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齣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
定價:49.00元
作者:歐陽禎人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3002452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試圖從內在的邏輯根源上探尋先秦儒傢政治理想從個人到社會的發展理路。立足於新近齣土簡帛文獻資料,鈎沉緻遠,考鏡源流;依托於傳世文獻,從字句的訓詁考證到篇章的思想探源,從個案的闡幽錶微到整體的察勢觀風,溫故知新,麯盡原委。從先秦儒傢宗教性的天人關係、誠信社會何以建立、性情思想的獨值、倫理思想的現代性、從文本的差異到思想的差異、政治哲學的理想等六個方麵來討論在新近齣土簡帛文獻中先秦儒傢建中立極、品物流形的政治理想。筆底波瀾,雲蒸霞蔚。
目錄
章 先秦儒傢的宗教性
一、郭店儒簡的宗教思想論析
二、從《魯邦大旱》看孔子的宗教思想
第二章 誠信社會何以建立
一、《性自命齣》《成之聞之》《六德》《尊德義》閤論
二、論《民之父母》的政治哲學內涵
第三章 簡帛文獻中的性情思想
一、《性自命齣》的性情思想研究
二、帛書《要》篇的人學思想研究
第四章 簡帛文獻中的倫理思想
一、《六德》與儒傢的倫理智慧
二、從《周易》的角度看《保訓》《中庸》的“中”
第五章 從文本的差異到思想的差異
一、論子張氏之儒與孔子的思想差異
二、郭店簡《緇衣》與《禮記緇衣》的思想異同
三、《容成氏》的思想傾嚮簡析
第六 章政治哲學的理想
一、新近齣土簡帛文獻中禪讓製的訴求
二、《三德》中的儒傢思想初探
三、上博簡《仲弓》的思想史意義
作者介紹
歐陽禎人,湖北建始人,哲學博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陽明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周易學會副會長。齣版論著16 部,發錶學術論文160 多篇。2005-2010年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郭店簡與上博簡中的儒傢政治哲學研究”,2012-2017 年擔任北京大學哲學係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簡帛文明與古代中國哲學新發現綜閤研究”子課題“政治哲學”負責人。
文摘
序言
《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這本書,乍一看書名就透著一股子深沉和學術範兒,感覺不是那種輕鬆讀物。我原本對“齣土簡帛”這個概念就挺感興趣的,總覺得這些古老的文字承載著我們難以想象的曆史信息,而將其與“政治哲學”聯係起來,更是激起瞭我的好奇心。我設想,作者一定是對先秦諸子百傢的思想有著極其深入的研究,並且能夠從這些齣土的文獻中,梳理齣當時人們對於國傢治理、權力運行、社會秩序等方麵的思考。想想看,在沒有紙張的年代,人們用竹簡和帛書來記錄思想,這本身就是一件充滿儀式感和智慧的事情。我特彆期待能夠在這本書裏看到,那些埋藏瞭韆年的智慧是如何被重新挖掘和解讀的。比如,書中會不會提到《春鞦》、《左傳》之外,那些更罕見的簡帛文獻中關於“德治”、“法治”、“君權”、“民意”的討論?它們又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政治哲學有哪些異同?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齣發,將這些零散的、甚至有些破碎的文獻碎片,巧妙地編織成一幅關於早期中國政治思想的完整圖景。而且,“齣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這個副標題,更暗示瞭這是一係列有深度的研究,能夠帶來全新的認知。我非常期待,它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理解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一扇新大門,讓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古為今用”的真正含義。
評分《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就充滿瞭挑戰性和探索性。我一直覺得,我們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理解,很多時候是被後世的思想體係所固化瞭的,而“齣土文獻”的齣現,恰恰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打破這種固化、重塑認知的契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更加廣闊的“早期中國思想”的視野,讓我看到那些可能與我們傳統認知不盡相同的政治哲學理念。我特彆好奇,在那些齣土的簡帛中,是否能夠找到關於“民本思想”的更早期的萌芽,或者關於“地方自治”的獨特實踐?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我們從未聽說過的、關於“政治閤法性”的理論,它們可能比我們熟知的儒傢、法傢思想更加奇特和深刻。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對這些齣土文獻的細緻解讀,為我們呈現一個更加多元、更加立體、更加充滿未知數的早期中國政治思想圖譜。我更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文獻梳理和理論介紹,而是能夠引發我們對於這些古代政治哲學思想的深刻反思,思考它們在當今社會是否仍然具有藉鑒意義,或者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全新的啓示。
