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风俗杂咏 北京风俗杂咏续编
定价:68.00元
作者:孙殿起,雷梦水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2001352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汇集了一部分内容有关北京的风俗杂咏诗。这些诗是原琉璃厂通学斋孙殿起从他经手所贩的书籍中辑录的。作者大多为清代人,个别篇章为民初时所写。孙殿起去世后,由雷梦水作了整理。这些诗中占主要部分的是竹枝词,记述了清朝以来北京的风土人情、四时节令、名胜古迹和民间技艺等。出版这本书,可以为有关读者提供一些研究北京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北京风俗杂咏……………………一
北京风俗杂咏续编………………七五
作者介绍
孙殿起(1894-1958),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字耀卿,别字贸翁,河北冀县人。对目录学、版本学有较深造诣,尤精于古书版本鉴别、考证。工作之余,撰有《记厂肆坊刻本书籍》《琉璃厂书肆三记》《贩书传薪记》等文,整理出版有《丛书目录拾遗》《清代知见录》。《北京风俗杂咏》一书原有孙殿起从他经手所贩的书籍中辑录的,他去世后,由雷梦水作了整理。雷梦水(1921-1994),河北河北冀县人,中国书店店员,古籍专家,早年和孙殿起一起在北平经营古籍,在北京琉璃厂通学斋(解放后改为中国书店)当店员。整理出版有《琉璃厂小志》《慈仁寺志》《北京风俗杂咏》《北京风俗杂咏续编》等,编辑有《中华竹枝词》6册。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我惊艳!当我拿到《北京风俗杂咏》和《北京风俗杂咏续编》时,就被那厚实的装帧和略显古朴的封面吸引了。我一直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接触到的都是官方的记载或者宏大的历史叙事,总觉得少了点儿“人味儿”。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种渴望。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史书,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老北京的日常点滴。 刚翻开第一页,就被那些生动有趣的诗句吸引住了。《北京风俗杂咏》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车马喧嚣、人声鼎沸的年代。那些关于春节的习俗,从祭灶扫尘到拜年宴饮,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糖葫芦的甜腻,听到春节庙会上锣鼓喧天的热闹。读到关于夏日消暑的内容,那些摇着蒲扇坐在胡同口乘凉的老人们,那些在什刹海边放风筝的孩子们,都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感情,没有那种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最寻常百姓的生活细节上,但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北京最迷人的风貌。续编更是将这份情感延续,让我看到了老北京在时代变迁中的一些新旧交替,那些消逝的,和那些依然保留的,都让人感慨万千。
评分拿到《北京风俗杂咏》和《北京风俗杂咏续编》这两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日北京的大门。我一直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历史的记载都显得过于宏大和疏离,缺乏一种触及灵魂的温度。而这两本书,则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们以一种极其生动、诗意的方式,将老北京的市井风情、民俗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仿佛一位老北京人在你耳边低语,讲述着他眼中的这座城市。 书中对各种节庆活动的描写,细致入微,充满了画面感。我仿佛看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的喜庆,听到了庙会上热闹的叫卖声,闻到了年夜饭的香气。又比如夏日里,人们在胡同口乘凉,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都让人感觉无比亲切。续编更是将这份描绘延伸,让我看到了更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故事,以及在时代变迁中,这些风俗所经历的传承与发展。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感受一种流淌在北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评分我简直被《北京风俗杂咏》所描绘的市井百态深深吸引!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了老北京人鲜活的日常。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年代的一份子,漫步在皇城根下,感受着那份独特的京味儿。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节日习俗的细致描绘。从春节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到元宵节的“灯火阑珊人未眠”,再到端午的“艾草雄黄驱邪祟”,每一个节日都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我甚至能想象出,在冬日里,家家户户窗户上结着冰花,炉火熊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的温馨画面。 续编则让我看到了北京风俗的传承与演变。那些在原书中已经略显模糊的习俗,在续编中得到了更加生动的展现,甚至加入了一些我从未听过的细节。它没有回避时代变迁带来的冲击,反而以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记录和审视。这种视角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更加珍惜那些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它让我对北京这座城市,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小”与“真”。《北京风俗杂咏》和《北京风俗杂咏续编》并没有去刻意描绘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也没有去宏大叙事地讲述某个朝代的兴衰,而是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它记录的是北京城里最日常的生活片段:清晨,早点铺的烟火升腾,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中午,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街坊邻里闲聊家常;傍晚,夕阳西下,胡同里的人们开始享受片刻的宁静。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描绘。比如,买卖人之间的吆喝,小孩儿们的游戏,女人们的针线活,甚至连一只猫在阳光下打盹的景象,都被赋予了生命力。续编更是将这种“细”发挥到极致,一些我从未在意过的生活习惯,一些在现代社会几乎消失的劳作方式,都得到了生动而富有诗意的展现。读这样的书,没有压力,只有一种温情的共鸣,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鲜活的生命进行了一次真挚的对话。
评分读完《北京风俗杂咏》和《北京风俗杂咏续编》,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北京的风俗可以如此鲜活、如此有温度。这本书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历史著作,而是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北京人,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把你带回那个旧日的时光。从书中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那种独特的幽默感、那种豁达的生活态度,都深深地烙印在字里行间。 书中的许多描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关于冬天的描写,那些对于冰窖、雪景、以及人们在严寒中依然积极生活的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韧性。而续编更是让我看到了老北京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依然努力保留着一些珍贵的传统。它没有刻意去粉饰太平,也没有去渲染悲情,而是以一种平和而深沉的笔触,记录下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体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日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