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自己一份無價的禮物:自我教育者的閱讀寶典》
作者:柯奈留斯.赫希堡 原文作者: Cornelius Hirschberg
譯者: 謝汝萱 出版社:新樂園
出版日期:2018/02/0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447539 叢書系列:種子之書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父母親的書架,才是小孩教育重要的一環。指指點點學校、社會、大環境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書架。如果你有心自我教育的話,任何時候都來得及補足,否則,別奢言教育小孩。
一個普通人如何透過閱讀教育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終身不斷的自我教育計畫,主要是關於閱讀,還有大量的聆聽與觀看。
父親在作者年幼時過世,只留下一個書架上的三百本書。
叛逆的年輕人求學過程多舛,他只讀到八年級,上過一年補習夜校,跟人學習了六個月的拉丁文,這是他接受過的所有正規教育。為了生活,他在紐約成為一名業務員,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他就是個普通人,通勤上班、求個溫飽,但始終覺得對生活有著不滿、有著想像,卻又不知道那是什麼。
這時,他想起了那三百本書。
他開始讀書,瘋狂的讀,一讀四十年。他買二手書、去圖書館借書,自己學習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科學與哲學,以及其他實用知識,無限擴大了那個書架。他將自己學習的歷程與經驗,寫成這一本書,將知識分門別類,從讀歷史開始,讓人透過閱讀建構自我學習的路徑、打造自己的高中與大學,享受閱讀與思考,成為運用頭腦獲得快感的人,感受深刻的智識自由。
這是一本素人版的《一生的讀書計畫》與《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本由普通人寫給普通讀者的指引,不需專門知識,不必念過大學,更不用是專家,只要認識字母、會算數的人就能讀,用詞淺顯易懂,卻有豐富的知識涵量,橫跨歷史、文學、藝術、音樂、數學、科學與哲學,以及一些其他實用知識;它絲毫不功利、無法讓人成為律師或醫生,卻能讓人成為「更好的人」。
自我教育與自我修養真正的實際用途,是讓原本只有從無情廝殺中勝出的人才能擁有的美好世界,成為每個人都能享有的美好世界。你的自我教育是你這輩子別人奪也奪不走的事物。你可能失去財富、失去妻子、失去孩子、失去朋友、失去尊嚴、失去榮耀,但只要你活著,就不可能失去你所一路培養的文化修養。
這一系列論自我教育各面向的文章,會從歷史研究開始。請讀者記得,請務必照著書寫的順序來閱讀,因為區分出能做建設性思考的人和無法思考的人的基本能力,是對歷史的感知與知識。有健全歷史學問的人,不可能是沒有文化涵養的人,只要他通曉文化史就不可能是。一個人不管在某些方面多機靈、多敏銳,如果他不認識歷史,就不可能達到真正深刻的智識自由。後面每一個篇章,都假設你們讀過前面各章了。
你可以隨時闔上本書,並運用到那裡為止所提到的概念,但跳過是萬萬不行的。
橫跨各個領域,海量的書單遠超同類書籍,卻又完全沒有一丁點掉書袋的感覺,因為這不是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在向你炫耀,只是一個憑著意志、冒險潛入知識深海探險的冒險家,對你娓娓道來他艱辛無比、幾度滅頂的求知之旅。
隨著作者的路徑緩步前進,或隨性挑選有興趣的主題,讀者會得到一種從未見過的啟發,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驚奇。選擇任何一個你從未涉獵的領域開始更好,你會發現透過閱讀教育自己是一件多麼有樂趣的事。
本書特色
深埋於歷史中的一本神書,在六〇年代啟發了眾多對自我教育、自學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柯奈留斯.赫希堡 Cornelius Hirschberg
生於1901年,卒於1995年,終其一生只寫過兩本書。
本書出版於1960年,他的第二本書獲得 1964年 Edgar Allan Poe Awards(艾倫坡獎)的作家處女作,是本推理小說。
譯者簡介
謝汝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撰稿人。在人文藝術領域從事翻譯十餘年,現以書籍翻譯為主。
目錄
第一章、概念
第二章、辯詞
第三章、如何閱讀本書
第四章、歷史
第五章、文學
第六章、藝術
第七章、音樂
第八章、中場休息
第九章、數學
第十章、科學與哲學
第十一章、其、我的圖書館
这本书真正做到的,是把“自我教育”这个听起来宏大且有些玄虚的概念,分解成了可以每日实践的具体步骤。我之前总觉得“自我教育”需要大量的空闲时间和极高的自律性,读完这本书后才意识到,关键在于“系统性”和“目的性”,而不是单纯的“时长”。作者巧妙地将认知科学的一些原理融入到阅读和反思的过程中,让学习不再是信息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深化的过程。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教你如何去质疑你所学的一切,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交叉验证和整合。这种深度思考的训练,远比记住一堆知识点更有价值。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让你能以更快的速度掌握新技能,适应变化莫测的行业环境。它不是给你鱼,而是教会你打造最好的捕鱼工具,并且让你对捕鱼这件事本身产生持久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把“教育”这个通常与学校、老师挂钩的词汇,彻底拉回到了个体的主权范围之内。它强调用“提问”来驱动“学习”,这一点对我这个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的人来说,简直是打破了思维定势。作者没有鼓吹“全知全能”,反而非常坦诚地指出了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瓶颈和自我怀疑。正是这种真实感,让这本书显得格外亲切可靠。它不像一本高高在上的教科书,更像是陪伴你走过迷茫期的私人家教。我发现,自从开始尝试书中所建议的“定期回顾与修正学习计划”后,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产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忙碌”的假象,而是真正在“进步”。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学习的宝典,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定义人生价值的深刻哲学论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讲究”,让人立刻感受到它内容的深度和作者对读者的尊重。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是一种享受,纸张的质感和墨水的清晰度,都让人愿意沉浸其中。内容方面,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内在驱动力”的剖析。很多自我提升类的书籍都强调外部激励,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挖掘和保护我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这一点非常深刻。它不像那种打鸡血的书,读完一阵子就烟消云散,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帮你拂去蒙蔽双眼的尘埃。我尤其喜欢其中提到的一些历史案例,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实践者,他们如何通过持续的、有意识的自我教育,最终成就非凡。这些故事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可触及的证明,告诉我们,这样的转变是真实可能发生的。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从根本上改变你对学习看法的书,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
评分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自我成长”书籍持保留态度的人,因为市面上太多是华而不实的口号。然而,这本《如何给自己一份无价的礼物》彻底扭转了我的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内敛,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修辞,却处处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方法论笔记”,而不是一本励志读物。书中对于如何设定“有效目标”的讨论,非常细腻,区分了“要做的事”和“想成为的人”之间的重要区别。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不同章节之间建立的逻辑关联,读起来一气呵成,不会感到碎片化。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礼物”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而是通过自我构建的学习路径,最终沉淀在自己生命中的智慧和能力。这本书是那种你读完后,需要放下一段时间,让其中的理念慢慢渗透到日常决策中的“慢热型”精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渴望自我提升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量身打造的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构建的那个“自我教育”的框架,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实用的工具和思维模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张藏宝图,清晰地标明了知识的路径和自我成长的方向。特别是关于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那一章,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以往那种“什么都想学,但什么都没学精”的困境根源在哪里。作者没有强迫你接受任何特定的学习方法,而是引导你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深度。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处理方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成功学书籍。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终身学习”这个概念感到既向往又迷茫的朋友们,这本书会给你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让你真正把“学习”变成一种可持续的、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读书,更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