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恐龙不好玩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 作者:顾洁燕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6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4286658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奇趣的恐龙漫画,六段惊险刺激的旅程,成就你的“恐龙猎人”梦本书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与恐龙有关的科学知识和趣味故事。手绘的插图精致细腻、生动趣味、引人入胜。书中配有大量活动内容,让读者在活动中学习与恐龙有关的科学知识。本书每个章节配有二维码,链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相应教育活动页面,读者可以与自然博物馆进行网上互动。
你期待像古生物学家一样到野外踏勘吗?你知道化石里封印着哪些陈年往事吗?你知道如何在中生代与恐龙共存吗?你知道世界上*大的恐龙有何烦恼吗?你知道恐龙与鸟类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吗?你知道恐龙界曾发生过哪些“冤情”吗?…… 别以为你对恐龙了如指掌,它们可没那么“好玩”!快来加入“恐龙谷”大冒险,在追踪一系列神秘案件的过程中,揭开恐龙家族的秘密,摘取“恐龙猎人”的桂冠! 本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在恐龙世界的传奇冒险展开。身为“恐龙爱好者”的主角将面临重修生命史书、化石寻踪、复活霸王龙、龙口脱逃、恐龙幽灵附身等一连串考验,并*终凭借勇气与智慧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恐龙猎人”。278幅原创科学漫画将带领读者走进主人公的世界,一起开启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古生物探索之旅。
顾洁燕,高级工程师,上海自然博物馆管委会副主任,在博物馆媒体展示策划及内容创作、教育活动策划及实施、网上博物馆建设运行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已出版《综合性科技馆内容策划与设计》、《地球的故事》、《当代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科普大讲坛——从进化论到能源未来》等著作5部,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承担上海市科委“场馆观众学习模式研究”等课题5项。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200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集体奖2002),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2006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
1. 古生物修炼手册 1.1. 岩层的年龄 1.2. 生命的历史 1.3. 挖掘的奥义 2. 化石猎人 2.1. Fossil学院参观记 2.2. 阿戈尔的拜托 2.3. 气味博物馆 2.4. 夜访龙蛋塔 3. 恐龙谷大冒险 3.1. 庞大的家族 3.2. 龙口逃生 3.3. 琅琊榜 3.4. 神秘的脚印 4. 疯狂实验城 4.1. 重塑恐龙 4.2. 巨人的烦恼 4.3. 颜色大猜想 5 飞天基地历险记 5.1. 拜师学“翼” 5.2. 为“翼”添羽 5.3. 脱胎换骨 6 冤假错案大揭秘 6.1. 离奇失踪案 6.2. 心愿清单 6.3. 博物馆乌龙事件 6.4. 恐龙辨辨辨 6.5. 审判之门
这次的阅读体验实在是太奇妙了!我拿着《恐龙不好玩》这本书,一开始真的有点懵。我本来以为会看到巨大的食肉恐龙在追逐,或者温柔的植食恐龙在吃草,但这本书的内容,嗯,怎么形容呢,更像是在跟一个老朋友聊天,只不过这个老朋友说话的方式特别……出人意料。它没有讲具体的故事,但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启示,让我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琢磨。它好像在说,我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被我们自己预设的框架给限制住了。就像我们觉得恐龙就应该是凶猛的,或者很古老的,但这本书就在挑战这种刻板印象。它通过一些非常抽象的比喻,或者一些生活中的小片段,来引出一些关于“价值”、“意义”的讨论。我读的时候,时不时会停下来,问自己:“那我平时觉得‘好玩’的事情,真的有那么‘好玩’吗?那些我曾经觉得‘不好玩’的,我又是为什么觉得它不好玩呢?”这本书没有给我答案,但它给了我无数个让我自己去寻找答案的线索。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看到了一些平时忽略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独特而深刻的阅读感受,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式阅读,而是会在脑海里停留很久,时不时还会被它引发新的思考。
评分哇,我最近读到一本叫做《恐龙不好玩》的书,但说实话,这本书跟我原本预期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恐龙的百科全书,里面会充满各种恐龙的图片、名称、生活习性之类的,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怎么说呢,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考,或者说是人生感悟的集合。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这是什么恐龙,它吃什么”,而是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和比喻,引导我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玩”的意义。我们是不是总以为“玩”就应该是有趣的、轻松的,但其实很多时候,那些看似“不好玩”的事情,比如学习、克服困难,反而更能带来成长的喜悦和成就感。书里有一些关于坚持、关于毅力的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情节让我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还有,它对“恐龙”这个概念的解读也很有意思,不仅仅是远古的生物,更可能是一种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老旧的想法”。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好像稍微有些改变了,不再那么急于追求表面的“好玩”,而是更愿意去探索那些可能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过了我一开始的预期。
评分说实话,《恐龙不好玩》这本书,一开始的名字确实让我有点犹豫,总觉得“恐龙”和“不好玩”放在一起,听起来就不是那种会让人眼前一亮的读物。我满心期待的,可能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恐龙世界,或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结果呢?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它没有直接讲恐龙的故事,而是巧妙地利用“恐龙”这个概念,去引申出一系列关于人生、关于认知的讨论。书里有很多非常有洞察力的观点,它们并不直白,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习惯”和“惰性”的剖析,它并没有用严厉的口吻去批判,而是用一种更像是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你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它让我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抗拒那些可能对我们更有益,但一开始并不那么“好玩”的事情?是不是因为我们太害怕失败,太追求眼前的即时满足?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口气读完,然后就放下不动的书,而是会在你的脑海里,像一颗种子一样,慢慢发芽,慢慢生长。它让我对“乐趣”的定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愿意去挑战那些曾经被我定义为“不好玩”的事物。
评分读完《恐龙不好玩》这本书,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我本来以为这书名可能会有一点点劝退,毕竟“不好玩”这三个字,谁会主动去找一本不好玩的东西来看呢?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片面了。这本书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罗列各种恐龙的冷知识,或者讲述一个关于恐龙的冒险故事。相反,它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恐龙”作为一个象征,去探讨一些更宏大的主题。我从中看到了关于成长、关于选择、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引人入胜的意象和比喻,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一段关于“固守”和“蜕变”的论述,它并没有使用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了一种非常生动,甚至有点诗意的方式,让我对“改变”这件事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不好玩”,其实是我们自己设定的障碍,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是我们不愿意跳出舒适区的表现。这本书没有给我“标准答案”,但它给了我无数个“可能性”,让我愿意去探索那些我曾经认为“不好玩”的领域,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
评分我不得不说,《恐龙不好玩》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书”的认知。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嘀咕,这名字也太……不吸引人了吧?“恐龙不好玩”?这听起来就像是那种给小朋友讲道理,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并不是一直都有趣的书。但当我翻开它,我才发现,原来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线,没有鲜明的人物,它更像是一系列……怎么说呢,像是一些随笔,一些散文,但又比散文更具力量。它里面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句子,一些非常精辟的观点,我读的时候,常常会反复咀嚼,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作者简直就是说出了我心里一直想说,但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它并没有直接批评什么,或者赞扬什么,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温和、却又极其有力的方式,引导你去审视自己,审视你周围的世界。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作者在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跟你分享他的生活感悟,他的思考碎片。它让你觉得,原来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可能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含义,而那些我们曾经认为“不好玩”的,或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拥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