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狼教育
:26.80元
售价:18.2元,便宜8.6元,折扣67
作者:童世军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057269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人家把孩子培养成狼,我们把孩子圈成了羊,将来怎么竞争?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时代的需要,今后,我们要教育、培养、造就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狼”,而不是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羊”! 在竞争年代,要让孩子的思想、行为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每一个父母都要用狼的精神、狼性的优点、狼的生存哲学来教育孩子。它们是狼的“五大绝招”——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聪慧机警的智者精神、至忠至诚的友爱精神、独立进取的自主精神。如果一个孩子既有人性的优点,又有狼性的优点,他就会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无往不胜,取得傲视“羊群”的骄人成绩!
本书以狼的五大生存哲学来教育孩子,它们是: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聪慧机警的智者精神、至忠至诚的友爱精神、独立进取的自主精神。通过狼的精神、狼性的优点,父母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勇敢而充满智慧的狼,使他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取得傲视“羊群”的骄人成绩!
章 竞争是一种野性的激励
我们有应对变化的素质,是我们能与人类共存,成为世界上成功、持久的哺乳动物之一的主要原因。我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敏锐机智,善于捕捉目标;我们有组织、有纪律,讲速度且善于包装自己;常言道“恶虎不斗群狼”,每当大敌当前,我们能够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我们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各种险恶艰难的环境下生存繁衍并发展壮大;我们精通丛林的游戏规则,善于躲避各种天敌的侵害。因此,我们将永远不败。
●素质教育不应是羊式教育/002
●优胜劣汰是铁律/007
●适应变化,唯有改变自己/012
●没有危机意识是大的危机/017
●没有“野心”,永远摘不掉“平庸”/022
第二章 勇敢寓于灵魂之中
我们富有挑战和冒险精神。把勇气寓于我们的灵魂之中,而不凭一具强壮的躯体。我们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我挑战,绝不是冒冒失失地无端逞强。为了扩大生存领地,我们会勇敢地发起进攻,面对强者从不退缩。我们的格言是:,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做勇敢的狼,不做懦弱的小绵羊/028
●勇者无惧/035
●勇于挑战自我,带着饥饿感向前冲/041
●毅力是天才的必要素质/047
●要成为强者,首先得拥有强者心态/053
第三章 坚韧是逆境的美德
面对挫折,我们从来不倦怠、不屈服、不沮丧。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在挫折面前我们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将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在锁定的猎物上,即使成功的概率只有1/10,我们也绝不会轻言放弃。事实上,失败是一件好事,今天的失败孕育着明天的成功。在挫折的“熔炉”中,我们不仅锻造出坚韧的性格,还锻炼出前进的本领。
●从失败中学习,在逆境中成才/060
●多一点坚强,多一点乐观/066
●不怕犯错,大胆尝试/073
第四章 力量在于团结
我们知道个体是微弱的,团结才有力量。所以,我们依靠团队力量,齐心协力,共同作战,从而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称雄于荒原之上。
●力量的凝聚,智慧的结晶/080
●团结就是力量/086
●合作制胜/090
●纪律是成功的基础/095
●绝不内耗/100
第五章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我们聪慧机敏,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我们善于利用计谋来保护自己,从而躲避天敌的侵害。我们五毒不侵,可进可退,能屈能伸,闪转腾挪,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各种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依然可以笑傲江湖。这是我们的智慧所在。
●点燃思维火把,开启智慧之门/106
●潜能要挖掘,大脑需开发/110
●打破思维定式,发挥创造力量/115
●机智是才华的试金石/120
第六章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我们非常好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绝不会显露丝毫的疲倦或厌恶。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我们知道的事物,并不能感动我们;我们所不知道的事物,才能令我们震惊。我们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学习是一段旅程,是一项修炼。在这个竞争激烈而残酷的世界里,学习是超过对手的方法。成功取决于态度,我们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
●好奇心是学习的天然动力/126
●在游戏中学知识、长智慧/131
●比狼学得快/136
第七章 走自己的路,自主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的,这是上帝给我们的好礼物。个性是精神优越的要素。我们敢于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特色,不断走向成功。面对严肃的生命戏剧,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拥有自信、自主、自爱,在自己的生命中展现应有的风采。
●任心灵飞翔,让个性张扬/142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146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51
第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有自知之明,自知会使我们摒除虚荣心。我们不会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我们会卧薪尝胆待机而动。我们尊重每个对手,了解每个对手,知己知彼,只有做到这些方能百战不殆。与同伴抱团作战,同进同退,步调一致。表里如一是我们的生存哲学,没有任何一种美德比表里如一更加重要了。对自己忠实,才不会被欺。
●卧薪尝胆/156
●知己知彼/160
●同进同退/166
●表里如一/170
