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9787550624870 周晓薇注-RT

徐霞客游记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9787550624870 周晓薇注-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晓薇注 著
图书标签:
  • 徐霞客游记
  • 明代游记
  • 古代文学
  • 地理著作
  • 旅行文学
  • 名著选译
  • 周晓薇
  • 珍藏版
  • 文史经典
  • 古代文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4870
商品编码:29750549929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徐霞客游记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定价:28.00元

作者:周晓薇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06248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徐霞客游记》:一部涤荡古今的地理百科与精神壮游 《徐霞客游记》,一部穿越明代风尘,抵达千年心灵的旷世奇书。它并非仅仅是一部记载山川形胜的地理志,更是一幅徐霞客本人壮丽而孤寂的生命轨迹图,一段挑战极限、探索未知、涤荡心灵的伟大旅程。这部被誉为“中华游圣”的史诗,以其严谨的观察、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明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自然画卷,更在字里行间,传递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地理的巨匠:精细入微的实地考察 徐霞客,这位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以其非凡的毅力和超乎寻常的勇气,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亲身踏入荆棘,攀越高山,跋涉荒野,用双脚丈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山的高度、水的流向,更是隐藏在地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徐霞客游记》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其科学而严谨的考察方法。 他观察山体的形成,细致描绘岩石的质地、颜色、纹理,甚至推测其地质年代。例如,在对黄山、庐山的描绘中,他不仅记录了奇峰怪石的形态,更对这些地貌的成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对喀斯特地貌的早期认知,至今仍令人叹服。他研究河流的水系,追溯源头,测量流速,判断其流域范围,并对水流的动力和侵蚀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笔下的江河湖海,不仅仅是景色的点缀,更是具有生命力和规律性的自然实体。 徐霞客对各地物产、气候、民俗的记录,同样细致入微。他记录了不同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类、药材的功效,对矿产资源的分布也有所提及。他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方言的观察,展现了他对社会人文的关注。这些丰富的细节,使得《徐霞客游记》成为研究明代中国地理、物产、民俗的宝贵史料,其价值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徐霞客游记》中,许多地理名称的考证和命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记载,并对许多地方进行了重新命名,使得地理学的研究更加精确。例如,他对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贵州的地理探索,揭示了许多当时不为人知的地区的面貌,为后人研究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的瑰宝:诗意盎然的笔墨丹青 虽然《徐霞客游记》以其科学性著称,但其文学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徐霞客的文笔,朴实而生动,时而雄浑壮阔,时而细腻婉约,将自然之美,化作笔尖的灵动。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冰冷的地质结构、枯燥的水文知识,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诗意。 他描绘的山景,常常气势磅礴,令人身临其境。“天柱峰,上尖下圆,高插云霄,四望皆绝壁,如巨烛擎天。”这样的文字,不仅仅是写实,更是将自然的力量与雄伟,赋予了生命。他对水景的描绘,同样充满灵动。“瀑布自高处泻下,声若雷鸣,水花飞溅,如万斛珍珠。”他用声音、色彩、动态,捕捉了瀑布的动态美,让人仿佛能听到那震撼心灵的轰鸣。 更难能可贵的是,徐霞客在记录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他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他的笔下,不仅有壮丽的山河,也有旅途中的艰辛、孤独,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他对于“行万里路”的执着,不仅仅是对地理的征服,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在那些荒凉的绝境中,他的文字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悟,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徐霞客游记》的语言,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却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它不像许多古代游记那样,充斥着程式化的藻饰,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真实而生动的画面。这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更加凸显了徐霞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精神的壮游:超越时空的生命哲学 《徐霞客游记》最动人心魄之处,在于其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徐霞客毅然决然地踏上漫漫征途,其勇气和决心,足以令今人汗颜。他并非为了功名利禄,也非为了寻访古迹,而是出于一种纯粹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他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翻山越岭,跋涉荒野,遭遇野兽,应对恶劣天气,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未退缩,反而越挫越勇。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严谨的观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对人类意志力最生动的诠释。 徐霞客身上体现了一种“行者无疆”的生命哲学。他将生命视为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将世界视为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他的旅行,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对心灵疆域的拓展。在一次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他体悟到了生命的渺小与伟大,感悟到了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徐霞客游记》所传递的,是一种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它鼓励我们走出固步自封的舒适区,去拥抱未知,去挑战自我。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拥有了比徐霞客多得多的便利,但我们是否也失去了那种探索未知的勇气和纯粹的热情?《徐霞客游记》提醒我们,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堆积,而在于精神的丰盈和对世界的好奇。 结语:一部穿越古今的精神灯塔 《徐霞客游记》不仅仅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更是一座穿越古今的精神灯塔。它以其严谨的科学精神、优美的文学笔触、磅礴的精神力量,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让我们看到,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不屈的灵魂,用他们的足迹和汗水,为我们开辟前行的道路,为我们点亮探索的希望。 阅读《徐霞客游记》,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行走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探索的呼吸,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汲取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断探索,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壮丽天地。它告诉我们,人生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那充满挑战的远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初次捧起时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住了。封面采用的深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淀已久的历史厚重感,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穿越时空的经典文学作品。内页纸张的选择也极其考究,墨色清晰又不刺眼,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书香的古老书房,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一种仪式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珍藏版”定位的深刻理解和对读者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即便是静置于书架之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主人不凡的品味和对文化的热爱。我甚至会小心翼翼地用专用的书套将它保护起来,生怕任何一点点磨损破坏了它最初的完美。这绝对是送给自己或爱书之人的绝佳选择,光是看着它,心情都会变得宁静而愉悦。

