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ADS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學習筆記(配視頻教程)(含DVD光盤1張)
:69.00元
售價:48.3元,便宜20.7元,摺扣70
作者:盧益鋒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1212512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共分為7章,每一章均包含“基礎理論學習”、“仿真實例分析”、“本章小結”三個部分。其中“仿真實例分析”是重點,它包含瞭ADS入門級的設計和基本的操作。無論是剛接觸通信行業的新工程師,還是身經百戰的老工程師,相信都可以從本書中獲益匪淺。
章ADS2011基本操作
1.1ADS2011的界麵介紹
1.1.1ADS2011新建工程
1.1.2新建原理圖、數據顯示
1.1.3ADS工程小結
1.2常見數據導入
1.2.1Designkit文件的導入
1.2.2SNP文件的導入
1.2.3SPICE網錶文件的導入
1.3主要仿真控製器學習
1.3.1DC仿真控製器
1.3.2S_param仿真控製器
1.3.3HB仿真控製器
1.4本章小結
第2章阻抗匹配網絡設計
2.1阻抗匹配理論
2.1.1雙端口網絡
2.1.2阻抗匹配的概念
2.2Smith Chart匹配簡單介紹
2.2.1打開Smith Chart Utility
2.2.2Smith Chart Utility界麵介紹
2.2.3菜單欄和工具欄
2.2.4匹配區域
2.2.5網絡響應區
2.2.6匹配網絡瀏覽區
2.3集總參數匹配
2.3.1集總參數匹配理論
2.3.2集總參數匹配實例
2.4分布式匹配電路
2.4.1微帶綫匹配理論
2.4.2LineCacl工具介紹
2.4.3微帶綫匹配實例
2.5匹配Q值與帶寬的關係
2.5.1匹配Q值的定義
2.5.2匹配Q值與帶寬的關係
2.6本章小結
第3章常見濾波器的學習
3.1濾波器的基本理論
3.1.1濾波器的分類
3.1.2濾波器的技術指標
3.1.3濾波器的設計方法
3.2低通濾波器的仿真設計
3.2.1低通濾波器的仿真原型
3.2.2低通濾波器的優化設計
3.3帶通濾波器的仿真設計
3.3.1帶通濾波器的初始設計
3.3.2帶通濾波器的優化仿真
3.4微帶陷波器的設計
3.4.1計算50Ω綫寬
3.4.2建立原理圖
3.4.3調諧優化
3.4.4闆圖設計
3.5ADS嚮導常見濾波器仿真舉例
3.5.1集總濾波器仿真
3.5.2階躍阻抗濾波器仿真
3.6本章小結
第4章低噪聲放大器設計
4.1概述
4.2設計指標
4.3下載和安裝模型
4.3.1模型的下載
4.3.2安裝模型
4.4直流仿真
4.4.1建立直流仿真原理圖
4.4.2直流工作點的選取
4.5偏置電路設計
4.6S參數仿真分析
4.6.1建立原理圖
4.6.2仿真數據分析
4.7穩定性分析
4.7.1調用模闆
4.7.2仿真分析
4.7.3優化穩定性
4.7.4微帶穩定設計
4.8輸入/輸齣阻抗
4.8.1確定阻抗
4.8.2噪聲Smith匹配
4.8.3輸齣Smith匹配
4.9原理圖優化整理
4.10闆圖布局
4.10.1生成闆圖
4.10.2闆圖的基本操作
4.10.3闆圖LAYOUT
4.11聯閤仿真
4.11.1闆圖仿真
4.11.2聯閤仿真
4.11.3聯閤仿真優化
第5章功分器的設計
5.1概述
5.2功分器的指標
5.3功分器的基本原理
5.4微帶不等分功分器設計與仿真
5.4.1原理圖設計
5.4.2闆圖布局
5.4.3闆圖仿真
5.4.4聯閤仿真
5.5功分閤路器失配仿真
5.5.1常規原理圖仿真
5.5.2失配仿真
5.6本章小結
第6章功率放大器設計
6.1概述
6.1.1放大器的種類
6.1.2放大器的射頻指標
6.1.3設計放大器的思路
6.1.4PA設計的一般步驟
6.1.5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參數
6.1.6Datasheet研讀
6.2直流掃描
6.2.1DesignKit的安裝
6.2.2插入掃描模闆
6.2.3放入飛思卡爾元件模型
6.2.4設置掃描參數
6.2.5仿真並顯示數據
6.3穩定性分析
6.3.1原理圖的建立
6.3.2穩定性分析
6.4LoadPull
6.4.1插入LoadPull模闆
6.4.2確定LoadPull的負載阻抗
6.5SourcePull
6.5.1插入SourcePull
6.5.2確定SourcePull的源阻抗
6.6Smith圓圖匹配
6.6.1輸齣匹配電路的建立
6.6.2輸齣匹配理想傳輸綫轉化微帶綫
6.7偏置電路的設計
6.7.1輸齣匹配帶偏置設計
6.7.2輸入匹配電路設計
6.8S參數仿真
6.8.1S參數原理圖建立和仿真
6.8.2原理圖生成Symbol
6.9HB仿真
6.9.11-Tone Nonlinear Simulations
6.9.22-Tone Nonlinear Simulations
6.10原理圖優化調諧
6.11闆圖Layout
6.11.1闆圖的生成
6.11.2闆圖的布局
6.12闆圖和原理圖聯閤仿真
6.12.1聯閤S參數仿真
6.12.2聯閤1-Tone Nonlinear Simulations
6.12.3聯閤2-Tone Nonlinear Simulations
6.13闆圖輸齣
6.13.1輸齣CAD圖紙
6.13.2輸齣Altium Designer圖紙
6.14本章小結
第7章耦閤器的設計
7.1概述
7.1.1耦閤器的概念
7.1.2耦閤器的分類
7.2定嚮耦閤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7.3定嚮耦閤器的網絡特性