第九章 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亲人
家是一座美丽的城堡。我们在一起生活,互相关照,享受着天伦之乐。母爱是燃烧不尽的火种,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父爱如山,深沉而踏实,给我们带来了勇气和信心。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亲人。做一个好孩子——在家是羊,在外是狼。
●母爱是圣洁、美好的/174
●有一种至爱,叫死亡亲情/180
●知恩图报/184
●忠诚老实传家远/187
童世军 1966年生。高级教师。198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曾在湖北省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从事教学近20载,输送多名学生上清华、北大。2005年后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发表多篇家教论文。主要作品有《孩子满意父母的10种做法》
《狼教育》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充满了好奇。书名就足够吸引人,我一直在想,狼这种野性十足、充满智慧的生物,它们的教育方式究竟是怎样的?是那种粗暴野蛮的生存法则,还是隐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哲学?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它不仅仅是关于狼的成长,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我们人类自身教育中的不足与迷茫。书中描绘的母狼,那种无微不至又绝不溺爱的养育方式,让我印象深刻。它会在小狼饥饿时慷慨喂食,但绝不会因为它们撒娇就无限度地满足;它会引导小狼学习捕猎技巧,但不会直接将猎物送到嘴边,而是让它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摸索、进步。这种“放手”与“引导”的平衡,恰恰是我们现代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欠缺的。我们总是害怕孩子受伤,害怕他们失败,所以过度保护,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书中对狼群社会结构的描写也极具启发性,等级森严却又充满协作,领袖的担当与责任,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都展现了一种高效而稳定的群体运作模式。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和谐的家庭,同样需要清晰的规则、明确的责任和成员间的紧密联系。书中对狼族领袖的描述,更是让我看到了真正的领导力是什么。它不是靠恐吓和压制,而是靠智慧、经验、勇气和对族群的深切责任感。领袖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要保护和带领族群走向繁荣。这种牺牲精神和担当意识,在当下社会尤为珍贵。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这个概念,它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命力的培养,一种生存智慧的启迪。
评分我带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心态翻开了《狼教育》,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引人入胜,我好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从狼这种极具野性与智慧的生物身上学到?读完之后,我感到豁然开朗,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远远超出了我对狼的认知,更触及到了关于生命、成长和教育的本质。书中对狼群中“成年礼”的描绘,让我尤为印象深刻。那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幼崽们证明自己能力,融入集体的重要环节。每一次的挑战,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巩固它们的自信心,也在让它们深刻理解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和责任。这种“通过实践来获得认可,通过付出才能获得尊重”的理念,在我们人类的教育中,似乎已经变得越来越稀缺。我更欣赏书中对狼族“规则意识”的强调。它们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有着严格的行动准则,但这并非是压迫,而是为了整个族群的和谐与生存。幼崽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就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尊重权威,同时也懂得了如何在这个集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很多家庭和学校,在规则的建立上,往往做得不够清晰和坚定,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任性”和“自我中心”的倾向。书中对于母狼在养育幼崽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放任”与“引导”的巧妙结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会包办一切,而是让幼崽有足够的机会去独立探索,但同时又会在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哲学,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评分《狼教育》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教育”这个词的含义。我一直以为,教育就是知识的灌输,是技能的传授。然而,这本书却以狼的视角,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让我看到了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那是关于生命力的传承,关于生存智慧的传递。书中对狼妈妈在哺育幼崽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会因为幼崽的哭闹而立刻满足,而是会观察、等待,直到幼崽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种“不随意满足,不轻易妥协”的态度,恰恰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书中还详细描述了狼群中“社会化”的过程。小狼们在嬉戏打闹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建立联系,如何理解彼此的情绪,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在玩乐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的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惩罚”的描写,它并非是简单粗暴的责骂,而是基于行为后果的自然反馈。比如,如果小狼不听指挥,可能会面临短暂的被孤立,这种“适度的惩戒”反而能让它们深刻地记住教训。