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

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蕙芬 黄一峰 摄影 林松霖 � 著
图书标签:
  • 自然观察
  • 都市自然
  • 自然教育
  • 亲子阅读
  • 博物学
  • 科普
  • 生活方式
  • 环境科学
  • 户外活动
  • 自然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4042
商品编码:2965726703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

定价:56.00元

作者:张蕙芬 黄一峰 摄影 林松霖 绘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1001140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自然老师没教的事》和《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一样,都是从身边着眼,从生活入手,体验小小的自然乐趣,从而发觉“自然就在我身边”。通过这100堂自然课的,读者们可以经历从好奇到了解,经体验而喜爱的过程,逐渐拥有一双发现自然的慧眼,进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生活的态度。

内容提要


许多人一听到“大自然”,脑海中浮现的常是非洲的莽原或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是我们平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国度。事实上,大自然绝非人烟罕至的蛮荒地带,自然就在你我生活的周遭,只是长久的漠视与隔阂,让我们与自然之间有了认知上的鸿沟,而人工化且便利的生活环境更强化了这样的想法。

为了让生活在都市的人对周遭的大自然有崭新的认知,我们特别策划制作了《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筛选出都市与郊区生活均适用的“100堂都市自然课”,按照月份编排,内容包罗万象,有动物、植物,也有当季的自然景观,与学校课堂的教授完全不同,除了自然知识之外,我们更希望借由精彩的摄影与自然插画,提供一般人容易亲近的入门路径,特别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题材,让大家愿意重新看待大自然,使人人听得见大自然的心跳。

每个人体验大自然的方式可能大不相同,例如有的人特别喜爱赏鸟,或拍摄野鸟;有的则选择欣赏野地路旁小小的野花,或寻觅难得一见的野生兰花;也有的特爱蝴蝶、甲虫等昆虫。不管以何种方式接近大自然,丰富的自然知识仍是*重要的*步,没有知识的基础,感动都不过是短暂的,无法真正落实。自然知识宛如第三只眼,可以让人真正看见大自然,随时随地体验大自然之美。

就像平凡的每一天,因为听得到大自然的声音,而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季节的脚步、生命万物的循环,就在每天的风声、雨声、落叶声,而每一次体验都让人觉得原来自然可以这么有趣。记得以前在学校上自然课时,总觉得跟日常生活毫不相干,课本里提到的尽是一些永远看不到的异域动物或植物。其实自然教材就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关键只在于看不看得到,但愿大家耐心且满怀欣喜地上完这100堂课,相信会对大自然有截然不同的认识。