7.4微帶分支綫耦閤器的設計與仿真
7.4.1一般設計方法
7.4.2ADS嚮導設計方法
7.4.3常見弱耦閤仿真舉例
7.5本章小結
盧益鋒,活躍在各大論壇,經常分享學習成果以及工作經驗和技巧,對ADS入門有深刻的理解,希望能通過本書分享給廣大讀者。主要從事民用、軍用放大器設計,對綫性功放、Doherty功放、脈衝功放等,有十分豐富的工程經驗,主研過短波、超短波、FM、UHF放大器設計,P、L、S、C、X波段雷達放大器設計以及電子對抗等。
從名字來看,“學習筆記”這個定位讓我感覺到瞭一種親切感,仿佛作者是在和我麵對麵交流。我期待的內容風格是那種充滿個人思考和主觀判斷的。不同於標準的教材,筆記應該更側重於“如何思考”而不是“必須執行”。比如,在講解濾波器設計時,是簡單地套用巴特沃斯或切比雪夫原型,還是會探討在特定Q值要求下,哪種拓撲結構在實際加工精度容差範圍內錶現更穩定?我非常希望作者能分享他個人在麵對多個設計選項時的決策樹:是優先考慮帶寬,還是犧牲一點增益來換取更好的綫性度?這種基於權衡和取捨的討論,纔是一個成熟工程師必須掌握的能力。如果這本書僅僅是ADS操作手冊的另一種變體,那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思維框架,幫助我將零散的知識點組織成一個連貫的設計體係,從而在未來的獨立設計中,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那種深沉的藍色調和簡潔的字體搭配,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被它的厚度鎮住瞭,感覺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內容很紮實。我之前對射頻電路設計一直有點摸不著頭腦,尤其是在實際仿真這塊,總覺得理論和實踐之間隔著一道鴻溝。這套書的結構安排似乎很有章法,從基礎概念的梳理,到具體的元器件模型搭建,再到復雜的係統級仿真,循序漸進,沒有那種生硬的理論堆砌感。我特彆關注瞭一下目錄中關於微波網絡分析的部分,感覺講解可能會比較透徹。畢竟,射頻領域很多問題都是從S參數和阻抗匹配開始的,如果這部分能講得深入淺齣,對我後續學習大有裨益。而且,名字裏帶瞭“學習筆記”,這暗示著它可能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作者在實踐過程中積纍的經驗結晶,這種接地氣的分享,往往比純理論更管用。我期待它能在實際操作層麵給我帶來突破,尤其是在如何避免仿真陷阱方麵,希望能得到一些實用的“避坑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附帶光盤和視頻教程是讓我下決心購買的重要因素。電子設計,尤其是射頻這種對時序和電磁場效應高度敏感的領域,純文字描述往往顯得蒼白無力。光有圖紙和文字說明,很多動態的、交互式的設置過程是難以完全錶達的。我非常期待視頻教程能夠彌補這一點,比如,當我對一個仿真結果感到睏惑時,能通過視頻看到作者親手在軟件界麵上進行參數微調,觀察波形如何隨之變化,這種即時反饋的學習體驗是文字無法替代的。對於初學者來說,軟件界麵上的每一個按鈕、每一個菜單選項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影響仿真精度的“魔鬼細節”。如果光盤內容能夠覆蓋從新建工程到最後生成報告的完整工作流,並且對一些常見錯誤提供即時診斷和修復的演示,那麼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呈幾何級數增長。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案頭的“實時操作指南”,而不是一本束之高閣的理論參考書。
評分我是一個對電路“美學”很有追求的人,射頻電路的設計不僅僅是滿足性能指標,還包括布局布綫的閤理性,以及參數選擇的優雅性。我好奇這本書的“筆記”性質,是否會透露齣一些在標準教材中難以見到的“設計哲學”或者說“經驗捷徑”。例如,在版圖設計中,如何有效處理地綫過孔的寄生電感,或者在高頻下如何選擇閤適的過孔策略來避免模態轉換。這些細節往往是項目經驗豐富的人纔會注意到的,也是能快速提升産品可靠性的關鍵。我希望作者能在筆記中多分享一些“血的教訓”,那些因為忽略某個小細節而導緻項目延期的案例分析。這種基於真實項目教訓的總結,比單純的理論推導更有說服力,更能幫助讀者建立起對高頻電路設計中“陷阱”的敬畏之心。如果能在這方麵有所建樹,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物超所值瞭。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很多聲稱“全麵”的射頻教材持保留態度,很多往往是把一大堆公式羅列齣來,然後就讓你自己去琢磨怎麼用仿真軟件實現。我希望這本《ADS射頻電路設計與仿真學習筆記》能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我更看重的是它對具體工具鏈的把控能力。ADS作為行業主流仿真軟件,其操作的復雜性和細節的繁瑣性常常讓人望而卻步。如果這本書能詳細圖解關鍵步驟,比如如何正確設置仿真環境、如何調試模型參數以貼閤實際測量結果,那價值就體現齣來瞭。我尤其希望看到關於功放(PA)或低噪聲放大器(LNA)設計與綫性化處理的案例。這些都是射頻設計的核心難點,如果筆記能清晰地展示從指標定義到電路優化迭代的全過程,那簡直是太棒瞭。我更關注那些“為什麼”而不是僅僅“怎麼做”,例如,某個特定匹配網絡為什麼選擇這種拓撲結構,背後的設計權衡是什麼,這些深層次的思考纔是區分高手和普通工程師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