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变得“乖”,而是为了让他们变得“强大”,能够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自然界的生物,尤其是像狼这样具有高度社会性和情感的物种,一定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智慧。《狼教育》这本书,无疑是将这种智慧具象化,并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狼族幼崽成长过程的细腻刻画。它不是简单地描述狼崽的玩耍打闹,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学习意义。比如,它们追逐嬉戏,不仅仅是为了消耗精力,更是为了锻炼速度、敏捷度和协作能力;它们模仿母狼捕猎,即使一开始笨拙得可笑,但每一次尝试都在为未来的生存打下基础。这种“在玩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现有的许多填鸭式、应试式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还强调了狼族教育中的“惩戒”部分,但这种惩戒并非是粗暴的打骂,而是基于行为后果的自然体现。比如,如果小狼捕猎不力,饥饿的惩罚会让它们更加认真;如果它们不听指挥,可能会面临被暂时孤立的风险。这种“适度的惩戒”,既能让幼崽深刻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又不会对其造成心理创伤,反而能激发它们改正的动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试错”的观点,狼妈妈不会强行纠正小狼每一次的错误,而是让它们自己去跌倒,自己去爬起来。这种允许犯错的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resilience(韧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常常因为害怕孩子犯错,而事事替他们代劳,最终培养出的孩子往往缺乏主见,遇事不知所措。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教育,是在看似“不完美”的过程中,引导生命去探索、去发现、去适应。
评分《狼教育》这本书,我拿到手时,就感觉它蕴含着一种原始而又充满力量的智慧。我想,狼作为一种在野外生存了千万年的物种,它们的教育方式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狼的成长,更像是一堂关于生命哲学和生存智慧的课。书中对狼妈妈在养育幼崽时所展现出的“界限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会过度溺爱,也不会粗暴对待,而是在尊重幼崽天性的同时,为它们设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这种“既给予自由,又保持约束”的教育方式,恰恰是我们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欠缺的。书中对狼群“等级制度”的描绘,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却展现了一种高效的组织模式。幼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尊重长辈、服从命令,也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让我反思,我们是否在教育中,过度地强调了“平等”而忽略了“规则”的重要性?书中对狼群“学习”过程的描述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们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模仿、尝试和探索。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跌倒,都成为了它们宝贵的成长经验。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借鉴。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为了让生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让生命逃避这个世界。
评分拿到《狼教育》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总觉得狼这种动物身上有着一种原始的、不加修饰的生命力,而“教育”这个词又带着一种智慧和传承的意味,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读下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动物习性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法则的哲学寓言。书中对狼族繁育后代所付出的心血的描述,让我非常感动。母狼的耐心、细致,以及在面对幼崽各种“不听话”行为时的智慧,都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它不会因为小狼的哭闹而心软,但也不会粗暴地对待它们,而是在尊重它们天性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它们走向成熟。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狼群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的部分。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这种清晰的规则和职责划分,却是狼群能够高效生存的关键。幼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尊重长辈、服从命令,也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与我们人类社会中的一些混乱和无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反思,我们是否在教育中,过度地强调了“自由”而忽略了“规则”的重要性?书中对“领导力”的阐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狼王并非是靠武力征服,而是凭借其经验、智慧和对族群的责任感,赢得了所有成员的信任和追随。这种“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的领导方式,才是真正能够凝聚人心、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广阔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塑造,是生命意志的培养。
