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新正版 慢拍西藏
定价:128.00元
作者:赵利山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154506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文拉萨、骑行滇藏、川藏北线、喜马拉雅骑行、珠穆朗玛风景线、阿里南线6条经典拍摄线路完全不同的拍摄视角10余年的艰辛拍摄10万余张照片累积展现给你出乎意料的神秘西藏
内容提要
西藏是一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这里有雄伟的雪山,这里有静谧的藏传佛教寺庙,这里有朴实的人民,这里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这里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摄影人。本书的作者赵利山是知名的人文摄影师,他用十余年的时间辗转于这片瑰丽的土地,拍摄了近10万幅摄影作品。作者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西藏的摄影攻略,还有他旅行途中的故事、经历和经验的总结。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提供了西藏旅行摄影的摄影知识、旅行知识和当地习俗知识,还为喜爱摄影和旅行的朋友提供了人文拉萨、骑摄滇藏线、川藏北线、喜马拉雅骑行、珠穆朗玛风景线、阿里南线等6条经典旅行摄影线路,内容详实而且充满感彩和人文气息,使读者在欣赏其美丽作品的同时,仿佛与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神秘的旅行。《慢拍西藏》适合对西藏摄影旅行有兴趣的摄影爱好者和旅行爱好者阅读学习。
目录
准备
去西藏拍什么
西藏那么大,去哪儿合适呢
什么时间出发
带上哪些摄影器材
西藏摄影须知
要准备哪些户外装备
怎么去西藏
带多少钱去西藏
在西藏,健康有保障吗
需要准备哪些
购买保险了吗
人文拉萨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前世今生
拉鲁湿地——“拉萨的肺”
拍摄拉萨全景
大昭寺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翻新的酥油灯房
大昭寺的秘境
打阿嘎
八廓街的变化
哲蚌寺
甘丹颇章的时光穿越
措钦大殿
藏历新年祈福法会
雪顿节
色拉寺
辩经
甘丹寺
不一样的“朝圣者”
骑摄滇藏线
梅里雪山
错过梅里雪山
盐井
滇藏界河
远古的生命线
男人们在做什么
白盐田与红盐田
意外收获的祈福
离上帝近的天主教堂
芒康-八宿
红拉山搭车
未来的卡车司机摄影师
“喔噻贡巴”的弹珠比赛
西藏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夜宿摩托车修理部
速降,与死神擦肩而过
跟米勒的西藏约会
然乌湖
然乌湖上的渔舟
湖水一样清澈的笑脸
再访康沙村
来古冰川
的观景台
来古村的聚会
米堆冰川
遭遇雪崩
希望的灯光
见证美冰川
波密
穿着清凉海魂衫的神仙们
又遇大雪,夜宿尼足
雪后天晴
江滩失足
美丽背后的灾难
夜宿报废卡车
鲁朗
隔世净土扎西岗
翻越色季拉山口
西藏之江南
林芝
大峡谷
心中的一块净土
川藏北线
德格
9年后再访印经院
喵喵护法
古老的印刷工艺
昌都-类乌齐
惊魂岗拖
强巴林寺的僧靴
搭车探访查杰玛寺
睡在登曾的“棚子”里
淡定的小喇嘛
丁青-那曲
徒步孜珠寺
纳木错
搭老乡的车去纳木错
拍摄纳木错的日落
拍摄纳木错的日出
喜马拉雅骑行
羊卓雍错
骑行计划
夜宿岗巴拉
云开湖现
听湖入梦
普莫雍错
做客神仙居所
偶遇放牧的神仙
色乡
洛卓卧龙寺的故事
传奇的延续
夜宿赛卡古托寺
不容错过之错
卡久寺
初见江白尊者
卡久神湖
拉康-泽当
碉楼王国
跟野驴赛跑
西藏的座宫殿
桑耶寺
巧遇煨桑节
珠穆朗玛风景线
拉萨-日喀则
姜桑拉姆的传说
卡车司机的祝福
激流勇进
冰川下的豪宅
与冰川零距离
《红河谷》外景地
江孜
胜利宝顶
寻找西藏的“长城”
扎什伦布寺
只为纪念我的胶片西藏
扎什伦布寺转经
见证桑珠孜宗堡的变迁
请我吃早餐的阿妈
再访扎什伦布寺
糌粑的狂欢
萨迦寺
寻找萨迦的格言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全景图 _
后的日落,早的日出
阿里南线
定日-霍尔
邂逅希夏邦玛峰
佩枯错的神奇传说
雅鲁藏布江溯源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
带着“白毛”拍日出日落
鬼湖的不解之谜
普兰
西藏的悬空寺
2_5_0_位后妃的后宫
在多油村拍日出
冈仁波齐
神山志愿者之家
免费的向导
翻越卓玛拉山口
札达土林
札达土林
“七彩山”上的“五彩池”
托林寺的前世今生
古格
古格的历史谜团
住在古格脚下
陪我拍日出的小狸猫
狮泉河
激流陷车
班公错
作者介绍
摄影师赵利山简介 199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实用美术专业,先后于多家知名广告公司任美术指导、创意总监、摄影指导等职务。 知名多栖摄影师:商业摄影师,擅长广告、产品、人像、景观等商业拍摄项目;人文地理摄影师,为多家国际专业媒体供稿;图书作者、摄影专栏作者,著有多部摄影类著作。合作品牌和媒体SONY 特约摄影师Mamiya-Leaf中画幅数码相机特约摄影师三菱帕杰罗,越野摄影领队长安汽车,特约摄影师《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网》特约摄影师、作者《华夏地理》新媒体特约摄影师、作者《时尚旅游》特约摄影师、作者、新媒体图片编辑《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家》专栏作者《西藏旅游》特约摄影师展览:2006 年,多幅作品入选哈苏冠名被誉为摄影界奥斯卡的奥地利摄影巡回大赛。2009年,多幅作品入选《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德国外交部与中国外交部联办。2011 年,Canon 赞助《看不见的西藏》个人摄影展。2016 年,作品入围“哈苏大师”。摄影图书著作:《看不见的西藏》 2009年,外文出版社出版,外交部指定外交礼品用书。《西藏行摄之书》 2013 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新浪微博:摄影师赵利山
文摘
序言
