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浣君 著
图书标签:
  • 折纸
  • 亲子
  • 手工
  • 童年
  • 益智
  • 科普
  • 艺术
  • 家庭教育
  • 动手能力
  • 怀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4410
商品编码:2972814917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定价:32.00元

作者:于浣君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591044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训练小孩智力和专注力的*游戏完整折法图解,简单易学,一看就会结合各种应用和小游戏,折纸原来又好玩又好用跨越时空的亲子活动,大人小孩都可以找到乐趣附有与主题相关的小知识,边折边学,兴趣加倍

内容提要


相信每位家长小时候都玩过折纸,如果可以把自己童年玩的折纸传授给子女,亦是一种童年回忆的传承。在电子化的年代,很多儿童从小便接触电子产品,以致专注力下降,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教他们折纸,训练专注力及手眼协调,从小启发他们的创作潜力。本书分为五章,包括折纸的基本知识;男孩篇;女孩篇;节日篇;故事篇。有别于一般手工书只重点教授款式和步骤,本书除了介绍每款折纸的做法和玩法外,还设置了与该主题相关的小知识,以折纸讲故事、玩游戏的新颖板块,避免了一般折纸书单一地Step by step的死板感觉,将亲子互动和传承感结合,使孩子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目录


章 折纸的基本知识

基础技巧介绍 8

折纸的材料及工具 12

小朋友学折纸的好处 16

第二章 男孩篇——折出小玩意儿

纸飞机 20

折纸这样玩 亲子飞行大赛 26

折出小变化 飞机书签 27

会跳的青蛙 28

折纸这样玩 青蛙跳 31

折出小变化 惊喜盒子 32

纸炮仗 34

折纸这样玩 放纸炮仗 37

东南西北 38

折纸这样玩 东南西北,看看谁要…… 40

折出小变化 糖果篮 41

旋转纸陀螺 42

折出小变化 旋转陀螺 44

折出小变化 杯垫 44

折出小变化 空中旋转陀螺 45

飞镖 46

折纸这样玩 亲子比赛 48

折出小变化 贺卡装饰 49

小纸船 50

折纸这样玩 陆上赛船 54

折出小变化 立体相框装饰 55

第三章 女孩篇——折出装饰品

爱心 58

折出小变化 花花贺卡 62

幸运星 64

折出小变化 幸运瓶 66

纸花 68

百合花 68

康乃馨 72

樱花 74

折出小变化 花束 76

愿望纸鹤 78

折出小变化 风铃挂饰 81

衣服 84

折出小变化 卡片座和筷子架 86

裙子 88

折出小变化 立体卡 90

蝴蝶结 92

折出小变化 立体画 94

第四章 节日篇——折出好气氛

复活节:复活蛋篮子 98

折出小变化 收纳盒 103

母亲节:爱心手袋 104

折出小变化 花篮 106

父亲节:西装 108

折出小变化 父亲节贺卡 111

中秋节:灯笼 112

折出小变化 灯笼挂饰 114

圣诞节:圣诞老人 116

折出小变化 圣诞树挂饰 119

端午节:粽子 120

折出小变化 粽子挂饰 123

第五章 故事篇——折出亲子时光

青蛙王子的跳远大赛 126

折纸这样玩 青蛙跳远比赛 128

小鸡凡凡的成长故事 130

折纸这样玩 你的本故事书 133

小明的足球比赛 136

折纸这样玩 手指足球赛 140

外星人入侵地球 142

折纸这样玩 东南西北温功课 144

作者介绍


是香港本手作杂志《手创》创办人,接触各类手工艺十余年,尤精于风靡欧美的手工艺Scrapbooking(纸艺拼贴),是本地首批从事Scrapbooking创作的艺术人之一,创作风格以多元实用为主,强调作品的独特性及功能性。曾被多间媒体访问报导,包括TVB、新城电台、TVB周刊、明报周刊、亲子王、文汇报等。2015年举办个人作品展:《纸缘》;同年5月出版首本个人著作《机关贺卡DIY》。

