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建筑水彩表现技法
作 者:周宏智
I S B N :9787302413011
出 版 社: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2016-1-1第1版
印刷时间:2016-1-1第1次
字 数:字
页 数: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克
原 价:60元
目录
1水彩画基础
1. 1 工具材料
1. 2 作画前的准备
2静物写生练习
2. 1 果蔬
2. 2 陶罐
2. 3 玻璃器皿
2. 4 石膏静物
2. 5 织物
2. 6 花卉
3树木写生练习
3. 1 春
3. 2 夏
3. 3 秋
3. 4 冬
4其他景观写生练习
4. 1 海滨
4. 2 溪涧
4. 3 花木
5色调练习
5. 1 暖色调练习
5. 2 冷色调练习
6建筑写生练习
6. 1 建筑物基础画法(一)
6. 2 建筑物基础画法(二)
6. 3 建筑物基础画法(三)
6. 4 光与影
6. 5 室内
6. 6 远景
7作品分析
7. 1 分析指要
7. 2 分析示例
8水彩画作品欣赏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水彩画创作知识的教材,结合作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水彩课程教学实践撰写了本书,适用于建筑、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和水彩画爱好者。书中详细介绍了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及表现技法,按题材与内容分类包括:静物写生练习、树木写生练习、色调练习和建筑写生练习等章节;列举几十幅水彩画作品,并进行分步骤的技术讲解,用具体、直观和富有实效性的方式供学习参考。
......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较高追求的绘画爱好者,尤其喜欢在绘画中捕捉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细节。之前接触过不少绘画教程,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浅显,要么就偏离了我所期望的那个方向。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对建筑水彩表现的想象。我曾一度认为,建筑画就只能是写实和死板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建筑水彩的灵动和诗意。书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尤其是冷暖色调的对比,处理得非常巧妙,能够瞬间营造出画面的氛围感,无论是宁静的午后,还是雨后的清晨,都能够被精准地捕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表现建筑的结构和空间感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讲解了透视原理在建筑水彩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我曾尝试着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但总觉得画面缺乏生命力,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并学会了如何用更加灵活的笔触和更加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建筑的质感和细节。这本书也让我对“广义建筑学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画建筑本身,更是通过建筑来表达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水彩画有着莫名的情结,但总觉得建筑的描绘难度系数太高,难以驾驭。直到我偶然翻到这本《建筑水彩表现技法(第二版)》,才发现原来建筑水彩可以如此生动和富有表现力。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法的传授,更像是一次与建筑对话的艺术之旅。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影的处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地讲解了不同光线条件下,建筑表面的明暗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色彩的冷暖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之前画建筑时最大的困惑。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描绘了我家附近的一座老洋房,通过对光影的细致刻画,我惊喜地发现,原本平淡的画面变得立体起来,仿佛能感受到午后阳光洒在墙上的温暖。此外,书中对不同材质的描绘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石材质地的粗粝,还是木质的温润,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之前画植物总觉得不够生动,但看了书中对四季树木的描绘,我学会了如何用色彩和笔触来表现植物的生命力。
评分我一直觉得,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砖石结构,它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沉淀。我一直渴望能用自己的画笔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建筑中的故事和情感,但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看到了建筑水彩表现的无限可能。书中不仅有精美的范例,更有作者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材料时的细腻之处,比如描绘陶罐的圆润光滑,或者描绘果蔬的饱满质感,都让我感觉栩栩如生。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四季变化的讲解,无论是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浓郁,秋天的金黄,还是冬天的素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身临其境。我曾一度对水彩的透明感和易晕染的特性感到头疼,总觉得很难控制,但这本书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运用干画法和湿画法来表现不同的肌理,如何通过叠加色彩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来描绘我记忆中家乡的老建筑,那些曾经模糊的画面,在水彩的晕染和色彩的交织下,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建筑设计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对建筑的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绘画基础,总是无法将脑海中那些宏伟的建筑形象转化为实际的图像。我尝试过一些其他的绘画教程,但往往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只是一些简单的风景写生,很难触及到我真正感兴趣的建筑表现。而这本《建筑水彩表现技法(第二版)》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你画画,更是教你如何“看”建筑,如何捕捉建筑的灵魂。书中对建筑各个部分的讲解,比如屋顶的坡度、窗户的细节、墙体的肌理,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涉及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比如如何描绘树木的四季变化,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来营造出不同的季节氛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影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生动的笔触解释了光线如何穿透建筑,如何在墙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这使得画面顿时有了生命力。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来画我喜欢的几栋建筑,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笨拙,但通过反复练习,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建筑的轮廓和体量感,也能更好地运用色彩来表现建筑的材质和情感。
评分拿到这本《建筑水彩表现技法(第二版)》纯属偶然,当时在书店翻看,被封面上那幅描绘着斑驳光影的古老建筑吸引,觉得简直是从画布上活了过来。我一直对水彩画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建筑绘画的难度系数很高,尤其是想表现出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空间的纵深感,我总是掌握不好。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目录,里面涵盖了从基本的水彩技法到如何运用色彩、光影来塑造建筑的体积和质感,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并非只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精美的范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对不同材质的建筑表现,比如石材质地的粗糙、木质的纹理、玻璃的通透,都有详细的讲解和细致的笔触示范,这对于我这样动手能力稍弱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建筑的阴影和高光,如何利用色彩冷暖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氛围感,这些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尝试着临摹了其中的一些小品,虽然离作者的水平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对水彩建筑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享受这个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