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速成围棋 入门篇 上
定价:25.00元
作者:黄焰 金成来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43637009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应读者需求,经黄焰老师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努力,入门篇软件升级版得以及时跟进,而原版图书封面“附赠光盘”的字样为版本升级前提前准备好的图书,为了让客户在**时间享受到版本升级的服务,便没有销毁这一批图书,而是将光盘替换为软件学习卡。给客户造成的误解和困惑,深感抱歉,同时也望得到谅解。如有疑问,欢迎电话咨询。电话:0532-68608937
内容提要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围棋教育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在围棋教育的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的老师的教学法和学生对教材理解程度留有很多有待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虽在韩国棋院或协、围棋学科等进行讨论研究,由于研究人员缺乏等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围棋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出版了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目录
作者介绍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金成来,1963年生。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学硕士。2003年韩国KT杯16强。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教授。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工作繁忙的业余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学习材料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套书,特别是这一册,明显是为像我这样想快速入门但又不想陷入无休止的定式泥潭的人量身定制的。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常见错误”的预判和修正,简直是神了。在好几个地方,作者直接列出了新手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并配以简短的图解说明其后果。这比我以往看书,自己犯了错再去翻书查找原因高效了百倍。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教学思路,极大地节省了我走弯路的时间成本。例如,在讲“扳”的妙用时,它不仅讲了何时该扳,更强调了如果对手不理会你这个“扳”时,后续的跟进变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应对体系。再者,书中对“目数计算”的介绍,也极为务实。它没有追求复杂的终局计算公式,而是聚焦于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局部的得失,这对于实战中争夺官子优势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高度凝练、直指核心的学习资料,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直接在棋盘上应用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棋谱,更像是一扇通往围棋世界的奇妙之门。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讲究,色彩搭配既有传统的水墨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基本概念时所采用的那种循序渐进、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他们似乎深谙初学者的思维定势和容易产生的困惑,总能在关键节点给出极其精准的提示和图示。比如,关于“眼位”的构建,很多教材要么过于晦涩,要么只是一笔带过,但这本却用了好几页的篇幅,通过几个经典的对局残局来反复演示,那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书籍无法给予的。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布局思想”的阐述,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定式,而是先从宏观上引导读者理解“地盘”与“势力”的平衡艺术,这种高屋建瓴的指导,使得我在后续的实战对弈中,即便是面对陌生的开局,也能找到一个大致的方向感,而不是盲目地乱下子。这套书的知识密度把控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深度,又兼顾了易读性,让人有信心一步步将这些智慧融入自己的棋局之中。
评分我对这本教材的编排结构感到非常满意,它体现了一种非常现代的、模块化的教学理念。与其他厚重的教材不同,它将复杂的知识点拆解成了许多独立的小模块,每个模块的篇幅都适中,非常适合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回顾。我经常利用午休的十几分钟时间,只攻克一个“棋形辨识”的小节,然后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快速复盘一遍。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学习的压力非常小,知识点不容易混淆,并且加深了记忆的锚点。尤其是书中对“打吃”和“提”的区分讲解,非常细致入微,配以不同颜色的箭头指示,使得“气”的概念清晰可见。此外,我认为作者对“棋子效率”的强调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他们不止一次地提醒读者,围棋是关于效率的艺术,避免下出“效率低下”的棋,远比学会一个高难度的定式重要得多。这种注重基础和效率的理念,为我后续向中高级水平迈进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而不是空有花哨的招式而缺乏内功。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枯燥的理论知识非常不耐烦的人,所以很多围棋入门书对我来说就像是催眠曲。然而,这本教材的叙述风格却是出人意料的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作者仿佛是一位耐心十足、略带幽默感的前辈棋手,坐在你对面手把手地教导。尤其是在介绍“死活题”的部分,他们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数字编号,而是给每一道题都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场景”或者“故事背景”,这使得原本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计算过程,变成了一场富有代入感的解谜游戏。比如,某个局部做活的例子,被比喻成“如何在孤城中建立可靠的粮仓”,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棋形有了具象的意义。此外,书中对“手筋”的讲解,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他们不仅展示了A方法和B方法的对错,更深入剖析了为什么某种手筋具有“效率最高”的特性,这种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精妙”下法的向往。这本书让我明白,围棋的美感,不仅在于胜利,更在于过程中那些如同诗歌般优雅的落子瞬间。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的棋感被激活了,对“取舍”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评分翻阅这本书时,我体会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围棋精神的尊重。文字之间透露出对古人智慧的继承和发扬,但又绝不古板守旧。它成功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比如,在介绍“弃子取势”的思想时,书中引用了古代棋谱中的一些著名对局片段,但随后立刻用现代的眼光对其进行了解读和优化,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种处理方式,既满足了像我这样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更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在一些复杂的局面分析后,作者会附上一个简短的“总结陈词”,用一两句话高度概括本节学习的重点和要义。这种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极大地巩固了学习成果。这本书真的不是那种一味追求炫技的指南,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们去理解围棋背后的哲学与逻辑,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层面的提升,还能获得一种心境上的平和与开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