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习题全解
:25.10元
售价:17.1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罗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0401866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本书是为配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康华光任主编、邹寿彬和秦臻任副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教材而编的习题全解。内容包括《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五版)各章习题解答。
本书使用对象主要是电气信息类(包括原电子、电气、自控等类)教师,希望它的出版有助于电子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及提高教学质量。本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各类自学人员参考。
1 数字逻辑概论
1.1 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
1.2 数制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1.4 二进制代码
1.5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 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基础
2.1 逻辑代数
2.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3 逻辑门电路
3.1 MOS逻辑门电路
3.2 TTL逻辑门电路
3.3 射极耦合逻辑门电路
3.4 砷化镓逻辑门电路
3.5 逻辑描述中的几个问题
3.6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
4 组合逻辑电路
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4.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4.4 若干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4.5 组合可编程逻辑器件
5 锁存器和触发器
5.2 锁存器
5.3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5.4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6 时序逻辑电路
6.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6.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6.3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4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6.5 若干典型的时序逻辑集成电路
6.6 时序可编程逻辑器件
7 存储器、复杂可编程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7.1 只读存储器
7.2 随机存取存储器
7.3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7.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8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8.1 单稳态触发器
8.2 施密特触发器
8.3 多谐振荡器
8.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9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9.1 D/A转换器
9.2 A/D转换器
10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10.2 算法状态机
10.3 寄存器传输语言
10.4 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数字系统
11 VerilogHDL题解
2.3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基础
3.7 用VerilogHDL描述逻辑门电路
4.6 用VerilogHDL描述组合逻辑电路
5.5 用VerilogHDL描述锁存器和触发器
6.6 用VerilogHDL描述时序逻辑电路
7.5 用EDA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设计例题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为长时间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大量的图示和注释被巧妙地安排在正文的侧边栏,既不打断主线的阅读流畅性,又能随时提供必要的补充信息。比如,在讲解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时,除了详细的时序图外,还配上了几个不同拓扑结构的小框图对比,这种对比式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帮助我分辨了各种电路的细微差别。字体选择上,正文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比较宽松,即便是面对复杂的逻辑图,眼睛也不会感到拥挤。可以说,这次的排版设计,成功地将知识的密度和阅读的舒适度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从教材的覆盖广度来看,它确实非常全面,基本涵盖了现代数字电路学习的各个核心模块,从最基础的数制转换到复杂的存储器结构都有所涉猎。不过,我更倾向于认为它在“深度”上的挖掘也同样出色,很多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作者都会追溯到其最底层的物理实现原理,而不是停留在功能的描述层面。这种对“为什么”的深入探讨,让学习者不满足于“会用”,更能理解“为何如此”,这才是真正硬核技术的基石。对于想要建立完整且牢固数字系统知识体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全面的知识骨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活力,让人在众多教材中一眼就能被吸引。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即便是长时间学习,翻页手感也很顺滑。装订方面做得也很扎实,感觉用上好几年都不会松散。不过,如果能再增加一些不同色彩的辅助线条或者区块区分,或许能让复杂的电路图看起来更清晰直观一些。整体而言,这本教材在物理呈现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对于习惯于实体书阅读体验的工科生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加分项,能够让人更愿意拿起书本去钻研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而不是仅仅依赖冰冷的电子屏幕。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安排得非常精妙,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深奥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数字电子世界的门槛。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的困惑点,总能在一个知识点讲完后,立刻给出与之相关的基础应用实例,这种“理论—实践—再理论”的穿插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引入,往往会先用一个生活中的类比来铺垫,使得抽象的逻辑门和布尔代数变得触手可及。对我这个数电基础薄弱的人来说,这种教学设计简直是福音,它让原本枯燥的公式和真值表活了起来,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符号。
评分我个人特别欣赏这本书在术语和符号规范性上的严谨态度。在电子技术领域,标准化的表达至关重要,而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每一个引用的国际标准符号、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清晰地标注了其依据和限制条件,几乎找不到任何模棱两可的描述。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培养了读者严谨的科学思维,也为未来查阅更高级的专业文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那些希望未来从事研发或者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工程师而言,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范本”,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专业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