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趣味化学 |
| 作者 | 法布尔 |
| 定价 | 32.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713116 |
| 出版日期 | 2016-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丛书是一套世界经典青少年科普读物。在书中博物学家法布尔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关于化学的常识和基础知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小实验,为小读者解密科学谜题、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常识,激发小读者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小读者学会活学活用科学知识。 |
| 作者简介 | |
|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 出生在法国南部靠近地中海的一个小镇。童年时代,法布尔便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天赋的观察力,先后取得了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士学位,并在1855年取得科学博士学位。 年轻时,法布尔曾对数学和化学深深着迷,但是他后来发现动物世界更加地吸引自己,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即决定终生致力于昆虫学的研究。由于经济拮据的窘境一直困扰着这位满怀理想的年轻科学家,法布尔必须兼任教职来贴补家用,但他还是对科学研究乐此不疲,利用空暇时间进行观察和实验。1879年,法布尔搬到欧宏桔附近的塞西尼翁村,开始不受干扰地专心观察昆虫,并历时30年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昆虫记》。 世人知道法布尔大多是因为《昆虫记》,其实除了写书与观察昆虫之外,法布尔还是一位的博物学家,他一生创作了100余部的科学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的和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昆虫记》,这本《趣味化学》就是其中之一。 |
| 目录 | |
| 引子 → 1 Chapter 1混合与化合 → 5 证明铁屑 → 6 分离混合物 → 8 人生个化学实验→ 10 观察实验结果的方法→ 12 初识化合反应→ 14 生活中的化合反应→ 16 Chapter 2一片烤面包片 → 19 什么是物质分离→ 20 面包与木炭 → 22 不是消失,而是转变形态→ 25 Chapter 3单质 → 29 物质由单质组成→ 30 什么是单质 → 31 什么是元素 → 35 Chapter 4化合物 → 37 无处不在的碳元素→ 38 身体中的铁元素→ 41 无限的化合物→ 42 ba与bba → 45 Chapter 5呼气实验 → 47 真正的实验开始了→ 48 收集空气 → 49 气压实验 → 52 转移气体实验→ 54 Chapter 6空气实验 → 57 蜡烛燃烧实验→ 58 消失的空气 → 59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62 验证蜡烛燃烧实验→ 63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一本有趣的化学读物,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深入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这本书并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化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比如为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变黄,到空气的组成,再到水的奇妙旅程,作者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书中穿插着许多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和历史趣闻,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无中生有”的章节,它解释了许多物质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诞生的,这种创造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浪漫。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化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科,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神奇力量。它教会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打开化学大门的绝佳钥匙,它不会让你望而却步,反而会激发你对化学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它没有试图用艰深的术语去震慑读者,而是用一种温和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化学的奇妙世界。作者的笔触充满想象力,将复杂的化学原理巧妙地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可以从中了解到,物质是如何通过奇妙的组合与变化,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从最微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辰,都遵循着同样的化学规律。书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关于“时间”和“空间”在化学中的表现,比如某些物质的衰变过程,或者是化学反应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差异,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惊喜。它不会让你感到压力,反而会让你沉浸其中,享受探索的乐趣。这本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你对科学的热情,让你看到了知识的无限可能。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跨界”阅读的图书,它不仅仅面向传统的化学爱好者,更适合那些对生活充满好奇,却又对科学抱有距离感的朋友。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化学的触角延伸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化学无处不在。从衣食住行到健康美妆,再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化,这本书都一一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化学解释。例如,关于“食物的化学奥秘”,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营养成分分析,而是深入探讨了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神奇的化学反应,如何让食物变得美味又健康,又或者为何有些食物会变质。这种将科学知识与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它教会你如何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副“化学透视镜”,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它并非直接教授化学公式和反应方程式,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和生活维度来展现化学的“趣味”。我非常欣赏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匠心独运,将一些看似复杂或抽象的化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历史人物的故事、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甚至是古代的智慧中。例如,书中可能探讨古代炼金术士的探索,虽然他们的理论在现代看来有些荒谬,但背后却蕴含着人类早期对物质转变的执着追求,这本身就是化学史上一段 fascinating 的插曲。又或者,会从食物的烹饪过程谈到复杂的化学变化,那些诱人的香气、多样的口感,无不是化学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种将科学与人文、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即便是对化学没有太多基础的读者,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化学的奥妙。它不仅仅是一本化学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漫游,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个充满惊喜的学科。
评分坦白说,我起初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以为又是一本充斥着枯燥公式的书。然而,这本书的实际内容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的叙述方式极其生动活泼,仿佛是一位充满热情的老师,手把手地引导你走进化学的殿堂。书中大量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理解起来不再困难。例如,当讲解原子结构时,作者可能会将其比作一个微型的太阳系,电子就像行星围绕着原子核运转,这种生动的类比立刻让你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科学家的轶事和他们的探索过程,让你看到这些伟大的发现背后,同样有普通人的努力、挫折和喜悦,这使得科学研究的过程充满了人情味。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色彩的秘密”那一章印象深刻,它解释了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背后所蕴含的化学原理,从天然染料的提取到人造颜料的合成,都讲述得绘声绘色,让我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色彩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