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嚴實精神:中國精神的深層力量
定價:36.00元
作者:張頤武 金濤
齣版社: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158169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嚴實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深層力量,是構築夢想的思想基石。
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改進工作作風,弘揚民族正氣,傳承民族精神。
汲取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精神力量,樹立講實話、乾實事、敢作為、勇擔當的嚴實精神,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
內容提要
本書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生動鮮活的名人典故、格言、故事等,與嚴實精神緊密結閤,對我們的民族精神做瞭全方位剖析,以極具代錶性的豐富多彩的案例,從古到今,由內及外,把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財富展現得淋灕盡緻,解讀、發掘中國人的內在精神力量,傳遞嚮上嚮善的正能量。
目錄
章 吾日三省吾身/001
信仰為修身之本/003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遊的信仰長城/003
韆磨萬擊還堅勁——鄭闆橋的立信之路/011
情懷為修身之源/015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的愛國情懷/015
操守為修身之規/020
“拒讓門”引發的思考/020
肝膽為修身之杖/027
我自橫刀嚮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027
第二章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033
規矩為用權之籬/035
韆鞦名相示周行/035
王翱秉公傳美名/037
列寜不搞特殊/039
擔當為用權之臂/042
藺相如不辱使命,廉頗敢作敢當/042
用信譽擔當起一切風險/046
原則為用權之源/049
心存百姓,不畏/050
呂範嚴把財政關/052
敬畏為用權之心/055
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056
兩袖清風鬥子文/059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061
第三章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僞事/065
戒虛言方能正身/067
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甘肅捐監冒賑案/067
樵夫失斧/072
戒浮術方能成事/077
紙上談兵空誤國/077
三生不改冰霜操/082
戒華名方能安心/086
“兩彈元勛”鄧稼先/086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092
戒僞事方能靜氣/095
心存僞事,禍國殃民/097
戒僞事,清廉一世/100
人間有愛,真誠融化虛榮心/103
第四章 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109
功崇唯誌,業廣唯勤/111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11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17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120
誌不可慢,時不可失/121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130
李冰矢誌除水患/131
目見之不如足踐之/139
事必躬親,造福一方/139
俯首甘為孺子牛/143
第五章 閤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颱,起於纍土/147
乾事創業接地氣/149
樹勞模,栽樹英雄/149
路要人走,業要人創/153
謀事創業下苦功/158
態度比能力重要/158
以恒心為良友/161
圖事創業有激情/167
立誌科學,獻身地質/167
大慶精神代代傳/172
成事創業有境界/175
雜交水稻——獻給世界人民好的禮物/175
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180
第六章 觀於明鏡,則疵瑕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纍乎身/185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187
甘當革命的螺絲釘/188
以公為心,以愛為心/193
見賢思齊,不賢自省/195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196
歐母教子,流芳百世/198
淡泊明誌,寜靜緻遠/201
西藏就是我的傢鄉/202
老驥伏櫪,誌在韆裏/205
同心共濟始終如一/210
同德同心,扶危持顛/210
後記 辛普森案——不嚴不實引發的司法悲劇/215
作者介紹
張頤武,評論傢,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生活方式研究院聯席院長,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金濤,北京大學中文係博士生,師從張頤武教授。主要從事新世紀文學及文化等方麵的研究。參與編著《中華傢風叢書·愛國捲》,發錶《科幻作品中的反思主題》《共生還是寄生——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錯位》等論文。
文摘
序言
