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
定价:45.00元
作者:美国新媒体联盟,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组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46705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对年度博物馆科技发展进行的综述和分析。该报告启动于2002年,到2015年底,已经发布31份报告,被多个国家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本年度报告阐述了在博物馆应用的*兴技术和其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给各类场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场馆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把技术和服务相结合,带到科技场馆向现代化发展。该书对科技场馆乃至科普领域都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内容提要
博物馆未来五年的前景是什么?技术方面的哪些 趋势和重大研发将推动博物馆教育和解说的改变?我 们认为可以解决的挑战或难以克服的挑战是什么?我 们如何能够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制定实施战略?这些问 题以及技术应用和教育变革方面的类似问题54位 专家团体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并通过与巴尔波亚公 园在线合作公司(BPOC)联合完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 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中英文版)》。新媒体联盟地 平线系列报告展示了技术发展在未来五年对全球各地 的博物馆教育和解说功能的影响。本书由美国新媒体 联盟*。
目录
概要导言加快博物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 >扩大创造力的界限 远期影响: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私营公司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兴起 远期影响: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新技术 >越来越多的跨机构协作 中期影响:在三至五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越来越重视用于博物馆经营的数据分析 中期影响:在三至五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扩大参观者的概念 近期影响:在未来一两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越来越重视参与式体验 近期影响:在未来一两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阻碍博物馆采用技术的重大挑战 >制定数字化战略 可以战胜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数字化素养 可以战胜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平衡联网的和未联网的生活 难以应对的挑战:理解但难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挑战 >测评新技术的影响 难以应对的挑战:理解但难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挑战 >在技术、工作流程和基础设施方面保持先进性 棘手的挑战:复杂到难以定义,更谈不上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隐私问题 棘手的挑战:复杂到难以定义,更谈不上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的重要发展 >自带设备(BYOD)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一年以内 >游戏和游戏化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一年以内 >位基服务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两到三年 >创客空间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两到三年 >自然用户界面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四至五年 >物联网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四至五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专家组成员名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说实话,我最初的期待值其实蛮高的。毕竟“地平线报告”这几个字,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已经积淀了不小的声誉,总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前瞻性的洞察和对于未来趋势的精准预测。尤其加上“博物馆版”这几个字,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象着它会如何剖析新媒体在博物馆这个传统且沉静的领域所掀起的波澜,会是如何将冰冷的数字技术与温润的文化艺术进行巧妙的融合。我甚至设想了书中会大量引用案例,比如某个博物馆是如何利用VR/AR技术让观众“穿越”回历史现场,或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与年轻一代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甚至是关于数据分析如何帮助博物馆更有效地进行展览策划和观众服务。毕竟,2015年那个时间点,新媒体的浪潮正汹涌,而博物馆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机构,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我期待的是一份详实、富有深度、充满启发性的研究报告,能够为我,或者任何一个对文化、科技以及它们交叉领域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去理解并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的叙事方式,让我感觉非常“接地气”。尽管它探讨的是一些前沿性的技术和趋势,但报告中并没有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描述,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参与式体验”的强调,它认为新媒体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输出,更应该鼓励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从而构建一种共同创作和分享的模式。书中对于一些失败的案例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相契合,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看待博物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的全新视角,它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好书。
评分这本《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关于“可能性”的探索。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怎么做”的现成答案,而是像一个引路人,在广袤的新媒体技术森林中,指出了几条潜在的路径,并鼓励你去亲自探索。我特别喜欢它在讨论某些技术趋势时,并没有止步于技术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可能对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产生的影响。比如,它会谈到移动技术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可能重塑观众在物理空间内的体验,让参观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互动化。又或者,它会触及到社交媒体不仅仅是宣传的渠道,更可以成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建立社群、激发对话的平台。虽然我个人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可能了解不多,但报告的叙述方式,通过案例的穿插和对未来愿景的描绘,让我能够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去理解这些变化。它让我意识到,新媒体对于博物馆而言,并非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可能触及到博物馆存在意义本身的一种颠覆与重塑。
评分不得不说,阅读《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的过程,是一场思想的“碰撞”。它挑战了我一些既有的对于博物馆的传统认知。我一直以为博物馆是静态的、是历史的守护者,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它也可以是动态的、是未来的探索者。报告中对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技术的讨论,虽然是围绕着博物馆展开,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关于信息传播、用户参与、体验设计等理念,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我从中得到的启发,不仅仅是如何让一个展览变得更“酷炫”,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去理解和连接我们的观众,去挖掘和分享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充满活力的博物馆的可能性。它促使我去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文化以更有效、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它对于“长期趋势”的聚焦。它并没有被2015年当时的各种短期热点所裹挟,而是着眼于那些能够长远影响博物馆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和理念。它详细分析了诸如“大数据分析”和“增强现实”等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将如何深刻地改变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和观众体验。例如,关于如何利用数据来更好地理解观众的行为偏好,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藏品推荐和展览设计,这部分内容让我觉得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式信息,而是能够引发我持续思考的东西。它提醒我,在拥抱新媒体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其背后所代表的深层变革,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术应用。这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竞争力的机构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