目录


目 录

作者序

前言 自然可以这么有趣

都市自然教室

家庭环境

公园绿地、水池

行道树

街道路灯下

学校校园

溪流、河边

农田、菜园

郊区山林、步道

1月自然课堂

鹭鸶家族

黄叶的无患子

蟑螂档案

冬夜里的台北树蛙

罗非鱼

火斑鸠与珠颈斑鸠

笔筒树

2月自然课堂

雁鸭家族

台湾树蛙

钟花樱桃的春天

油菜花田

金银花

家八哥与八哥

红楠的冬芽与新叶

通泉草的讯息

树上的举腹蚁巢

3月自然课堂

家燕筑巢

爱的棕背臭蛙

紫色花海的苦楝

燃烧的火焰——木棉

春天草地小野花

红翅绿鸠的呼唤

笔管榕的新芽

猫咪的房事

4月自然课堂

台湾蓝鹊

盘古蟾蜍与黑眶蟾蜍

叉尾斗鱼与食蚊鱼

蓝尾石龙子

油桐花季

相思树与木炭

行道树的新叶

杜鹃花季

5月自然课堂

杨梅开花与结果

五色鸟求偶筑巢

萤火虫季

泥蜂筑巢

金线蛙

壁虎

住家的蚂蚁

螳螂

海芋的叶与果实

非洲大蜗牛

腊肠树的黄金雨

6月自然课堂

喜鹊临门

蜻蜓与豆娘

夜晚的皇蛾

金龟子的回忆

月桃

翡翠树蛙

台湾龙蜥

榕果满树

中杜鹃的巢寄生行为

凤眼莲

福寿螺

凤凰花开

7月自然课堂

诸罗树蛙

凤头鹰

独角仙与锹甲

竹叶青与翠青蛇

长喙天蛾

赏莲季节

蟋蟀与螽斯

菜园里的菜粉蝶

蝗虫

8月自然课堂

姜花

大帛斑蝶

人面蜘蛛

夏日蝉鸣

沼蛙

都市三侠

诱人刺莓

桑葚

居家附近的蕨类

黑冠鳽

9月自然课堂

台湾栾树的盛宴

大卷尾的天空

天牛

流浪狗的岁月

弹琴蛙

窑烤地瓜

10月自然课堂

秋夜的鸣虫

黑短脚鹎

赏鹰季

蓑蛾

巨无霸牛蛙

五节芒

可食用的菇类

落叶树的观察

巢蕨

赤腹松鼠

11月自然课堂

捡松果

红尾伯劳与棕背伯劳

泽蛙

台湾芙蓉

巴西龟与黄缘闭壳龟

冬天菜园里的小菜蛾

12月自然课堂

紫蝶幽谷

阔褶蛙

冬天的鸫科鸟类

枯叶蛱蝶的伪装术

作者介绍


著者张蕙芬,1961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园艺系毕业,现为大树文化总编辑。投身出版编辑工作20余年,一直以搭起大自然与人的沟通桥梁为自我期许,热爱自然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著有《台湾野花365天秋冬篇》《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爸妈必修的100堂自然课》《菜市场水果图鉴》等书。

摄影师黄一峰,金鼎奖*美术设计、*图书双料得主。成长于繁华的都市,却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自然野趣的眼睛。集写作、绘画、摄影、艺术设计、空间视觉设计等多重创作人身份于一身,专注于将自然素材作为创作元素,以美学观点将枯燥的科学记录方法转化成活泼的自然创作。现为自然野趣工作室创办人,著有《自然野趣DIY》等书。

插画师林松霖,1962年生,复兴商工美工科毕业,擅长自然生态插画,画风写实,绘作《独角仙》曾获小太阳*插画奖。在《台湾野生赏兰大图鉴》《台湾蜥蜴大图鉴》《台湾蜥蜴自然志》《自然老师没教的事》等书中担任绘图工作。