评分

这本书的选篇眼光独到,兼顾了文学性与历史性,让人在阅读中既能领略到古代文人那种挥洒自如、寄情山水的笔法,又能清晰地洞察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一角。编者在内容筛选上显然下了大功夫,既保留了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也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精彩的片段,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张弛有度,避免了审美疲劳。尤其赞赏的是它在注释上的处理方式,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典故、地理名词,在详尽而精准的注解下变得豁然开朗,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古代文本的门槛。这使得即便是对古代地理或典籍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山川河流,感受那种“行万里路”的豪迈与艰辛。这种精心策划的编排,让阅读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解码,而是一次充满发现和探索的文化旅程。

评分

作为一名注重实用性的读者,我尤其欣赏这本选译本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的绝妙平衡点。它既满足了资深研究者对文本准确性的要求,又照顾到了普通爱好者想快速领略名著精髓的需求。注释的详略得当,避免了过度阐释而削弱了原文的韵味,也避免了信息不足而让人困惑不解的尴尬。这种恰到好处的“恰到好处”,是编辑功力的集中体现。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代散文和游记文学的认识,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经典是能够跨越时代限制,与当下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的。它不仅仅是一次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种对当下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与启迪。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尤其是考虑到其作为“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中“珍藏版”的定位,它承载的文化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是学习古代文学的辅助工具,更像是一扇通往传统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窗口。通过这些精选的文字,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体会到古人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哲理的探寻,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的乐观与坚韧。这种精神力量的传递,是任何肤浅的娱乐性读物都无法比拟的。将这样一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收入囊中,无疑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和提升。它会成为我书架上被频繁取阅的那一类,每次翻开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思考的火花,真正实现了“常读常新”。

评分

从排版和字体的选择上,我能感受到出版方在提升阅读舒适度上所做的巨大努力。整体的行距和字号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的密度,又留出了足够的呼吸空间,让读者能够从容地沉浸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那些繁复的古文段落,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加持下,呈现出清晰、锐利的视觉效果,完全没有老旧影印本那种模糊不清的困扰。更值得一提的是,版式设计非常注重平衡感,大量的留白处理,使得每一页看起来都十分清爽,不会有压迫感。这种对阅读体验细节的关注,是许多追求快速出版的当代书籍所缺失的。可以说,这本书在设计层面上,完美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古老智慧与现代审美的桥梁,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