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顺炮直车对横车
定价:27.00元
作者:刘锦祺,郭伟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96152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顺炮布局源远流长,远在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有两则记载,而在明代《橘中秘》问世后,顺炮布局已初具规模。由于顺炮双方争夺的焦点趋于中心地带,往往布局未几即会展开紧张激烈的厮杀,因而备受攻杀型棋手的青睐。在众多棋手的潜心挖掘和不断探索下,该布局渐渐地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飞跃,现已形成了顺炮直车对横车、顺炮横车对直车和顺炮缓开车三大体系。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顺炮直车对横车的布局在历届全国赛上都非常流行。为了广大象棋爱好者能够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这一布局的变化规律,我们编写了《顺炮直车对横车》,着重介绍顺炮直车对横车的主要变化。全书分为14章,共计选录了461例对局。
目录
作者介绍
赵冬,安徽毫州人。中国象棋大师,*裁判员。现为安徽棋院主教练。2003年全国个人赛女子甲组第8名。
刘锦祺,辽宁锦州市人。中国象棋一级裁判员,《棋艺》.杂志撰稿人,秋雨夜象棋网站管理员。先后出版《象棋十三冠军短局集》《智者之战》(与赵冬合著),《群雄逐鹿》,《王者之战》等十一本著作。
郭伟,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史专业研究生,象棋二级运动员。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中国象棋历史文化很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顺炮直车对横车》时,第一反应就是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棋局的书。书的装帧虽然朴素,但散发着一种沉淀了岁月的味道,让人觉得它一定蕴含着不少关于象棋发展历程的细节。我猜想,作者刘锦祺和郭伟,可能不只是对棋局的招法了然于心,更对这些战术在历史上的演变、在不同时代棋手的运用有着深入的研究。我很想知道,这两种开局方式是何时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完善?在不同的时期,是否有哪些名家将它们发扬光大,或者又有哪些创新性的变化?这本书能否像一本棋谱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让我得以一窥中国象棋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隐藏在棋谱背后的故事,感受到象棋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象棋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很多时候在实战中都会遇到瓶颈,尤其是面对一些看起来很复杂的局面时,常常不知所措。当我看到《顺炮直车对横车》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清晰明了的标题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理解这两种基础而又重要的开局。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每一步棋的意图和后续的变化,让我能够真正明白“为什么这样走”以及“如果不这样走会怎样”。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针对初学者的练习题或者对局解析,帮助我巩固所学,并且在实战中能够灵活运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的棋力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摆脱“棋盲”的困扰,真正体会到象棋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虽然是古籍的风格,但配色又很鲜活,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拿到手的时候,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我虽然不是什么专业棋手,但平时也喜欢看一些棋谱,总觉得象棋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这本书的名字《顺炮直车对横车》就直接点出了核心的战术,光是这两个词语就能勾起我对战局的无限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刘锦祺和郭伟两位大师是如何在这两种看似简单却又变化万千的开局中,展现出他们的智慧和棋艺的。我尤其好奇,面对“顺炮直车”这种刚猛的攻势,或者“横车”这种出其不意的侧翼打击,高手们会有怎样的应对策略?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招法背后的逻辑和精髓?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让我能在自己的实战中有所启发。
评分我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对各种棋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象棋自然也不例外。当我翻阅这本《顺炮直车对横车》时,我的感受非常复杂,既有对传统棋谱的敬意,又有对作者智慧的期待。我不太关注具体的棋局演变,反而更想了解这本书在整体上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教学,更能传递一种哲学思想。比如,顺炮直车的刚猛与进取,横车的迂回与耐心,这两种战术的背后,是否也象征着人生中的某种道理?在变化莫测的棋局中,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应对挑战,如何保持冷静,如何把握时机?这本书是否能在我领略棋艺的同时,也让我对生活有更深的思考?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棋迷,玩棋多年,看过无数的棋谱和战例。然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棋手,有时候也会在一些经典的开局战术中发现新的东西。这本书的书名《顺炮直车对横车》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两种开局我都很熟悉,也烂熟于心,但我想知道,刘锦祺和郭伟这两位高手,会在这两种看似“老掉牙”的开局中,挖掘出哪些不为人知的深邃变化?我期待的是,他们能够提供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思路,打破我固有的认知。也许是某种奇特的弃子战术,也许是某种出人意料的后手反击,亦或是某种针对特定局面下的精妙布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惊喜”,让我重新审视这些经典开局,并且在我的棋盘上尝试一些新的变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