文摘






序言



《城市脉搏:隐藏在钢筋水泥下的生命奇迹》 我们生活在一座由钢铁、玻璃和沥青构筑的庞大机器中,每天穿梭于高楼林立的街巷,呼吸着混合着尾气和尘埃的空气。在这片被人类文明深刻改造的土地上,似乎自然早已退隐幕后,只剩下被精心修剪的绿地和公园,如同点缀在城市肌体上的零星绿宝石。然而,当我们放慢脚步,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审视,用一颗渴望发现的心去感受,就会惊讶地发现在这片看似单调的“水泥丛林”中,生命以一种顽强而惊人的姿态,奏响着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城市脉搏》并非一本枯燥的科普手册,也不是一本充斥着遥远山林与碧海蓝天的自然描摹。相反,它是一次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探险,一次对身边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进行细致的描绘。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城市公园里最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或许藏着一丝比我们想象中更古老的智慧;它会揭示楼宇缝隙中顽强生长的野草,如何在贫瘠的土壤里汲取生命的养分;它会讲述那些在城市夜空中,穿越霓虹灯的微小飞虫,如何遵循着古老的节律;它还会让我们聆听,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留意的城市声响,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自然故事。 这本书的视野,从我们脚下的柏油路面,延伸到屋顶花园的芬芳,再到城市河流中默默流淌的生命。它告诉你,即使在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也可能在悄然绽放;即使在人声鼎沸的商业街,一只小小的麻雀也可能在悄悄筑巢,繁衍后代。这些微小的生命,它们不畏人间的喧嚣,不惧环境的挑战,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韧性与力量。 《城市脉搏》是一本关于“看见”的书。它教我们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城市景象中,辨识出那些被忽略的自然细节。比如,你会了解到,为什么城市里的小鸟会选择在哪些特定的树木上筑巢,它们是如何在喧闹中找到一方安宁的;你会发现,公园里的落叶,并非只是需要被清理的废弃物,而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是无数微小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本书还将为你揭示,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城市绿化带,其实隐藏着一套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植物与昆虫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着城市的生态平衡。 更进一步,《城市脉搏》还将引导我们思考,作为城市居民,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在享受现代文明便利的同时,也能为身边的野生动植物留下一席生存之地?我们如何从这些城市中的生命身上,汲取到应对生活挑战的灵感与力量?书中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致的观察,展现人与自然并非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找到和谐共生的可能。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城市自然徒步”。你或许会惊叹于,那些不起眼的野草,竟有着令人赞叹的药用价值或食用潜力;你或许会惊讶于,在繁华的夜市角落,会有蝙蝠在夜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捕捉着夜行的昆虫;你或许会重新审视,那些在地铁站口、公交站台旁静静生长的苔藓,它们如何在潮湿的环境中,为城市增添一份盎然绿意。 《城市脉搏》还将触及到城市中那些鲜为人知的“野生”角落。那些废弃的工厂、荒凉的河岸、甚至是高架桥下的阴影,都可能成为某些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本书将以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描绘这些在边缘地带顽强生存的生命,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的互动。你将了解到,即使是最恶劣的环境,也无法阻挡生命蓬勃的渴望。 此外,本书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城市自然观察”技巧。它会告诉你,如何在不同的季节,观察到城市中不同的自然现象;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去记录和了解你身边的动植物;如何通过参与城市绿化、垃圾分类等活动,为保护城市生态做出贡献。这本书并非只提供知识,更在于激发读者参与的意识和行动。 《城市脉搏》的行文风格,力求自然流畅,充满趣味,避免了学术化的枯燥。作者将以一位耐心而热情的向导身份,带领读者一同探索,一同发现。书中穿插的精美插画和生动故事,将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仿佛置身于一次身临其境的城市自然体验。 这本书不仅适合那些热爱自然、热衷户外活动的人们,更适合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却渴望与自然重新建立连接的你。它将刷新你对“自然”的认知,让你明白,自然并非只存在于遥远的原始森林,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热爱。 《城市脉搏》是一次关于发现的旅程,一次关于理解的启迪,一次关于共生的倡导。它将带领你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发现隐藏在钢筋水泥之下,那颗跳动着的、充满生命力的心脏。它告诉你,即使在最繁忙的都市,我们也从未真正脱离自然,我们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这些城市中的生命奇迹,正是我们与这颗星球之间,最鲜活、最动人的联系。 翻开《城市脉搏》,让我们一起,在城市的喧嚣中,聆听自然的低语,感受生命的脉动,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都市自然情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自然类的书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那些要么是关于遥远的热带雨林,要么是深邃的海洋,离我的生活太远了。《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城市就是水泥、玻璃和沥青的堆砌,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城市生态的另一面,原来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我们头顶的每一片天空,都孕育着生命。 书中有很多章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讲到“公园里的秘密”的那一部分,作者通过观察几处城市公园,揭示了这些看似平凡的绿地如何成为各种生物的庇护所。我特别喜欢他描述的关于“城市里的鸟类迁徙”的章节,以前我总觉得鸟类迁徙是个很遥远的事情,但作者用非常翔实的例子说明了,即使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也有不少候鸟会路过、停留,甚至在这里安家。这让我开始留意身边飞过的鸟儿,也开始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些脆弱的生命。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太惊喜了!一直以为“都市自然”是个有点抽象的概念,没想到作者竟然能把这么贴近我们生活的东西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随便翻了几页,就被那个关于“城市里的蜂鸟”的章节吸引住了。我以前只知道蜂鸟很小,但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它们如何在钢筋水泥的缝隙中寻找花蜜,如何在高楼林立间穿梭,甚至还分析了它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城市里繁衍生息。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天生活的环境,原来我们身边真的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生命奇迹。 书里还有讲到“城市里的夜行动物”,以前我总觉得晚上除了猫头鹰和蝙蝠,城市里也没啥别的动物了。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夜色中悄悄活动,比如各种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甚至还有一些城市特有的“夜间居民”。作者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动物,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如何适应城市的灯光、噪音和人为干扰,甚至还探讨了城市规划对这些夜行动物的影响。这让我对“都市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城市并非只有人类的活动,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改变我观察世界方式的书,而《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我一直以为自然就是遥不可及的,但这本书却将触角伸向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我每天上班路上的街道,到我周末常去的公园,都变成了充满奥秘的课堂。 书中有一章讲到“城市里的光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我以前只是觉得晚上太亮了,但作者却详细分析了这种光污染如何干扰昆虫的导航,如何影响鸟类的繁殖,甚至还提到了它对人类睡眠周期的影响。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追求的便利和繁荣,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着我们身边的自然。还有“城市里的声音地图”这一章节,我从未想过声音在城市里也能构成一种“生态”,作者通过对不同区域声音的分析,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性,也暗示了环境噪音对生物的影响。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都市自然?能有什么意思”的心态。结果,它狠狠地打了我的脸,而且是那种让你心甘情愿被打的惊喜。我以前总觉得自然就是远离尘嚣的,是那些我只有在纪录片里才能看到的东西。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自然就在我身边,就在我呼吸的空气里,就在我每天经过的街角。 特别喜欢作者在写“城市里的植物多样性”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不仅仅是列举了城市里常见的树种,还会去分析它们为什么会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它们如何与城市中的其他生物互动,甚至还会介绍一些被我们忽略的,但却顽强生存的野草。还有“城市里的昆虫世界”那一部分,我以前只知道蚊子和苍蝇,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城市里有那么多有趣又重要的昆虫,它们在城市生态中扮演着多么不可或缺的角色。这让我开始对那些不起眼的小生命刮目相看。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真的太独特了!我一直认为“自然”就是郊外的森林、山川和大海,但这本书告诉我,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也充满了值得我们去发现和学习的自然知识。我以前从未想过,像路边的野草、墙缝里的小虫子,都隐藏着它们自己的生存智慧。《自然老师没教的事:100堂都市自然课》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身边的自然”。 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事物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关于“城市里的雨水收集系统”那一章,作者不仅仅介绍了它的功能,还分析了雨水如何影响城市里的植物生长,以及如何为一些小生物提供水源。还有“城市里的风”这一章节,我从来没想过风在城市里也有这么多门道,它如何塑造建筑的形态,如何影响植物的分布,甚至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学问”,只是我以前没有发现而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