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重視教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在中國古代兒童教育書籍中,《增廣賢文》及《千字文》是影響較大的兩本。前者於明清時期廣泛流傳,家喻戶曉,內容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從不同角度闡發為人處世、修身齊家之道。後者於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西元五三五~五四五年)即已編定,影響、流傳至今。內容雖僅千字,但全部都是常用字,是兒童學字的好教材。其中有大量詞句直接源自典籍,不僅可以舉一反三,擴大知識面,還可以由此入門,進入中國文化的宏偉殿堂。本合刊選取二書之善本詳為校注釋譯,幫助讀者重溫、汲取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作者简介】
馬自毅(注譯者)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现代视角切入”上的成功。很多传统的文本在现代化解读时,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度通俗化,丧失了原有的韵味。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没有刻意去“翻新”那些古老的词句,而是用一种非常现代、清晰的逻辑结构来梳理和串联不同的主题。这使得即便是一个初次接触这类典籍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思想,并且感受到这些智慧在当下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它的编者显然对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有着深刻的洞察。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经典汇编”型的读物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们要么内容陈旧,要么解读过于生硬。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思路却出乎我的意料。它在内容的选择上,似乎非常懂得平衡“博”与“精”。我注意到它不仅仅罗列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更在一些关键的段落后面,做了非常克制但点睛的注释和扩展,这种处理方式让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理解这些古文的精髓,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辞藻。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读起来一点都不拖沓,仿佛有一位温和的老师在旁边,循循善诱,引导你慢慢品味其中的深意。读完一个章节,我总会停下来琢磨一会儿,因为它提供的思考的“锚点”非常精准到位,而不是空泛地引导情绪。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给予高度肯定。我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常常需要一些能够快速调整心境,获得片刻宁静的“精神按摩”。这本书恰好满足了这一点。我习惯在早晨通勤的地铁上随机翻开一页,随便读上两三句,那种沉稳的力量感立刻就能注入到一天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展现出的那种跨越时空的智慧,让我意识到很多古人的困境和现代人的焦虑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哲学著作,而是植根于生活土壤的经验总结,非常接地气。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在日常决策中,回想起书中的某一句警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生硬的说教有效得多。
评分我特别赞赏这本书在细节排版上透露出的那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它不是一本急就章,看得出来付出了大量心血进行校对和审定。我非常注意那些罕见的字词的准确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而且,它在内容组织上,采取了一种松散而又紧密的结构,允许读者自由地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跳跃,但同时又通过微妙的章节过渡,将看似零散的智慧串联成一张完整的思想网络。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碎片化阅读”,而这本书的模块化设计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每一次的阅读都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收获闭环”,而不是读到一半就必须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这种流畅感非常宝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绝,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扎实。封面那种淡淡的米黄色,配上古朴的字体,一下子就带我回到了那种老式的书香气息里。我特别喜欢它字体排版的讲究,行距和字号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翻开内页,那种纸张的触感,带着一点点微哑的光泽,就知道这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印刷出来的东西。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每一页的边角处理都非常干净利落,甚至能闻到一丝淡淡的书墨香,而不是刺鼻的油墨味。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像是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对于珍视书籍实体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物理体验绝对是五星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