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功派技击拳法 | 作者 | 王长明 |
| 定价 | 1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00939368 | 出版日期 | 2011-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功派技击拳法是王长明先生潜心研习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及其他多家功夫,撷取各家之技击精华而编创的综合武学技法。它分为素质训练、技击操作和技击功夫三个层次,系统地论述了技击格斗体系。习者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掌握基本打法,练出犀利的打击力、抗击打力和爆发力,然后循序渐进。直至练成技击高手…… |
| 作者简介 | |
| 王长明,男,1955年生,大学本科学历。1974年得启蒙恩师徐武道教诲,开始习练少林寺南院拳种。1986年跟随湖北省天河寺气功大师张嘉陵修炼硬气功。l988年在少林寺有幸结识释行性法师(俗名张庆贺),跟随其修炼内功2000年3月拜师学练少林精义拳法。先后跟随西安市李瑞章和翟本源老师习练赵堡太极拳。1998年曾在山东省胶州市开办少林武术馆,任馆长。2004年开始教习功夫搏击术。现为国家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拳师,河南偃师市武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它不像某些武术专著那样只聚焦于某一套路或者某一个技巧的拆解,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技击体系。从最基础的呼吸吐纳,到中级的步法转换,再到高阶的整体发力,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尤其在讲解“步法”的部分,作者提出了“八面支撑”的概念,强调无论身体朝向哪个方向,都必须确保重心稳定且随时可以发动攻击或卸力转移。这种对稳定性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作者对武术实战生存法则的深刻理解。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似乎非常推崇“不僵化”的训练理念,他不断提醒读者,书中所载的只是“法门”,而非“定式”,实战中必须根据对手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这种开放性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这本书与其说是传授拳术,不如说是教授一种观察世界、应对挑战的“武术思维模式”。对于那些希望将武术融入生活、实现自我提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风格非常朴素,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商业书籍那种吸引眼球的元素,这让我一开始有些犹豫。但翻开内页后,我立刻被内容所吸引,它更像是武术前辈留下的亲笔笔记,充满了时代的印记和实战的汗水。书中对于“拿筋锁骨”等擒拿技巧的描述,采用了非常直观的图文结合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人体的关节结构与受力点。与其他强调“以气化力”的书籍不同,这本书对“筋骨”的运用似乎更为强调,它教导读者如何利用身体的刚性结构去对抗对手的柔性发力。我注意到其中对“跌法”的介绍,极其详尽,这在很多拳术书中是被轻描淡写的环节。作者非常注重如何在被动状态下保护自己,并寻找反击的时机,这体现了其极高的实战素养和对生命的敬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不回避困难”的讲解态度,它不美化搏击的残酷性,而是赤裸裸地教你如何更好地生存和掌控局面。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武学经典。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老实说,初读时会让人感到有些枯燥,因为它过于偏重理论和对传统套路中蕴含的实战意义的剖析,对于追求即时见效的读者来说可能不太友好。然而,如果你静下心来,把每一章都当作一篇小论文来研读,你会发现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不仅仅是罗列招式,而是深入到拳法背后的哲学思辨。例如,在讲解“避实击虚”这一核心原则时,作者援引了古代兵法中的诸多典故,将拳理提升到了战略层面。书中对“借力打力”的论述尤其深刻,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物理杠杆原理上,而是探讨了如何通过对对手重心的瞬间捕捉和顺应,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特别喜欢它对“打法”与“功法”的辩证关系的处理——功法是基础储备,打法是临场应用,两者必须相互成就。书中的部分图示略显陈旧,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想象力去弥补画面信息的不足,但这反而增添了一种“传承”的厚重感,仿佛在阅读一份尘封已久的手稿。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些武术基础,希望突破瓶颈,探究拳法内在逻辑的进阶习练者。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抱有极大兴趣的爱好者,市面上太多书籍将拳术描述得如同舞蹈,令人心寒。拿到这本《功派技击拳法》后,那种久违的、纯粹的战斗气息扑面而来。它没有过多渲染门派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直接切入实战场景的模拟与应对。最让我惊喜的是其中关于“短桥密打”的章节。作者详尽地分析了在贴身缠斗中,如何利用肘、靠、膝这“三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打击,其描述的动作幅度极小,但威力却极其惊人。书中所强调的“寸劲爆发”并非单纯的力量输出,而是一种瞬间的“穿透”感,这一点在描述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为了验证书中的某些理论,我曾私下与几位同门切磋,运用了书中提到的“迎击”手法,效果立竿见影,对手的进攻节奏瞬间被打乱。虽然书中的文字描述偶有晦涩之处,但只要结合实际练习去体悟,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便能立刻转化为清晰的动作指令。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探讨“如何有效击倒对手”的武术著作,充满了实战的智慧。
评分这本武术书籍,单看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扎实、实用的劲头。《功派技击拳法》,这个“功派”二字,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老一辈武术家们倾注毕生心血打磨出来的拳理和套路,绝非市面上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我翻开书页,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对基础功法的深度挖掘。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眼花缭乱的对打招式,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讲解马步、桩功、以及核心劲力的生成与贯穿。书中的图解非常精妙,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比如手腕的翻转角度、膝盖的锁定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内劲”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逐步培养出来的。尤其欣赏它对于“意、气、力”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不同于其他书籍将它们割裂开来,这本书强调的是三者的合一,如何在实战中做到“意到力到气足”。我已经尝试按照书中的“缠丝劲”练习了数周,虽然进步缓慢,但确实能感觉到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和爆发力有了质的提升,仿佛找到了通往更深层次武学境界的钥匙。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武术修炼的“宪法”,奠定了未来所有技击练习的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