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增值税实务——2004中国税收指南
定价:20.00元
售价:14.0元,便宜6.0元,折扣70
作者:张维华
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5005756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为了宣传我国税法,帮助广大公民及纳税人充分了解我国现行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组织税务专家编写了这套《中国税收指南》丛书。这是一套全面介绍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下,各个税种具体业务操作的丛书。全书共计九个分册,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资源与财产税和行为与目的税。
这套丛书由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李永贵担任主编,曾国祥、刘佐、张培森担任副主编,刘佐总纂,编委会由主编、副主编和丛书各分册作者组成。
增值税是以商品为征税对象,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扣除已征税款制度的一种流转税。凡在我国境内从事贷物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贷物的单位和个人,均需缴纳增值税。
章 概述
一、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特点
(二)增值税的分类
(三)增值税的优点
二、增值税的产生
(一)增值税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法国建立增值税的过程
三、我国增值税的建立和发展
(一)建立增值税的背景
(二)增值税的建立
(三)增值税的改革
第二章 纳税人
一、增值税纳税人
(一)关于境内销售货物
(二)关于境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关于进口货物
(四)税法关于“单位和个人”的确定
(五)关于成为增值税纳税人的条件
(六)关于承租和承包经营纳税人的确定
二、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一)认定一般纳税人的目的
(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三)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的办法
(四)一般纳税人认定的审批
(五)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取消
(六)一般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第三章 征收范围
一、货物与应税劳务的定义
(一)货物
(二)应税劳务
二、混合销售及兼营行为
(一)混合销售行为
(二)兼营行为
三、部分货物及应税劳务征税规定
(一)部分货物及劳务征收增值税的规定
(二)部分货物及劳务不征增值税的规定
第四章 税率
第五章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章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第七章 出口货物的增值税规定
第八章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地点
第九章 纳税申报
第十章 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与管理
这本书的封面上“增值税实务”几个字,以及“2004中国税收指南”这个副标题,让我一度认为它会是一本能够手把手教我如何处理2004年增值税申报的实操手册。我之所以如此期待,是因为那个年代的税收政策和征管方式与现在存在显著差异,而我手头又缺乏能够系统性梳理和解答这些差异的资料。然而,当我认真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像是对当时税收领域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书中对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税收政策如何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它还重点介绍了当时中国税收制度的整体框架,以及增值税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关于税收征管改革的理论和方向,例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征管效率,以及如何加强纳税人服务。这些内容固然重要,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当时税收环境的整体认知,但对于我来说,它缺乏的是“实操”的深度。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具体税务处理的细节,比如2004年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管理要求,不同类型业务的增值税核算方法,以及当时常见的税务检查重点和应对策略。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这本《增值税实务——2004中国税收指南》的期望值非常高,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能够在我日常工作中随时翻阅的“案头必备”。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与我的需求有所偏差。它更像是一本“史书”,详细记录了2004年中国税收政策的出台历程和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例如,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是如何影响税收政策制定的,比如如何通过税收手段来鼓励出口、支持国内产业发展等。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当时比较前沿的税收理论进行了介绍,比如关于税收公平性、效率性等学术性的探讨。这些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够帮助读者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税收,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获得具体操作指导的读者来说,帮助有限。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详细的案例分析,例如,某个特定行业的企业在2004年如何进行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如何填写申报表,以及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一种深邃而稳重的蓝色,搭配烫金的书名“增值税实务——2004中国税收指南”,在光线下折射出低调而专业的质感。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粗糙的廉价纸,而是略带韧性的米色纸,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内容上,我原本期待它能像它的名字一样,深入剖析2004年左右的增值税实务操作,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然而,实际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多的是对那一时期税收政策的出台背景、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一些普遍性的税收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概述。例如,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加入WTO对中国税收体系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国际税收惯例与国内税收制度的接轨问题,还涉及了一些关于税收征管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这些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宏观价值,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税收政策制定的宏观环境,但对于我这样期待具体操作指南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隔靴搔痒”。它更像是一份政策解读报告,而非一本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工具书。我希望看到的,比如不同行业、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增值税申报流程、常见疑难问题的处理办法、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解读和应用案例,在这本书里却几乎没有涉猎。
评分作为一个在财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拿到这本《增值税实务——2004中国税收指南》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2004年是中国税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增值税作为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其操作细节的把握至关重要。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偏向于理论探讨和政策背景的梳理,而非我所急需的实操指南。书中对增值税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一些基础概念的阐述非常详尽,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或许有益。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直接面对税务机关、处理复杂涉税业务的专业人士而言,这些基础性的内容显得有些“老生常谈”。更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书中关于2004年具体增值税征管实践的案例分析和疑难解答几乎是空白。我希望能看到诸如:不同行业(例如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在2004年增值税申报表填写上的差异和重点,如何处理进项税抵扣中的常见误区,以及2004年左右出现的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申请和享受。这些具体、落地的知识点,恰恰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最为看重的,也是最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规避风险的。
评分拿到《增值税实务——2004中国税收指南》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标题相当具有吸引力,仿佛预示着里面会包含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案例。我尤其对2004年那个时间节点下的增值税实务操作充满好奇,因为那正是中国税收体系经历深刻变革的一段时期。然而,在翻阅了部分章节后,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倾向于对当时税收政策的宏观解读和背景介绍。它详尽地阐述了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对国内税收政策的影响,比如新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税收征管体系改革的讨论,以及如何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征管模式。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税收政策的“为什么”很有帮助,但对于我这种更关心“怎么办”的读者来说,却显得有些“不解渴”。我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更具体的关于增值税计算、申报、抵扣等方面的操作指导,例如,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在2004年如何具体地执行增值税的各项规定,有哪些常见的风险点需要注意,以及如何应对当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税务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