評分讀《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我首先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特彆是早期那些我們熟知的概念,比如“仁政”、“禮樂製度”等等。我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後世的解讀和儒傢經典的闡釋,但這些齣土簡帛,仿佛是直接從曆史的現場發齣的聲音,它們可能會揭示齣我們意想不到的、更原始、更鮮活的思想圖景。我特彆想知道,在諸子爭鳴的時代,那些非儒傢學派的政治思想,是如何體現在這些簡帛文獻中的?比如,法傢、道傢、墨傢等學派,他們對於國傢治理、權力分配、社會倫理,究竟有哪些獨特的見解?而這些見解,又是否與我們通常理解的“主流”政治思想有所不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角落,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甚至是被遺忘的政治智慧。當然,我也擔心,如果書中過於側重學術考證,而忽略瞭思想本身的解讀,可能會讓讀者感到枯燥。所以,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作者既有嚴謹的學術功底,又具備深厚的思想洞察力,能夠將齣土文獻的價值,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思想解讀,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從中受益。
評分拿到《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重量感”。不僅僅是書本身的厚度,更是它所承載的那個曆史時期的“重量”。我想象中的這本書,應該是一本關於“原汁原味”的早期中國政治思想的寶典。我對於那些埋藏在地下的竹簡和帛書,總是懷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總覺得它們是那個遙遠時代最直接的信使。這本書的書名,明確指齣瞭它關注的重點是“政治哲學”,這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秦漢之前的那個充滿變革和衝突的時代,人們是如何思考“權力”的本質?“統治”的閤法性來自哪裏?“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又是什麼?而這些思考,又是如何影響瞭中國曆史的走嚮?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從簡帛的字裏行間,挖掘齣那些關於“君臣關係”、“官僚製度”、“法律條文”等方麵的最原始的論述,並且將其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政治理論進行對比和反思。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擺脫一些後世的“濾鏡”,直接去觸摸那個時代的思想脈搏,去感受那些先賢們在麵對國傢和社會問題時,所經曆的掙紮與探索。
評分說實話,拿到《齣土簡帛中的政治哲學》這本書,我最先關注的並不是它有多麼“新知”,而是它到底有沒有“乾貨”。畢竟,市麵上打著“齣土文獻”旗號的書不少,但真正能夠做到學術嚴謹、內容紮實的卻不多。我個人對這種偏嚮“實證”的研究方式情有獨鍾,因為我覺得曆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最微小的細節裏。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很可能就是那種埋頭苦乾,不炒作概念的學術著作。我特彆好奇,作者在考證這些簡帛文獻的時候,是如何剋服年代久遠、文字模糊、甚至殘缺不全的睏難的?會不會涉及到大量的文字學、版本學、考古學方麵的知識?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引用幾段簡文,而是能夠深入剖析這些簡文的背景、齣處,以及它們在當時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如果書中提到瞭某個諸侯國在某個時期頒布的簡冊,我希望作者能夠進一步闡述這個簡冊的政治意圖,以及它對該國政治生態的影響。我尤其期待,這本書能夠揭示齣一些我們過去從未關注到的,但卻至關重要的早期政治思想。那種顛覆我們既有認知的“新知”,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我希望它能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解剖早期中國的政治肌體,讓我們看到它最真實、最原始的麵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