评分《狼教育》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我一直以为,关于动物的教育,无非是自然的本能,是简单的生存技巧。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狼群中,从幼崽诞生到成年,整个生命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严苛而又充满智慧的“教育”。我最震撼的是书中对狼妈妈在教育幼崽时所展现出的“残酷”与“温柔”之间的微妙平衡。它不会让幼崽在舒适区里过度安逸,而是不断地将它们推向挑战。比如,它会故意藏匿食物,让幼崽自己去寻找;它会引导幼崽参与捕猎,即使在捕猎过程中,幼崽会受伤,但这种经历却是它们最宝贵的成长财富。这种“不溺爱,不纵容”的教育方式,让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否过于害怕他们受伤,从而剥夺了他们尝试和犯错的机会。书中对于狼群内部的社会化训练也描述得十分生动。幼崽们在嬉戏玩闹中,就已经在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识别情绪,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源于生活,寓于嬉戏的学习方式,比我们课堂上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幼崽犯错时,成年狼会通过一种非常精准的“惩戒”来纠正,这种惩戒并非是为了发泄情绪,而是为了让幼崽深刻理解行为的后果,从而避免再次犯错。这种“有原则、有边界”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而是为了让他们“独立”,让他们具备在复杂世界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评分《狼教育》这本书,我拿到手时,就怀揣着一份好奇和期待。我对狼一直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它们既凶猛又充满智慧,它们的生存方式总是充满了原始的力量。这本书,就是从“教育”的角度,去解构这种力量的源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成长洗礼。我尤其被书中对狼群“生存训练”的细致描绘所打动。母狼不会因为小狼的娇弱而过度保护,而是会刻意制造一些“困难”来磨砺它们。比如,让它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学会适应,让它们在水源短缺时学会寻找,这些看似残酷的经历,却是塑造狼崽顽强生命力的关键。这让我深刻地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安逸,是否剥夺了他们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机会?书中对狼群中“团队协作”的描写也让我受益匪浅。狼群在捕猎时,讲究策略、分工明确,每一个成员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并且相互配合,才能达成目标。这种“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从小就在狼群内部培养起来的。这让我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在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意识,让他们明白,个人的成长与集体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书中还提到了狼群中“自然淘汰”的法则,虽然听起来有些冰冷,但却是一种残酷的真实。那些无法适应环境、无法跟上族群节奏的个体,会被自然筛选掉。这种“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书中被描绘得不带感情色彩,却充满了生命力的辩证法。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为了让生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让生命逃避这个世界。
评分《狼教育》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动物教育的认知。我原以为,动物的教育只是遵循本能,是简单的生存技能训练。但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富有哲理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狼族在繁衍后代过程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书中对狼妈妈在幼崽成长中的“引导”和“约束”的描绘,让我受益匪浅。它不是简单地喂养,而是让幼崽在饥饿中学会寻找食物,在危险中学会规避风险。这种“适度的挑战”,正是激发幼崽潜能、培养它们独立性的关键。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狼群“社会化”的过程。小狼们在嬉戏玩闹中,就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建立联系,如何理解彼此的情绪,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寓教于乐,寓学于玩”的方式,比我们枯燥的课堂教育要生动得多。书中对“领导力”的阐释也让我茅塞顿开。狼王并非是靠武力征服,而是凭借其智慧、经验和对族群的责任感,赢得了所有成员的信任和追随。这种“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的领导方式,才是真正能够凝聚人心、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为了让生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让生命逃避这个世界。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狼教育》这本书的,当时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我想,狼这种动物,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它们的教育方式一定充满了智慧和生存的哲学。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内涵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它不仅仅是关于狼的成长,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人类自身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书中对母狼在幼崽成长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描绘,让我深受触动。它既温柔又严厉,既保护又放任。它不会让幼崽在温室里成长,而是会鼓励它们去探索、去冒险,去尝试那些可能失败的事情。这种“在风险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的教育方式,正是我们现代社会许多孩子所缺乏的。书中对狼群社会结构的描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清晰的等级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成员间的紧密协作,都展现了一种高效而稳定的群体运作模式。这让我反思,我们是否在家庭和社会中,过于强调个人主义,而忽略了集体的重要性?领袖的担当和责任,以及成员间的相互扶持,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狼族教育中对“试错”的包容。母狼不会因为小狼的每一次失败而责怪,而是会鼓励它们再次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这种“允许犯错”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和韧性的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