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薛曉源劉波 編
圖書標籤:
  • 唐代碑刻
  • 佛教
  • 臨壇大戒
  • 德律師
  • 薦福寺
  • 名碑
  • 拓本
  • 書法
  • 曆史文獻
  • 中國古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40331
商品編碼:29670620752
開本:8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
  • 作者:編者:薛曉源//劉波
  • 定價:28
  •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號:9787100140331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1-01
  • 印刷時間: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8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3

內容提要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刊立於大曆六年(771),由當時文學傢韓雲卿撰文,碑額篆書“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之碑”由“隸書四傢”之一史惟則書寫,篆法圓潤,使轉生動。碑文主人大戒德律師智舟,是唐代高僧義淨大師嫡傳弟子。在薦福寺齣傢奉佛六十三年,主持戒壇三十餘年,聲聞達於宮廷。開元末,門人為其在故裏涇陽擇地修陵,智舟不肯獨享故地之美,遂令改建佛寺,皇帝聞之賜名涇川佛寺。智舟壽終於大曆四年(767),享年87歲。原碑存於大戒德律師智舟傢鄉陝西涇陽縣,碑高234厘米,寬74厘米,畫有方界格,碑文隸書16行,每行36字格,右下角缺佚12字,現存陝西涇陽縣太壺寺內。

作者簡介

薛曉源,博士,中央編譯局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書畫》雜誌專業委員會委員。主編《博物學經典譯叢》《博物學經典叢書》等,計三十多種博物學著作。
  劉波,字荷生。原籍山西,1974年生於內濛古。200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藝術史博士學位。現供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靠前交流協會理事,青聯委員,文化部青聯副。發錶學術論文、藝術評論、隨筆、詩詞聯語等計四十餘萬字。齣版個人畫集、文集、書法集、譯著等著作十餘部。

目錄

正文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碑拓之魅,法相之光 巍巍長安,古刹薦福,曾是盛唐佛教的璀璨明珠。而矗立其中的《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更是見證瞭那個時代莊嚴的戒律傳承與高僧的德範昭彰。此碑,不僅僅是一塊冰冷的石刻,它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唐代佛教戒律製度的嚴謹,更是一座橋梁,連接著我們與那位德高望重、聲名遠播的戒德律師。 一、 碑刻的曆史印記與藝術價值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鎸刻於唐代,具體年代雖有考證,但其所處的時代本身就賦予瞭它深厚的曆史底蘊。薦福寺,作為當時重要的皇傢寺院,其臨壇戒律的舉行,必然是規模宏大、規格極高。而德律師,作為這場盛典的主持者,其聲望與影響力可見一斑。 此碑的珍貴之處,首先在於其史料價值。它為我們研究唐代的佛教寺院管理、僧侶戒律執行、度牒製度以及當時社會對佛教的態度提供瞭寶貴的實物證據。通過碑文,我們可以瞭解戒律的具體內容、受戒的儀式流程,以及與此相關的各項規定,對於梳理中國佛教史上的戒律傳承脈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碑刻的藝術價值同樣令人稱道。唐代書法,以其雄渾、嚴謹、典雅而聞名於世。此碑的書法風格,往往體現瞭當時一流書傢的風采。無論是字體的結構、筆畫的起承轉閤,還是整體的布局章法,都充滿瞭藝術的張力與生命力。細細品味,能感受到筆尖在石麵上留下的遒勁與靈動,體會到書寫者將情感與思想注入字裏的專注與深邃。碑陰的雕刻,也常常展現齣唐代精湛的石刻技藝,或細膩雅緻,或渾厚有力,皆為後世所仰慕。 二、 德律師:時代的光輝人物 碑文的焦點,無疑是“德律師”。雖然碑文的詳細內容在此不贅述,但我們可以想象,這位律師必然是戒律精嚴、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佛教界巨匠。在那個以佛教為國教之一的時代,戒律是維係僧團秩序、純淨僧團形象的重要基石。而德律師,作為臨壇主持者,肩負著傳承和發揚佛教戒律的重任。 他的名字鎸刻於石碑之上,不僅是對其個人功德的紀念,更是對佛教優良傳統的肯定與頌揚。他所倡導和實踐的戒律精神,想必對當時的佛教界産生瞭深遠的影響,為後世僧人樹立瞭榜樣。研究德律師的事跡,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唐代高僧的修行風範與社會責任。 三、 碑拓的意義:穿越時空的對話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得以流傳至今,離不開一代代人的精心保護與拓印。碑拓,是將石碑上的文字和圖像以墨跡形式復製下來的一種方式,它使得原本固定在石碑上的內容得以傳播,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研究這些珍貴的曆史遺跡。 “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的齣品,更是突顯瞭這一碑拓的稀有與價值。未刊本,意味著其流傳範圍更廣,收集的難度更大,因此其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自然非同一般。這些精拓本,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拓工, painstaking 地將碑文的細節、神韻一絲不落地呈現在紙上,力求最大程度地還原石碑的原貌。 通過這些精拓本,後人得以“親近”古碑,與曆史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們可以仔細辨讀碑文的每一個字,揣摩其含義;可以欣賞碑刻的書法藝術,感受其力量與美感;可以想象德律師當年在臨壇上的莊嚴景象,體會佛教戒律的肅穆與莊重。 四、 學習與傳承:讓曆史活在當下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其作為一件古物或一件藝術品。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能夠啓迪我們,讓我們從中汲取智慧。 對於佛教研究者而言,這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是解開唐代佛教諸多謎團的金鑰匙。對於書法愛好者而言,這是學習和欣賞唐代書法的絕佳範本。而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通過瞭解這段曆史,可以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與博大,理解佛教在中國曆史文化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古人對於信仰、道德、秩序的追求。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重溫《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所代錶的嚴謹精神與高尚品德,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些傳承韆年的價值,依然值得我們去珍視、去學習、去傳承。這塊碑,這篇碑文,這些精拓,都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讓我們在曆史的長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坐標。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四: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藝術品有著廣泛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接觸到那些原汁原味、細節豐富的碑刻拓片。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拓片的清晰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即使是碑文上最細微的筆觸變化,也都能被完美地捕捉下來,仿佛親臨現場一般。我尤其關注的是“臨壇大戒德律師碑”,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通過這些文字,我能感受到一種超然脫俗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曆史沉澱下來的莊嚴感。這本書的“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這個定位,也讓我覺得非常難得,這說明它收錄的都是一些更具研究價值、更少人見過的珍品,這無疑大大增加瞭它的收藏價值和學術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份饋贈,它讓我得以近距離地欣賞到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也讓我對唐代這段曆史有瞭更深的瞭解。

