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行摄西藏(第2版)
定价:69.0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宁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1153569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行摄西藏》不同于以往走马观花的旅游拍摄手册,其**的特点是作者以自己的多年的亲身体验和西藏摄影的经验,给读者提供了西藏旅游摄影的全方位资讯,不仅是一本实用的旅游手册,而且对摄影技术有指导,对摄影线路和专题有策划,对西藏旅居的生活方式有体验。对于想去或者想了解西藏摄影旅游,特别是想自驾游的读者有颇多的帮助。
内容提要
《行摄西藏(第2版)》根据作者近十年在西藏拍摄和生活的经验,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西藏摄影旅行的线路、装备、拍摄技巧,全方位地为摄影旅游爱好者提供了西藏摄影旅游资讯。介绍了与众不同的西藏摄影旅行体验。对于西藏的地理地貌、人文、动植物等可拍摄的题材提供了实用的拍摄建议。《行摄西藏(第2版)》还为喜爱自驾游的摄影爱好者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
《行摄西藏(第2版)》适合喜爱摄影旅行的影友学习参考。
目录
章 盘点高原装备
1.1 摄影器材
1.1.1 DC
1.1.2 单电
1.1.3 微单
1.1.4 单反类数码相机
1.1.5 数码相机的选配原则
1.1.6 器材推荐
1.1.7 个人使用器材简介
1.1.8 三脚架、闪光灯
1.2 存储设备
1.3 旅途实用装备
1.4 了解当地习俗是拍摄的前提条件备
1.4.1 礼仪行动安全
1.4.2 健康高原反应
第二章 西藏面孔:藏地典型场景的拍摄技巧 30
2.1 高原的性格:风光摄影
2.1.1 光与影的邂逅:影响拍摄的高原气候特征
晴天高原紫外线、强反差、闪灯补光
阴天层次、局域光
雨、雪、沙暴等天气
日出日落色温、色彩对比、剪影
云层
高原彩虹
2.1.2 自然之歌:高原地貌特征
湖泊、河流
雪山
草场、荒原等开阔地带
山区峡谷
特殊地貌:土林
2.1.3 文化拼图:藏地符号
擦擦
玛尼石刻
经幡
佛塔
酥油花、酥油灯
转经、转经筒
煨桑
2.2 远古遗风:人文摄影
2.2.1 唐卡
2.2.2 壁画
2.2.3 塑像
2.2.4 旋转的力量:羌姆
2.2.5 指尖的记忆:手工艺
2.2.6 有一种微笑:人像摄影
2.2.7 节日盛宴
2.3 生命的姿态:生态摄影
2.3.1 高原生灵:野生动物
2.3.2 田园春梦:高原植物
2.4 简单但是有效:高原摄影的重要技巧与后期处理技术
2.4.1 曝光、测光——高原风光和我们器材眼里的风光
2.4.2 关于HDR
2.4.3 快速拼接
第三章 且行且摄:经典线路
3.1 世界尽头:新藏线(日喀则、阿里地区)
3.1.1 线路特征及主要拍摄题材
3.1.2 季节选择
3.1.3 器材装备
3.1.4 目的地指南
日喀则地区
阿里地区
美的水: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
佛塔艺术:白居寺
第二敦煌:萨迦寺
风的方向:珠峰、佩枯措
荒原孤岛:帕羊镇
父亲和母亲:玛旁雍措、岗仁波齐、纳木纳尼峰、拉昂错
魔界:扎达土林、托林寺、古格故城
孔雀河流淌的地方:贡不日寺、“尼泊尔大厦”、边贸市场、科加寺、普兰服饰
一万年有多长:日土岩画、日土宗、传统村落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班公湖
3.1.5 攻略
路线建议
生活装备
沿途食宿信息
沿途景点门票
3.2 温情圆舞:川藏线(昌都、林芝地区)
3.2.1 线路特征及主要拍摄题材
3.2.2 季节选择
3.2.3 器材装备
3.2.4 目的地指南
林芝地区
昌都地区
黑白世界:尼洋河、米拉山、巴松措、钟措湖
走到哪里都是家:色季拉山、鲁朗
直刺天空的长矛: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垒峰
隐秘莲花:波密、巴卡寺、经幡群、米堆冰川
翡翠与蓝宝:然乌湖、乃古冰川
数不尽的大山:邦达草原、芒康民居
3.2.5 攻略
路线建议
生活装备
沿途食宿信息
沿途景点门票
3.3 放牧梦想:青藏线(那曲地区)
3.3.1 线路特征及主要拍摄题材
3.3.2 季节选择
3.3.3 器材装备
3.3.4 目的地指南
那曲地区
攀登亦或仰望:羊八井、噶洛尼姑寺、启孜峰
放歌草原:羌塘
荒凉的守望:戈壁风光
3.3.5 攻略
路线建议
生活装备
沿途食宿信息
沿途景点门票
3.4 拉萨周边秘密拍摄线路(拉萨、山南地区)
3.4.1 线路特征及主要拍摄题材
3.4.2 季节选择
3.4.3 器材装备
3.4.4 目的地指南
拉萨市区
山南地区
宇宙的中心:大昭寺及周边
大昭寺
仓姑寺
3.4.5 一河相间的想象:拉萨河南岸
布达拉宫的别样视角:策觉林、日吾楚赞
西藏的渔村:俊巴村
香巴拉之门:止贡峡谷
龙女墨竹色青的故乡:噶则寺
世外桃源:宗孜寺、羊日岗村、夜日米久德林
香巴拉之门:止贡提寺
雪夜裸泡温泉
3.4.6 盘旋着俯瞻:夺底沟
藏文发祥地:帕帮喀宫
空中圣殿:格藏日山
3.4.7 时间并不存在:扎囊沟
残垣断壁间的辉煌:强巴林、结林措巴
11世纪的壁画绝唱:扎塘寺
秘境:宁多寺
3.4.8 彼岸:雅鲁藏布以北
雅江之畔:多吉扎寺
寺院中的神奇湖水:措杰拉措寺
西藏座寺院:桑耶寺
山尖的辉煌:丹萨梯寺
第四章 某一种生活方式:自驾宝典
4.1 车辆选择
4.2 汽车改装
4.3 驾驶技巧
4.4 资讯:主要修理厂
第五章 那些光阴里的故事:吃喝玩乐
5.1 吃点、拍点
5.1.1 嘴里嚼着,手里拍着——这就是生活
玛吉阿米——八廓街的露台
刚吉餐厅——瞭望大昭寺广场的地方
娜玛瑟德——本地人的聚集地
几种普遍的藏餐
休古馍馍
夏扒雷
布吐
香则
匈木择
卓玛磨古
夏馍馍
久玛
夏坚
资讯:拉萨美食集合
5.2 一张床
香巴拉
雅鲁藏布大酒店
八朗学
资讯:拉萨美床集合
作者介绍
宁心
自幼学习音乐绘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专业,主修影视制作。对平面摄影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建立平面摄影工作室,专职从事商业图片摄影。
从2002年至今,一直往返于西藏与北京之间,9年来,逐渐形成半年在西藏采编拍摄素材,半年在北京整理编辑的生活方式,记录和发现了很多珍贵的藏文化影像。
2008年,拍摄出版《伏藏-拉萨50座秘密寺院》一书,后来又陆续出版《走,出去玩》《拉萨小时光》等图书。其间,为《时尚旅游》、《摄影之友》、《中国摄影家》、《华夏人文地理》、《DEEP》、《周末画报》、《城市地理》、《先锋评论》、《记录》等多家杂志撰稿。
文摘
序言
