够亲手尝试,感受即兴的乐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聆听”和“模仿”的部分,它引导我去关注音乐的细微之处,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演奏中。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书中的所有内容,但已经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甚至开始尝试着自己组合一些简单的伴奏,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接地气,没有很多生僻的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它就像一位耐心的朋友,陪伴我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打破了我对“即兴”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即兴伴奏是那些天赋异禀的音乐家的专利,普通人根本学不会。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科学和系统的方式,把我带入了即兴伴奏的世界。它从最基础的和弦构成和辨别开始,逐步引导我去理解和声的逻辑,然后在此基础上,教授各种实用的伴奏技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即兴思维”的培养,它不仅仅是教你弹奏技巧,更是教你如何去思考音乐,如何去聆听,如何去感受。书中有很多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让我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各种伴奏模式,去配合不同的旋律,我发现,即使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旋律,通过不同的伴奏,也能产生出完全不同的音乐效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根据歌曲的情绪来选择和调整伴奏,这让我意识到,即兴伴奏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表达。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去伴奏,更学会了如何去“听懂”音乐,如何去“玩转”音乐。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宝藏。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编排上真的花了不少心思。我一直觉得音乐学习最怕的就是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把复杂的乐理知识融入到实际的伴奏练习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要点。我特别欣赏它循序渐进的设计,每一个章节都建立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书中提供的伴奏模式非常实用,涵盖了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各种风格,从简单的分解和弦到复杂的节奏型,应有尽有。我尝试着将这些伴奏模式应用到我熟悉的歌曲中,发现效果出奇的好,一下子就把原本单调的旋律变得丰富起来。而且,这本书并不局限于理论,它还提供了大量的示范音频,让我可以对照着练习,更好地把握节奏和音色。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即兴伴奏难,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工具”。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为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动机发展”的讲解,这让我明白,即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些小的音乐片段,通过巧妙的变化和组合,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对即兴伴奏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触手可及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