“《全新正版 慢拍西藏 赵利山》这本书,从名字上就吸引了我,‘慢拍’这两个字,尤其是在‘西藏’这个词前面,给我一种特别的期待。我一直觉得,西藏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雪山、高原、湖泊,更在于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而‘慢拍’,恰恰暗示了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所投入的时间、耐心和对细节的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沉甸甸的日记,记录下赵利山老师在西藏不为人知的日子,那些他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与当地人交流,最终将这些画面定格下来的过程。我期待看到书中那些不是刻意摆拍,而是自然流露的瞬间,比如清晨刚醒的村庄,午后阳光下打盹的孩童,或者是在某个角落默默祈祷的老人。我希望透过这些照片,我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生命律动。这本书不应该只是一本摄影集,更应该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探西藏更真实、更细腻的灵魂,让我能够放慢自己的脚步,去理解和感受那种高原特有的生命哲学。”
评分“‘慢拍西藏’,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向往。这本书《全新正版 慢拍西藏 赵利山》的出现,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召唤。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地方,尤其是像西藏这样充满神秘色彩和精神力量的地方,不能仅仅依赖于走马观花的游览,而是需要静下心来,去感受,去体会。‘慢拍’,这个词精准地概括了这种需要耐心、专注和深入观察的摄影方式。我希望赵利山老师的书,不仅仅是展示西藏壮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够呈现他在这片土地上所经历的、所感悟的、所捕捉到的那些细微之处。例如,他如何捕捉到一位老人在寺庙角落虔诚的祈祷,一缕阳光穿透乌云洒在贫瘠土地上的瞬间,或者是一个孩子在尘土飞扬的村庄里,眼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更真实、更有人情味的西藏,一个能够让我暂时忘却尘世喧嚣,沉浸在高原独有的宁静与力量中的世界。我相信,这本书会是一次深入心灵的对话,让我对生命、对信仰、对时间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终于盼到这本书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沉静和厚重感,‘慢拍西藏’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画面感,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那些在高原上徐徐展开的时光,那些不紧不慢的生命节奏。我一直对西藏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它的神秘难以触摸,总是担心自己走马观花,错过了它最真实的灵魂。赵利山老师的‘慢拍’二字,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旅行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很多地方的美,需要在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感知,尤其像西藏这样独特而充满精神力量的地方,急匆匆的脚步只会错过太多。我非常期待在书里看到他如何用镜头捕捉那些转瞬即逝却又触动灵魂的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打在布达拉宫上的光影变化,比如信徒们虔诚转经的缓慢步伐,比如藏族人民脸上深刻的皱纹里藏着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更深入的西藏,不是那种旅游手册上的打卡点,而是真正的人文风景,那些藏在街头巷尾、藏在人们的笑容里、藏在寺庙的香烟里、藏在天空的蓝里的一切。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它,让我的思绪跟着赵老师的镜头,一起在高原上行走,感受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真的超出我的预期,拿到手就感觉非常有质感。拿到《全新正版 慢拍西藏 赵利山》,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慢’这个字。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慢’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而将‘慢’用在摄影上,用在西藏这样地方,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沉淀。赵利山老师‘慢拍’二字,让我联想到了他如何在漫长的等待中,捕捉到那一刻最动人的光影,最真实的表情。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西藏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些藏在宏大景观背后的细腻情感。例如,或许是一户藏民家里的炊烟升起,一双布满皱纹却充满慈祥的手,一个孩子纯真的眼神,亦或是那些古老寺庙里低语的僧侣。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观察,去体会,去捕捉的。我渴望在书中找到一种超越视觉的体验,一种能够让我感受到西藏人民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内心深处的思考,不仅仅是关于西藏的地理风貌,更多的是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时间本身的意义。”
评分“当我看到《全新正版 慢拍西藏 赵利山》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内心 immediately 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慢拍’,这不仅仅是一种摄影手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世界深度连接的方式。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慢’显得尤为珍贵。而选择‘西藏’这个主题,更让这份‘慢’充满了神圣感和探索的意味。我一直对西藏抱有敬畏之心,总觉得那里有着与众不同的时空观和生命观。我期待在这本书里,看到赵利山老师是如何用他的镜头,去捕捉那些被时间打磨过的痕迹,那些藏在粗糙的石墙、古老的转经筒、以及藏族人民深邃眼眸中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去体验一种‘身未至,心已往’的旅程,让我感受到高原上空气的稀薄,阳光的炙热,以及风吹过经幡的低语。我更希望,透过这些‘慢拍’的画面,我能够捕捉到西藏人民内心的宁静与力量,那种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达观,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