文摘









序言



纸艺的魔法:探索传统与创意的交融 图书名称:《指尖上的奇迹:现代纸艺创作与欣赏指南》 内容提要: 《指尖上的奇迹:现代纸艺创作与欣赏指南》是一本全面深入探讨当代纸艺艺术的专业书籍。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跨越传统折纸的范畴,进入一个由创新材料、复杂结构和前沿设计理念构筑的广阔领域。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系统梳理了从基础材料学到高级立体造型、再到纸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为专业艺术家、设计系学生以及热衷于探索新工艺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参考手册和灵感源泉。 --- 第一部分:纸——超越传统的媒介 本部分着重于解析现代纸艺创作所依赖的“纸”这一核心材料的无限可能性。我们不再局限于常见的彩纸或手工纸,而是深入探究特种纸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1.1 现代纸张的材料科学: 详细介绍了高克重艺术纸、水洗牛皮纸、环保再生纸、以及具有特殊纹理(如金属光泽、珠光、植绒效果)的合成纤维纸的特性。重点分析了不同纸张的拉伸强度、抗撕裂性、吸水性以及对光照和湿度的敏感度,指导创作者如何根据作品的结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基材。 1.2 复合材料与混合媒介: 探讨了纸张与其他材料(如薄金属箔、有机玻璃、布料)结合的技法。内容包括如何使用环保粘合剂进行多层叠加、如何通过热压技术实现材料间的永久结合,以及使用激光切割技术在复杂形状的纸板上实现镂空和雕刻效果。 1.3 色彩与纹理的语言: 超越简单的色彩搭配,本章分析了当代纸艺中对“纹理”的强调。包括如何通过手工压花、模切、以及利用纸张本身的纤维走向来营造视觉深度和触觉反馈,使纸张的表面成为作品叙事的一部分。 --- 第二部分:超越折叠的结构革命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技术板块,聚焦于现代纸艺中对结构和空间关系的颠覆性探索,这些技术往往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工程思维。 2.1 模块化与密铺几何: 深入讲解了如“索尼结构”(Sonobe Unit)、“立方体单元”等复杂模块化折纸的变体应用。不仅展示了基础的组装步骤,更侧重于如何通过改变模块的旋转角度、接合方式,以及引入非整数比例的尺寸,来创造出具有动态美感的宏大雕塑。讨论了基于数学规则的参数化设计在模块化创作中的应用。 2.2 复杂曲面与物理建模: 重点介绍如何利用“平铺展开图”(Netting)技术,将三维复杂的几何体(如流线型雕塑、仿生结构)转化为可被二维纸张切割和折叠的平面图样。这部分内容包括了对“褶皱图谱”(Crease Patterns)的精确解读和绘制,以及如何使用软件辅助工具(如Rhino或Grasshopper)进行曲面展开的计算优化。 2.3 纸雕塑与负空间艺术: 探讨了“挖空”和“层叠”技法在创造体积感中的作用。分析了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多层纸之间的间距,利用光影在不同层次间投射,从而定义和强调作品的“负空间”,实现传统雕塑般的视觉冲击力。案例分析将涵盖复杂的解剖学模型和抽象的装置艺术。 --- 第三部分:动态与光影的交互艺术 现代纸艺不再是静态的展示品,本部分引导读者探索如何让纸艺作品动起来,并与之产生环境互动。 3.1 纸艺中的运动机制: 讲解了“纸张机械”(Paper Mechanisms)的设计,包括利用纸张的弹性、摩擦力或简单的杠杆原理,实现作品的自动或手动变形。详细介绍了如何整合微型马达和传感器,将纸艺创作融入到互动装置艺术中,例如可定时展开的“奇迹盒”或响应声音变化的褶皱面板。 3.2 光线与半透明纸的对话: 专注于利用半透明纸张(如描图纸、宣纸)和背光系统的结合。分析了不同纹理的纸张如何散射、漫射或过滤光线,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光源的色温和角度,使作品在夜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3.3 纸艺装置与环境尺度: 探讨了如何将纸艺创作从桌面尺度扩展到建筑尺度。涉及大型临时性艺术装置的结构稳定性计算、防火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设计可快速组装和拆卸的模块化纸艺幕墙或室内分隔物。 --- 第四部分:纸艺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应用 本部分将视野从纯艺术创作扩展到商业和功能性设计领域,展示纸艺作为一种强大设计语言的实用价值。 4.1 包装与产品结构设计: 分析了高级定制包装(如奢侈品礼盒、电子产品包装)中复杂折叠结构的工程学原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折叠的几何特性,实现无胶水或极少粘合剂的自锁结构,从而提升包装的环保性和开箱体验。 4.2 建筑与室内模型的精确表达: 介绍了使用高精度激光切割和电脑辅助设计(CAD)技术,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制作精细、可快速迭代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强调如何利用不同颜色和厚度的纸张来区分结构、功能和材质信息。 4.3 视觉传达中的纸艺叙事: 探讨了纸艺在平面广告、书籍装帧和定格动画中的应用。如何使用分层剪影(Silhouette)技术创造三维深度,以及如何利用动态的弹出书(Pop-up)结构来增强读者对复杂信息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 第五部分:创作流程与工作室实践 本部分聚焦于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作品的实际操作流程和工具准备。 5.1 数字化辅助创作: 详细介绍了现代纸艺工作者常用的软件工具链,包括使用Adobe Illustrator进行平面展开图的绘制、使用Rhino/Grasshopper进行参数化建模,以及如何将数字文件转换为激光切割机或数控冲床可识别的指令(G-code)。 5.2 工作室安全与材料维护: 提供关于专业级刀具、切割垫的保养,以及如何安全操作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的指导。同时,涵盖了纸张藏品的长期保存技术,包括防潮、防虫和防紫外线的措施。 5.3 艺术家的思维转换: 鼓励读者从“完美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抱材料的“不完美性”。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将创作过程中的失误、意外的褶皱或撕裂转化为作品的独特肌理和叙事焦点,培养一种“工程美学”与“自然随机性”相结合的创作哲学。 目标读者: 现当代艺术创作者、工业/产品设计师、建筑模型制作者、高级手工爱好者,以及对三维结构和材料创新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本书超越了传统教程的局限,致力于提供一个关于当代纸艺的全面、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让人心头一暖,仿佛一股暖流缓缓流过。我一直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唤起真实情感的书籍,才真正具有价值。这本书似乎就做到了这一点。它将“折纸”这一充满童趣的手工活动,与“爸妈”和“那些年”这两个充满温情和回忆的词汇紧密结合在一起。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小时候,父母亲手为我折出的纸飞机,还有我们一起窝在沙发里,看他们笨拙却又认真的样子。那时候,快乐很简单,一张纸,一个拥抱,就足以填满整个童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有时反而觉得内心深处少了些什么。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重新连接亲情,重拾简单快乐的可能性。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不仅仅是折纸的技巧,更能传递一种关于陪伴、关于传承、关于爱的信息,让我们能够借由一纸一方寸,找回那份最纯粹的“童乐”,并将其延续下去,成为我们家庭中最美好的记忆。