《嚴實精神:中國精神的深層力量》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精神”這個宏大的概念有瞭更具體、更生動的理解。作者張頤武和金濤並沒有試圖去構建一個高高在上的精神偶像,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挖掘那種深藏不露、卻又堅韌不拔的力量。我感覺他們所說的“嚴實”,是一種紮根於現實、不畏艱難、默默堅持的品格。這種品格,或許在喧囂的時代容易被忽視,但它卻是中國人民能夠一次次剋服睏難、走嚮復興的重要支撐。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中國精神”這個概念總有一種模糊的認識,覺得它包含瞭太多東西,有點難以捉摸。但《嚴實精神》這本書,就好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它沒有試圖去定義一個普適的、單一的“中國精神”,而是通過“嚴實”這個角度,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人民內在力量的獨特視角。這種“嚴實”,我覺得可以用“紮實”、“靠譜”、“不動搖”來形容。它不是浮誇的口號,也不是虛幻的理想,而是實實在在、根植於生活體驗中的一種品質。作者們在書中對這種精神的闡釋,既有宏觀的理論分析,也有微觀的生動案例,讓我覺得非常有說服力。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對“嚴實精神”這個詞並沒有特彆深刻的理解。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被書中描繪的這種精神所吸引。它不僅僅是關於中國人的某種性格特點,更是關於一種生存智慧,一種麵對復雜世界保持內心穩定的方式。我看到作者們在探討中,反復提及那種不屈不撓、腳踏實地的力量。這種力量,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在無數普通人的生活中,都留下瞭深刻的印記。它是一種低調的強大,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滲透。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們所闡述的“嚴實精神”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哲學嗎?是一種價值觀嗎?或許都不是,但它又蘊含瞭這一切。它是一種在曆史的洪流中沉澱下來的生存智慧,一種在現實的壓力下保持自我、不失底色的力量。書中的許多例子,都讓我深感共鳴,仿佛看到瞭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這種“嚴實”,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消極保守,而是在保持內心的穩固中,尋求前進的動力和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個人覺得是一種比較剋製但富有力量的錶達方式。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樣,追求華麗的辭藻和激昂的論調,而是以一種沉靜、內斂的方式,將深邃的思想緩緩道來。讀起來的時候,我感覺作者們仿佛在和我進行一場溫和而深刻的對話,引導我去思考,去體悟。他們不強求你接受某種觀點,而是提供瞭一個視角,一種思考的框架。這種“嚴實”的精神,在書中同樣得到瞭很好的體現,它不張揚,不炫耀,而是以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姿態,觸及人內心最柔軟也最堅韌的部分。
評分讀完《嚴實精神》,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又充滿希望的感覺。作者們並沒有迴避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睏難和挑戰,但他們通過“嚴實精神”的視角,為我們揭示瞭中國人內在的韌性和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來自外部的贊美,而是源於內心的堅定。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在平凡日子裏纍積起來的強大。我感覺,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中國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這種默默耕耘、堅守底綫、不驕不躁的“嚴實”力量。
評分我得說,《嚴實精神》給我帶來的最大觸動,在於它讓我在看似平凡的日常敘事和曆史細節中,看到瞭中國人民身上那種不動聲色的生命力。它不是那種張揚的、戲劇化的強大,而是像深埋地下的根係,默默地汲取養分,支撐著參天大樹的繁茂。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一些具體案例時,那種細緻入微的筆觸。仿佛我置身其中,能聽到那一聲聲低沉的嘆息,也能感受到那一份份無聲的堅持。這種“嚴實”並非僵化,而是包含著一種智慧的張力,一種在睏境中尋求生機、在壓力下保持自我的能力。它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的中國人的特質,挖掘齣它們背後深邃的精神根源。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就挺吸引人的,《嚴實精神:中國精神的深層力量》,一聽就覺得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空洞無物的書。封麵上“張頤武”、“金濤”這兩個名字,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思想含量充滿瞭期待。讀完之後,我腦子裏盤鏇著幾個關鍵詞:堅韌、韌性、內斂、堅守,還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強大。它不像有些書那樣,上來就給你灌輸一堆激昂的口號,或者描繪一個光鮮亮麗的“精神圖騰”。相反,它更像是在靜默中揭示,在細微處顯露。我能感受到作者們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挖掘、去體察,不是那種站在高處俯瞰的姿態,而是真正沉浸在中國的曆史長河、社會肌理之中,去感受那種源遠流長的“嚴實”底色。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民族的精神,不能隻看那些宏大的敘事和光輝的成就,更要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肌理之中。《嚴實精神》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者們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為我們展現瞭中國人民身上那種“嚴實”的特質。這種特質,或許不那麼耀眼,但卻無比堅韌,並且充滿瞭生命力。它是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一種在逆境中依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堅韌的品格,一種對生活認真負責的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嚴實精神:中國精神的深層力量》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點齣瞭核心。在我看來,“嚴實”二字,既是一種對內在品質的要求,也是一種對外部行為的約束。它不是錶麵的功夫,而是深入骨髓的堅持。作者們在書中,通過各種生動的筆觸,嚮我們展示瞭這種精神在不同層麵的體現。我從中學到的,不僅僅是對“中國精神”的更深理解,更是對自身生活態度的一種反思。這種“嚴實”的內在力量,是我認為最寶貴、也最值得我們去傳承和發揚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