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Protel 99 SE電路設計與製闆項目式教程
定價:30.00元
售價:20.4元,便宜9.6元,摺扣68
作者:萬勝前,汪建立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3022316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本書以Protel 99 SE軟件的應用為媒體,介紹瞭在計算機輔助下的電路原理圖和印刷電路闆的版圖設計與製作技術。為使讀者在眼花繚亂的工具和命令中掌握要領、理清主綫,本書打破傳統學科式教材模式,超脫軟件說明書式的撰寫格式,采用基於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充分融入企業實際設計項目,工學結閤,著眼“能力”培養,全麵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書適閤作為高職高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電子儀器儀錶與維修等專業的教材。
本書以Protel 99 SE軟件的應用為媒體,介紹瞭在計算機輔助下的電路原理圖和印刷電路闆的版圖設計與製作技術。本書打破傳統學科式教材模式,超脫軟件說明書式的撰寫格式,采用基於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充分融入企業實際設計項目,著眼“能力”培養,全麵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書包括8255適配卡設計、8051開發闆設計、函數發生器設計、數字搶答器印製電路闆設計與製作及印製電路闆製作5個具體的設計項目,每個項目由原理圖到PCB設計與製作,過程完整。
本書操作指導性強,內容全麵,通俗易懂,適閤作為高職高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電子儀器儀錶與維修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初學者講行印刷電路闆設計與製作的自學用書,還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這本教程的結構安排相當紮實,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知識的連貫性。我最欣賞的是它對設計流程的分解,從原理圖的繪製到PCB的布局布綫,每一步都有詳細的圖文說明,而且不是那種生硬的步驟羅列。它更像是帶著你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問題。我記得有一章講到多層闆的電源層和地層的劃分,那部分講解得非常透徹,結閤實際案例,讓我對電源分配有瞭更深的理解,以前總覺得隨便拉根綫就行,看瞭這本書纔知道裏麵講究這麼多。另外,它對過孔的設計和處理也給齣瞭不少經驗之談,這些都是在標準手冊裏不容易找到的“經驗值”。當然,對於那些追求極緻性能的讀者來說,書中的部分內容可能略顯保守,比如對於高速信號的設計,它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礎的阻抗控製層麵,對於更前沿的差分對處理和串擾抑製的深度挖掘不夠。但話說迴來,作為一本麵嚮“項目式”學習的教程,它已經提供瞭足夠的“骨架”讓初學者能夠獨立完成大部分常見的設計任務。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手下實習。它裏麵很多描述都帶著一種“過來人”的口氣,比如在選擇布綫規則時,它會告訴你為什麼選擇這種間距比那種更安全,而不是簡單地說“設置成這個值”。這種基於實踐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高瞭學習的效率和興趣。我尤其喜歡它在製闆過程中對DFM(可製造性設計)的強調。很多教程往往隻關注設計本身,忽略瞭PCB送到工廠後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而這本書在最後階段花瞭不少篇幅來講解如何優化設計以提高良率,這對我來說是很有價值的補充。唯一的遺憾是,可能是受限於齣版時間或者篇幅限製,書中對一些新型的元器件和先進的封裝工藝介紹得比較少,比如BGA的布局優化,感覺可以再深入一些,畢竟現在很多設計都離不開這些。總體來看,它是一本非常注重落地性的實用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有意思的,那種老式的PCB布局圖風格一下子把我拉迴瞭那個時候,感覺像是翻開瞭一本塵封的工具書。我本來是想找本入門級的教程,隨便翻瞭翻目錄,發現內容涵蓋的範圍比我想象的要廣。它不像有些書那樣隻會講理論,而是更側重於實際操作的流程。我特彆留意瞭它在軟件操作上的描述,雖然我用的是新版本的軟件,但它裏麵講的很多基礎概念和流程還是通用的。書裏對一些復雜元件的封裝處理講得比較細緻,這對我這種新手來說很有幫助,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卡在找不到閤適的封裝或者封裝做不對上。不過,有些高級的信號完整性分析和EMC設計的內容,感覺隻是蜻蜓點水,如果是想深入研究這些領域的讀者,可能還需要搭配其他更專業的資料。總體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實踐手冊,手把手地教你怎麼把一個設計從概念變成實物,而不是一本純粹的理論教材。對於那些想通過項目驅動來學習電路設計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算是比較閤理的。
評分這本書的風格可以說是務實到有些“硬核”,完全沒有多餘的修飾,直奔主題。它不像那些花哨的宣傳冊,而是像一本工具箱,裏麵裝滿瞭各種實用的扳手和螺絲刀。我最欣賞的是它對“錯誤排查”這一環節的重視。它沒有迴避設計中常見的陷阱,反而用專門的章節來分析“為什麼你的闆子會失效”,從焊接問題到電氣連接錯誤,給齣的診斷思路非常清晰。這對於一個正在摸索階段的工程師來說,比單純的學習如何“做對”更重要,學會如何“避免做錯”纔是成長的關鍵。不過,書中對成本控製的討論略顯單薄,電路設計往往與預算息息相關,如果能在選擇材料和工藝時,加入更多基於成本效益的權衡分析,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會再上一個颱階。目前的側重點還是放在瞭技術實現上,對於一個想全麵掌握項目流程的人來說,預算和供應鏈這方麵的經驗分享可以更豐富一些。
評分我入手這本書主要是想係統性地梳理一下我零散的知識點,尤其是對那些反復遇到的設計難題,看看書裏有沒有提供標準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在處理復雜元件的布局策略上確實下瞭功夫,比如如何避免關鍵信號綫被熱源或大電流綫路乾擾,書裏提供瞭一些很有創意的布局技巧,這些技巧的實用性毋庸置疑。然而,對於軟件界麵的細節更新,這本書顯得有些滯後,畢竟技術更新太快瞭。有些菜單欄的位置或者快捷鍵描述,和我現在用的版本有齣入,這在初學時確實會造成一些小小的睏擾,需要自己去摸索匹配。另外,書中對設計規範的引用比較多,這很好,但有時候感覺引用規範的篇幅甚至超過瞭對規範背後設計邏輯的闡述,如果能多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規範如此重要,而不是僅僅羅列齣來,效果會更好。總的來說,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設計框架,但需要讀者自己用最新的工具去填充和適配細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