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卫星通信系统
:20.00元
售价:14.0元,便宜6.0元,折扣70
作者:甘良才,杨桂文,茹国宝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01
ISBN:97873070335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主要编者长期从事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论著颇丰。现又根据历年来的授课讲义,与杨桂文、茹国宝同志全作,编写出《卫星通信系统》一书。本书全面详细地论述了卫星通信的概念、通信体制、通信风、地面站、性能设计、计算与测试等,讲解详尽、内容全面。此书的问世,必将为我国的电子通信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可以预期,此书将受到有关专业工作者和师生的欢迎。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思维的体操。这本书的章节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像一个精心布置的迷宫,但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示牌。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略带古典的严谨,用词精准到无可挑剔,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被曲解的表达。我发现,当我试图快速浏览某些段落时,总会漏掉一些关键的细节,这迫使我不得不放慢速度,采用逐字逐句的精读方式。这种慢节奏的阅读反而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每一次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构建这个逻辑链条时,都会有“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它要求读者全神贯注,但回报是扎实的理解和对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深刻洞察,它不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而是用来“投资时间”的。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令人咋舌的,它绝非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科普读物可以相提并论。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抗干扰与纠错编码”那一章的论述,作者的处理方式极其细腻和透彻,从理论基础的推导到具体算法的优化,层层递进,毫不含糊。他引用的参考文献和案例分析都极具说服力,显示出作者在领域内深厚的积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让我赞叹的是,即便是涉及到最新的研究进展,作者也能用一种超越时间的视角进行梳理,让人清晰地看到技术迭代的脉络,而不是被眼花缭乱的新术语所迷惑。对于希望在这一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参考宝典,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仿佛真的能让人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与那些闪耀的星辰为伴。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出色,翻阅时有一种温润的手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被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专业书籍的读者,也能感受到一种清晰的逻辑导引。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如同一次平稳的轨道机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抵达了下一个知识点的高峰。整体来看,这本“读物”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感官之旅,从拿起书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是一段非凡的阅读体验,让人对接下来要探索的内容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敬畏。
评分我带着一个颇为实际的问题开始翻阅这本书——如何理解远距离信号延迟的补偿机制。这本书的第三篇部分,专门用了一个详尽的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其分析的细致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从经典的时间同步理论讲起,然后逐步引入相对论效应修正,最后结合现代网络协议中的时间戳处理进行案例分析。整个论证过程如同一张精密绘制的工程蓝图,逻辑严密,无可指摘。读完之后,我不仅明白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这种对底层原理的透彻把握,是任何简单的操作手册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由浅入深,将高深的原理与实际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技术性极强的“大部头”抱有很高的戒心,总担心自己会在密集的理论海洋里迷失方向。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不急不躁地引领着我们穿越迷雾。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物理定律,而是先用一连串引人入胜的历史轶事和实际应用场景开场,成功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冰冷的技术语言“人性化”,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经过他妙笔一挥,立刻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每一个信号的传输、每一个波束的形成都有了生命和故事。读完第一部分,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自己也参与到了那些早期的卫星发射任务中,为每一次精准的对接而心潮澎湃,这种沉浸感是许多枯燥的技术文档所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