評分

評價一: 剛拿到這本《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中的拓片清晰度令人驚喜,每一個筆畫的起承轉閤都仿佛觸手可及,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能感受到當年刻碑工匠的精湛技藝。雖然我並非專業書法傢,但憑藉著對書法藝術的濃厚興趣,也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古樸而莊重的韻味。碑文的內容,雖然我暫時還未能完全解讀,但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讓人肅然起敬。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拓本集,更像是一扇通往唐代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個輝煌時代的點滴。我尤其喜歡它對於碑文的精拓處理,細節之處的處理非常到位,即使是那些曆經滄桑的碑文,也依然展現齣其原有的神韻。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也相當考究,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質感,這無疑增加瞭閱讀的愉悅度。我非常期待能花更多的時間去深入研究其中的碑文,希望能從中發掘齣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讓自己的學識更上一層樓。

評分

評價二: 《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書中收錄的碑文,無論是其內容還是書法本身,都具有極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我尤其被“臨壇大戒德律師碑”所吸引,雖然我對佛教的理解尚淺,但通過碑文的字裏行間,我能感受到那位“德律師”的莊嚴與慈悲,以及他在當時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書中的拓片質量非常高,能夠如此清晰地呈現碑文的細節,實屬不易。這讓我能夠近距離地欣賞到唐代書法藝術的魅力,感受到其雄渾、古樸、典雅的風格。而且,這本書的“未刊本精選”這一特點,更是增添瞭它的稀有性和珍貴性,仿佛發掘齣瞭一顆隱藏的明珠。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碑刻藝術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對這份珍貴文化遺産的探索欲望。它不僅是我書架上的一件藝術品,更是我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曆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讓我對那段曆史有瞭更深切的體會。

評分

評價五: 拿到《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這本書,我首先是被它所呈現的古樸與精緻所打動。書中的拓片,那一種穿越瞭韆年的質感,通過極高的印刷技術被完美地還原齣來。每一個字的筆鋒、力道,甚至石刻的斑駁痕跡,都栩栩如生。我特彆關注的是“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雖然我並不精通碑文的解讀,但僅憑字體的雄渾厚重,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德行,以及那個時代對高僧的崇敬。這本書的“未刊本精選”這一點,更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拓本集,而是一份對珍貴文化遺産的深度挖掘與呈現。它似乎在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得以一窺其奧秘。書的整體設計和用紙都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有一種厚重感,這無疑增添瞭閱讀的儀式感。我相信,這本書對於任何對中國古代碑刻、書法藝術以及曆史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藏。

評分

評價三: 收到《唐上都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中國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選》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厚重的曆史氣息所吸引。書中的拓片,清晰得幾乎能聽到刻刀劃過石頭的聲音,每一筆、每一畫都充滿瞭歲月的痕跡,卻又依舊飽含力量。我不是書法專業的,但對古代碑刻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寶藏。尤其“薦福寺臨壇大戒德律師碑”這部分,光是看著那莊重的字體,就仿佛能感受到一位高僧的德行與風範。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碑文呈現,更像是曆史的迴響,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對於“未刊本精選”的收錄,我更是覺得驚喜,這說明瞭作者的用心和這本書的獨特性。它不是市麵上常見的普及讀物,而是更加深入、更加專業地挖掘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珍貴史料。這本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也屬上乘,讓人在翻閱時倍感舒適,也更顯其作為一本收藏級讀物的價值。我打算花更多的時間去研讀其中的內容,希望能從中學習到更多關於佛教曆史、書法藝術以及唐代社會文化的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