《行摄西藏(第2版)》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深度的人文探索,而非简单的观光指南。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文化内核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期待。作者通过他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西藏不仅仅是作为一处旅游目的地来呈现,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细致描绘,那些关于服饰、饮食、节日庆典的描述,都让我对西藏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是那种贩卖“异域风情”的书籍,而是真正地去理解和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他们代代相传的智慧和信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西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维度,不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对那里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都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是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去倾听那些未被讲述的故事,去感受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
评分对于我而言,《行摄西藏(第2版)》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在路上”的真实感。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过于完美、过于光鲜的旅行描绘,它们总让我觉得少了点什么。而这本书,则充满了作者在旅途中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我喜欢那些关于突发状况的描述,比如天气突变,或者行程的意外调整,这些都让我觉得作者的经历是鲜活且接地气的。它让我明白,旅行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正是那些意料之外的插曲,才构成了旅途中最难忘的记忆。同时,作者对于西藏光影的捕捉也极为出色,那些清晨的薄雾,午后的阳光,以及夜晚的星空,都被他用镜头记录了下来,仿佛将我带入了当时的情境。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叙述,更是视觉和情感的融合,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多层次、充满生命力的西藏。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探索欲望,让我期待着能够亲身去体验那些书中描绘的风景和故事,去感受高原的辽阔与宁静。
评分我必须说,《行摄西藏(第2版)》提供了一个让我耳目一新的视角来看待这片土地。我通常对旅游类书籍有些抗拒,总觉得它们过于模式化,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推荐和空洞的赞美。但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怀的影像志,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记录了他与西藏相遇的点点滴滴。我尤其被其中关于“非景点”的描写所吸引,比如那些隐藏在小巷深处的茶馆,当地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的日常,还有那些默默守护着古老传统的手艺人。这些碎片化的生活场景,组合在一起,却勾勒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西藏。它让我看到了在这片广袤土地上,人们是如何用最质朴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信仰。这本书没有给我一个“必须去”的清单,而是让我渴望去“感受”和“理解”,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明信片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激发了我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让我对旅行的期待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与当地文化进行深度连接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西藏的全新认知!我一直对西藏充满向往,但总觉得只是停留在一些刻板的印象里,比如雪山、寺庙,还有一些所谓的“圣地”。《行摄西藏(第2版)》彻底颠覆了我这种浅尝辄止的想法。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景点,而是通过他镜头下的那些精心捕捉的瞬间,将西藏的灵魂深处一点点剖析开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当地人民生活细节的描写,那些在晨曦中虔诚转经的老人,在阳光下笑靥如花的孩童,以及在街边悠闲晒太阳的藏獒,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与世无争的纯粹和宁静。这本书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抵达,更在于那些在路上发生的,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故事和情感。我跟着书中的文字和画面,仿佛亲身走过了每一个角落,感受到了高原独特的空气,听到了风吹过经幡的声音,甚至能想象出酥油茶的香气。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充满智慧和温度的叙述,引导我去发现那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西藏,那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西藏。
评分如果说之前我对西藏的印象是壮丽的风景和神秘的宗教,《行摄西藏(第2版)》则让我看到了它更柔软、更具人情味的一面。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旅行书籍,不应该只是风景的堆砌,更应该有人文的温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并没有回避西藏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但他处理得非常得体,而是将笔墨更多地放在了那些在变化中依然坚守的传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气候、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生活方式影响的描述,比如他们如何就地取材,如何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构成了西藏独特的生存智慧。读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高原上的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牧歌,甚至能品尝到空气中弥漫的青稞酒香。它让我对西藏的理解,从一个宏观的地理概念,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