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航模也精彩:科技航模的今天与明天
定价:25.80元
作者:于始,李吉欣,姜玉龙;《飞向太空丛书》编委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10-01
ISBN:9787510005848
字数: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直以来,人类就梦想着更加自由地飞翔.也渴望着更加近距离地去探索太空的秘密。随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以及新一轮登月竞赛在各国间的展开,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被吸引到辽阔的天空以及更加浩瀚的宇宙,那些关于飞翔的梦想也会深入地植根于青少年朋友的脑海里心灵中。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少年时代的叶正大从小就酷爱航模,喜欢玩玩具飞机。叶正大读初中时,他经常自己动手用白木薄片自制飞机模型。他还经常对父母亲说,长大了要当一个飞机制造师,让大家都有飞机坐。他的母亲李秀文见儿子热衷于制造飞机,为了培养孩子的这一兴趣,母亲特意托人去香港先施公司买了一些制造飞机模型的图和薄木片。在叶家的玻璃窗里,摆满了儿子叶正大制造的木片飞机。
一天,小正大带着自己制造的模型,并邀请妈妈和客人到屋外的草地上一起去看他放飞。妈妈、客人及弟妹们一起来到草地上,只见小正大轻轻地拨动滑车,那一尺多长的白木小飞机便腾空而起,还在天空打了几个回转。见此情景,妈妈、客人和弟妹们一起拍手叫好。
当飞机落到地上时,小妹妹叶剑眉立即跑上去,一把将飞机抢到手里就跑。而正大则高声说:“剑眉,你别弄坏了,快给我,这飞机飞得不够高呢!等我回去还改装一下,让它飞得更高更远。我们就可以坐上它去见爸爸了。”剑眉听说要见爸爸,才停下脚步,把飞机交给了哥哥。
序言
章 小小航模魅力无限
1.载人航天引发航模热
2.回想童年的纸飞机
3.航空模型的独特魅力
4.玩航模不仅是课外活动
5.航模里藏有大学问
第二章 航模家族兄弟众多
1.航模的分类
2.竹蜻蜓
3.风筝
4.热气球
5.扑翼机
6.飞盘
7.飞去来器
8.纸飞机
9.模型飞机
10.模型直升机
11.模型火箭
第三章 航模运动方兴未艾
1.世界航模运动回顾
2.世界航模赛事
3.航模运动在中国
4.蓬勃发展的航模工业
5.未来航模运动展望
第四章 航模界牛搜索
1.制作木鸟的墨子和鲁班
2.大将韩信与大臣李邺
3.诸葛亮和莘七娘
4.利用火箭飞行的万户
5.“航空之父”乔治.凯利
6.“的老师”李林塔尔
7.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
8.中国航空先驱者冯如
9.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
10.从小酷爱航模的航空专家叶正大
11.获得10次世界航模冠军的韩新平
12.被称为“空中眼镜蛇”的航模班长
13.爱好航模的文艺界人士
第五章 亲自动手玩转航模
1.航模运动的诸多好处
2.12种叠纸飞机的方法
3.竹蜻蜓的制作
4.风筝的制作
5.孔明灯的制作
6.模型飞机的结构
7.模型飞机的图纸设计
8.制作模型飞机的材料
9.制作模型飞机的工具
10.简易型弹射滑翔机的制作
11.模型飞机的放飞
12.飞行调整的原理
13.空中转弯的操作方法
14.模拟摇控飞行
15.模型火箭的制作
第六章 航模知识十五问
1.学习航模,花费有多大,有意义吗
2.世界上大的风筝有多大
3.线控模型飞机松线问题如何解决
4.无线电遥控是如何实现的
5.什么是舵机
6.有刷电机与无刷电机有什么区别
7.初学者如何选购模型飞机
8.为什么直升机不叫“直升”飞机
9.模型直升机能飞多高、多远、多快
10.为何直升机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飞
11.选购模型直升机应注意的问题
12.可以自制模型火箭燃料吗
13.玩航模有危险吗
14.用笔记本电脑控制航模
15.如何成为一个的航模爱好者
附录
1.航空航天模型的分类与分级(普及级)
2.航模竞赛的基本形式
3.航空航天模型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4.模型飞行安全指引
5.模型火箭安全准则
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对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不太感冒,我更关心的是实际的应用和未来的可能性。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实用性”的追求。它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理论的细节,而是着重于展示航模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工业级航模”的介绍,那些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进行勘探、巡检,甚至参与到灾难救援中的航模,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定制化航模”的案例,它们能够根据特定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比如用于艺术创作、科学实验,甚至是个人娱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机协作”的探讨,它强调了航模并非是要取代人类,而是作为人类的延伸,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更复杂、更危险的任务。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对航模的理解从一个简单的模型,上升到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一个能够赋能人类的科技载体。
评分我对创新和未来科技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追求,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就立刻被它吸引了。它准确地抓住了我对“科技航模”未来发展的期待。这本书的“明天”部分,简直就是一本描绘未来科技蓝图的生动插画。我被书中关于“人工智能与航模的融合”的章节深深吸引。设想一下,那些能够自主学习、自我优化,甚至能够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航模,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这本书正在为我们描绘的真实前景。书中还探讨了“超材料与航模”的结合,那些轻巧而坚固,甚至能够改变颜色的航模,将彻底改变我们对飞行器的认知。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太空航模”充满了遐想,那些能够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工作的航模,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打开新的大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站在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指引。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科技和模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航模这个领域一直有些模糊的认知,觉得它们就是一些玩具飞机。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描绘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航模世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科技航模”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型制作,而是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巧妙地融入其中。我看到了一些无人机模型,它们不仅外观酷炫,更重要的是具备了许多实用的功能,比如高精度摄影、数据采集,甚至还有一些应用于救援和科研的案例。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航模的动力系统,从传统的电动马达到现在越来越普遍的锂电池技术,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先进的能源解决方案,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自主飞行”的章节所吸引,那些能够自主规划路线、避障,甚至进行复杂编队飞行的航模,让我不禁感叹科技的进步是如此之快。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展览馆,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启发。
评分我是一名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我也热爱动手实践。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学习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它将枯燥的技术知识以一种非常易懂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航模背后的科学原理。书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穿插着许多实际操作的指导和案例分析,让我觉得仿佛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次次的实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基础航模制作”的部分,它从最简单的模型开始,逐步引导我了解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进行组装,以及如何进行调试。当我读到“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章节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学习一门全新的学科,了解如何让模型“活”起来。书的后半部分则更加侧重于“进阶航模”的挑战,它鼓励我去尝试更复杂的项目,去挑战更高的技术难度。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航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获得了自信,我跃跃欲试地想要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航模,去感受飞行的乐趣和科技的魅力。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它会给我带来多少技术上的震撼,我更想从它那里了解航模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以及它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梳理了航模从最初的简陋模型到如今高性能科技载体的演变历程。书中穿插着许多历史故事和重要人物的介绍,让我了解到那些早期的航空先驱是如何凭借着对飞行的热爱和不懈的探索,一步步推动着航模技术的发展。我了解到,在早期的航空业发展中,航模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验证设计理念、测试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重要工具。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航模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书的后半部分则更加聚焦于“今天”的航模,它不仅仅谈论了技术,还探讨了航模在军事、民用、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我看到了航模在模拟训练、环境监测、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潜力,这让我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