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係統設計與實踐(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電子信息)
定價:29.50元
作者:孫宏國,周雲龍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3022677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共6章,介紹瞭電子係統設計導論,電子係統的組成、一般設計方法、方案論證、元件的選擇以及報告的撰寫方法,模擬電子係統的設計方法、常用的單元電路設計,傳統數字電子係統和現代數字電子係統的設計方法,單片機小係統和各單元電路的組成,電子電路的調試方法、步驟和經驗,曆屆電子設計競賽題目舉例。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氣信息類等專業的“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單片機課程設計”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目錄
章 電子係統設計導論
1.1 電子係統概述
1.1.1 定義
1.1.2 電子係統的組成
1.2 電子係統的設計
1.2.1 電子係統設計的一般方法
1.2.2 電子係統設計一般步驟
1.3 總體方案的選擇和實現
1.3.1 總體方案論證及選擇
1.3.2 總體方案框圖的設計及細化
1.3.3 總體方案的實現
1.4 元器件的選擇原則
1.4.1 集成電路的選擇
1.4.2 電阻、電容的選擇
1.5 設計報告與總結報告的編寫
1.5.1 設計報告的編寫
1.5.2 總結報告的編寫
1.5.3 電子設計競賽設計報告格式、內容
第2章 模擬電子係統設計
2.1 概述
2.1.1 模擬電子係統的組成及特點
2.1.2 模擬電子係統的設計方法與步驟
2.2 基本單元電路設計
2.2.1 信號的獲取
2.2.2 模擬信號處理單元
2.2.3 模擬信號變換單元
2.2.4 信號産生單元
2.2.5 多路選擇開關
2.2.6 電源電路
2.3 模擬電子係統設計舉例
2.3.1 濕度控製器的設計
2.3.2 電子係統的數控直流穩壓電源設計
2.4 模擬電子係統設計課題
2.4.1 直流穩壓電源
2.4.2 OCL功率放大器
2.4.3 脈衝調寬型伺服放大器
2.4.4 電壓/頻率變換器
2.4.5 多路防盜報警器
2.4.6 液體界麵位置的實時檢測與分離
2.4.7 電子配料秤
2.4.8 多種波形發生器
2.4.9 溫度測量與控製器
2.4.10 流量測量電路
第3章 數字電子係統設計
第4章 單片機應用係統設計
第5章 製作與調試實踐
第6章 綜閤電子係統設計實例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內容深度上來說,這本書展現齣一種紮實的、跨學科的視野。它不滿足於僅僅停留在某個特定器件的操作手冊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底層原理和係統級的設計權衡。例如,在談到功耗優化時,它不僅僅列舉瞭幾個省電的技巧,而是從晶體管的開關特性、時鍾樹的分配策略,乃至整體的係統架構對功耗的影響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種宏觀與微觀兼顧的敘事方式,讓我得以跳齣零散知識點的睏境,建立起對整個電子係統設計的全局觀。很多大學教材在深度上容易走嚮過度簡化,但這本書明顯是以培養能夠獨立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人纔為目標,其內容的廣度和專業度,足以支撐起後續更深入的研究或高階項目。
評分在信息更新速度極快的電子設計領域,時效性是一個非常考驗作者功力的指標。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在選取技術案例和工具鏈介紹時,明顯傾嚮於當前業界正在廣泛使用的主流技術和標準,而非那些已經逐漸被淘汰的“古董”方案。無論是關於新興的低功耗設計方法,還是對特定接口協議最新版本的解讀,都體現瞭作者緊跟行業前沿的敏銳度。這意味著,通過這本書學到的知識,具有很強的現實應用價值,能夠快速地與當前的工作環境接軌,而不是學到一套過時的知識體係。這種對“現在時”的把握,是它作為一本“規劃教材”能在競爭激烈的技術書籍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評分我是一個對動手實踐極其看重的學習者,很多理論書籍讀完後依然感到空中樓閣,但這本書的章節組織方式似乎就是衝著“實戰”去的。它沒有將理論和實驗完全割裂開來,而是將概念的引入緊密地與實際的工程案例結閤起來。比如,在講解某個特定模塊的設計時,緊接著就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復現的實驗流程和代碼示例。這種“理論驅動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教學閉環設計,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粘性。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步驟搭建瞭一個小係統,發現書中的描述與實際操作中的各種“陷阱”都有所提及和預警,這種經驗性的指導,遠比教科書上的完美模型來得更有價值。對於想快速上手,並理解設計決策背後邏輯的工程師新人來說,這本書的實操導嚮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真功夫的。紙張的質感非常棒,印刷清晰,圖錶的細節處理得尤其到位,即便是復雜的電路圖和波形圖也能一目瞭然。我平時看技術書籍很容易感到視覺疲勞,但這本在用色和布局上明顯下瞭不少心思,深色背景下的代碼塊和高亮區域對比度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封麵設計也很現代,不像有些老舊教材那樣闆著臉孔,反而透著一股實用主義的現代感。感覺作者和編輯團隊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有著極高的要求,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往往是衡量一本優秀教材的重要標準之一。初次翻閱時,我就被這種精心打磨的物理感受所吸引,這讓我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更有動力去深入研究那些深奧的技術內容。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傳統教材那樣總是使用那種疏離而刻闆的學術腔調,而是帶有一種資深工程師在傳授經驗時的那種清晰、直接和偶爾略帶幽默感的敘述。閱讀起來流暢自然,即便遇到晦澀難懂的概念,作者也能找到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輔助理解,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學者的睏惑點,總是在關鍵時刻插入一些“過來人”的忠告或強調“這裏是重點”。這種亦師亦友的交流感,讓漫長的技術閱讀過程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更像是一場與領域專傢的深入對話。這種人文關懷與硬核技術的完美結閤,是很多技術書籍所欠缺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