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彩瓷:乾隆洋彩》
作者:廖寶秀文字撰述.-主編
ISBN13:9789575625429
出版社:故宮博物院
裝訂/頁數:平裝/306頁
規格:30cm*21cm (高/寬)
出版日:2008/09/01
中國圖書分類:古陶瓷
内容简介
本院所藏乾隆朝琺瑯彩系瓷器多達五百件以上,居世界之冠。清宮琺瑯彩瓷分兩類,一為磁胎畫琺瑯,一為磁胎洋彩,兩者均是盛清宮廷工藝的曠世傑作,深受清高宗寶愛。
本特展圖錄以磁胎洋彩為主,同時選錄磁胎畫琺瑯,以供觀眾比對。本書華麗精美,展讀如對真品,令人愛不釋手。
这本关于乾隆洋彩的图录,光是看书名就让人心驰神往,那种对清代宫廷瓷器巅峰的想象立刻就被勾了起来。我记得初拿到手时,那种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印刷就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特别欣赏它在呈现瓷器细节上的用心,那些彩釉的层次感、釉面的温润度,甚至是细微的开片痕迹,都通过高质量的图片得到了忠实的再现。对于一个长期关注清代官窑,特别是乾隆时期复杂装饰手法的爱好者来说,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是无法替代的。书中的选材无疑是极为精到的,每一件器物都代表了当时的烧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那种繁复而不失典雅的“洋彩”风格,融合了中西神韵的独特魅力,着实令人赞叹。那种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对纹饰的精雕细琢,都体现了皇家的气度。我花了很长时间沉浸在那些精美的青花、粉彩、珐琅彩的交织之中,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仿佛能从那些釉色中读出工匠们的心血与时代的烙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编排方式,散发着一种与藏品本身相得益彰的典雅气息。它不是那种堆砌资料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从版式设计到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克制而高贵的美学趣味,这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气质是高度吻合的。我特别留意了图片之间的过渡和排版留白,这种处理手法极大地提升了观赏的舒适度,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审美疲劳。对于研究者来说,清晰度和准确性固然重要,但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阅读体验同样决定了书籍的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让你在欣赏那些炫目光华的彩瓷时,能够保持一份宁静和专注,细细品味每一件作品的独特性,而不是被杂乱的版面干扰。可以说,这本图录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视觉设计实践。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收录角度上非常注重“全景式”的呈现。它没有局限于那些最常见的瓶罐器形,而是纳入了一些造型别致、工艺难度极高的陈设瓷乃至生活用器。这对于建立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乾隆洋彩认知体系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个时期的认知容易被少数几件“明星藏品”所局限,但这本书的广度让我意识到,当时的制瓷体系是何等的成熟和系统化。从素雅的底釉到绚烂的洋彩描绘,从巨大的器物到袖珍的文玩,无一不体现出宫廷强大的控制力和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这种多样性,使得每一次的翻阅都像是在故宫库房里进行一次小型的私人导览,让人对那个时代的物产丰饶和技艺精湛感到由衷的敬佩。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深度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大段的文字论述上,但它通过极其详尽的图版和专业的器物著录,构建了一个坚实的鉴赏基础。我个人最看重的是它对于纹饰主题和款识细节的捕捉。乾隆洋彩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那种包罗万象的装饰语汇,从传统的吉祥纹到仿效西方的寓意符号,一应俱全。这本图录将这些复杂元素进行了细致的展示,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一斑。尤其是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造型奇特的器物,它们在书中的呈现方式,让我对乾隆朝制瓷的胆识和创新有了更直观的理解。那种将不同文化元素完美融合、却又保持着东方审美核心的匠心,是后续朝代难以企及的。每一次摩挲着书页,我都能感受到那种“盛世气象”扑面而来,它为我理解乾隆官窑在技术与艺术上的双重巅峰提供了绝佳的参照系。
评分相较于市面上一些侧重于价格评估或市场流变的书籍,这本图录则纯粹回归了对“物”本身的欣赏与记录。它提供了一种沉静的、去商业化的视角,这对于真正热爱传统艺术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强调的是器物之美、工艺之精以及历史价值,而非流通性。我喜欢它那种不言自明的权威感,通过对实物的精确捕捉和呈现,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起对乾隆洋彩的鉴赏标准。阅读这本书,更像是在参与一场无声的学术对话,它不直接告诉你结论,而是将最优质的证据摆在你面前,引导你去思考、去比较、去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尊重读者的编排方式,使得每一次接触都变成了一次主动的学习和提升,让人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