评分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唤起了我心里尘封已久的童年回忆。“折出童乐”这四个字,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到了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琳琅满目电子玩具的年代。那时候,一张彩纸,一双灵巧的手,就能创造出无穷的乐趣。记得小时候,爸爸总是能在饭后,拿出一些旧报纸或者杂志,折出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小船、小飞机、小动物,甚至是一些简单的立体模型。我最喜欢的就是看他变魔术一样地折叠,然后兴奋地拿起那些成品,在房间里玩得不亦乐乎。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仿佛又看到了爸爸认真专注的样子,又闻到了纸张淡淡的墨香,仿佛回到了那个简单而纯粹的时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折纸教程,更像是连接我和爸爸妈妈之间那份深厚情感的桥梁,唤醒了我们共同拥有的那段宝贵时光。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重温那些年我们一起折出的快乐,也希望能用书中的内容,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和我的孩子一起,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童乐”时光。

评分

提到“折纸”,我的第一反应是童年时期的手工课,以及邻居家哥哥总是能折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那时候,我羡慕极了,总缠着他教我,但总是学不会,折出来的总是歪歪扭扭。这本书的书名“折出童乐”,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折纸书,更像是一种关于回忆和情感的载体。尤其是“与爸妈一起玩”这个点,让我感触颇深。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我和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总觉得缺少了一些共同的活动,能够让我们真正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地在一起。而折纸,恰恰是一种非常适合全家参与的活动。它不需要太高的门槛,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乐趣。我设想,如果我能学会书里的折纸技巧,然后和父母一起,坐在客厅里,一边折纸一边聊天,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修复和加深亲子关系的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学,又充满趣味的折纸项目,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开始我们的“童乐”之旅,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属于纸张的温度。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和出版社信息,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位曾经在我童年时期对我影响深远的长辈。虽然我不太记得具体的名字,但依稀记得他是一位非常风趣幽默的人,特别喜欢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纸,来逗我们开心。他折出的纸飞机能飞得很高很远,他折出的纸船能在水盆里航行。那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围着他,看他“变戏法”,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附加的压力,纯粹而美好。这本书的标题“折出童乐”,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关于那位长辈的美好回忆,也让我对“与爸妈一起玩”这个概念产生了更深的共鸣。我常常在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曾经的美好都在慢慢消散,而像折纸这样的传统技艺,却能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这本书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不仅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折叠出精美的纸艺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找回那些被遗忘的亲情,那些被忙碌生活所遮蔽的温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更多关于亲子互动和传承的启示,让我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重拾最真挚的情感。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唤起怀旧情怀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折出童乐》无疑就是这样一本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作品。当我看到“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这个副标题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关于亲子互动的画面。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和生活,忽略了与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深度交流。而折纸,这种简单却充满智慧的活动,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它不需要高深的技能,不需要昂贵的道具,只需要一双手,一颗愿意陪伴的心。我回想起小时候,母亲总会在我写完作业后,拿出几张纸,陪我一起折出小兔子、小青蛙,我们一边折一边聊着学校里的趣事,那样的时光宁静而美好。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给我提供了一个重拾这份美好,并且将其传承下去的机会。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更多与父母沟通的语言,弥补那些年因为年少不懂事而疏忽的陪伴,同时也为我的孩子留下关于亲子互动的美好回忆,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