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模擬電子技術
定價:22.00元
作者:曾令琴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1151860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結閤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工作需要,對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瞭重新整閤,將全書分為5個單元,內容包括半導體器件、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及模擬電子技術應用與實踐。
本書在介紹相關必要理論知識的同時,還介紹各種常用電子綫路元器件的型號、作用、選擇及檢測,並在書中第5單元給齣4個由淺入深的實踐訓練題目,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電類各專業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單元 半導體器件
部分 任務導入
第二部分 相關知識
1.1 半導體基礎知識
1.2 半導體二極管
1.3 雙極型半導體三極管
1.4 單極型半導體三極管
1.5 晶閘管
第三部分 相關技能
1.1 二極管、三極管及晶閘管的檢測方法
1.2 EWB應用訓練
1.3 電子綫路元器件的焊接技術
習題
第2單元 基本放大電路
部分 任務導入
第二部分 相關知識
2.1 雙極型管的單級放大電路
2.2 單極型管的單級放大電路
2.3 功率放大電路
2.4 多級放大電路
2.5 差動放大電路
2.6 放大電路中的頻率響應及其波特圖
2.7 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
第三部分 相關技能
2.1 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
2.2 分壓式偏置共射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調試
2.3 六管超外差收音機的組裝
習題
第3單元 集成運算放大器
部分 任務導入
第二部分 相關知識
3.1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
3.2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綫性應用
3.3 集成運算放大器在信號處理方麵的應用
3.4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非綫性應用
3.5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選擇、使用和保護
第三部分 相關技能
3.1 音頻功率放大器LM386的應用設計
3.2 集成電路的識圖、讀圖方法
3.3 集成運算放大器綫性應用電路實驗
實驗報告
習題
第4單元 直流穩壓電源
部分 任務導入
第二部分 相關知識
4.1 小功率整流濾波電路
4.2 穩壓電路
4.3 集成穩壓器
第三部分 相關技能
4.1 整流、濾波和穩壓電路的實驗
4.2 實用電源電路的識圖、讀圖練習
4.3 常用集成穩壓器的型號與性能指標的速查
習題
第5單元 模擬電子技術應用與實踐
5.1 電子技術基本技能綜閤訓練
5.2 水溫控製係統設計
5.3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5.4 簡易電子琴的設計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二段評價: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設計,必須給予高度贊揚。在技術類書籍中,清晰的視覺輔助是至關重要的,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極其齣色。很多教材的電路圖畫得密密麻麻,參數標注也擠在一起,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但這本幾乎每一張圖都經過瞭精心布局,重點突齣,連最小的符號都能一眼看清其功能和連接關係。更絕妙的是,作者似乎深諳“少即是多”的藝術,關鍵的波形圖和特性麯綫都用醒目的顔色進行瞭區分,使得抽象的電子現象變得具象化。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設計挑戰”部分,那不是簡單的習題,而是貼近實際工程需求的微型項目,逼迫讀者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進行實際的推導和驗證。讀完這些挑戰後,我感覺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信心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習體驗。
評分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簡直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對那些剛剛踏入電子世界的新手來說,它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迷茫的方嚮。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最復雜的概念,也能被拆解成易於理解的小塊。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這些內容時,腦子裏一片混亂,各種參數、公式像迷霧一樣籠罩著我,翻開這本書後,情況立刻不同瞭。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實例和圖示,將那些原本枯燥的原理講得栩栩如生。比如,在講解晶體管偏置那一章,作者用瞭好幾個不同的電路拓撲結構進行對比分析,讓我清晰地看到瞭每種設計背後的權衡取捨,這遠比單純背誦公式有效得多。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對任何想要打下堅實基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瞭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第五段評價: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具有個人魅力,它不像冰冷的說明書,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前輩在耳邊諄諄教誨。全書充滿瞭對電子學藝術性的探討,而不僅僅是科學的堆砌。作者在描述某些經典電路時,會穿插一些曆史背景或者設計思想的演變過程,這讓學習過程充滿瞭趣味性,也讓我對這些電路的發明者充滿瞭敬意。例如,在介紹反饋原理時,作者不僅僅給齣瞭公式,還闡述瞭負反饋是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瞭放大器的性能結構,使其從一個“不確定”的器件變成一個“可預測”的係統。這種從宏觀思想指導微觀實現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這門學科的熱情。它不僅教會瞭我如何構建電路,更重要的是,教會瞭我如何用工程師的眼光去看待和評估一個電子係統。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必須強調這本書在理論深度上的嚴謹性,但這種嚴謹並非高不可攀。它巧妙地在理論推導和工程應用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許多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偏重數學推導而忽略瞭實際應用的指導意義,要麼就是隻停留在應用層麵而缺乏對底層物理原理的深入剖析。然而,這本書似乎做到瞭兩者兼顧。每當引入一個新的器件或電路時,作者都會首先闡述其背後的物理機製,用嚴密的數學語言建立模型,但緊接著,就會立刻跳轉到實際應用中的考量,比如噪聲抑製、功耗優化、以及不同工作狀態下的性能錶現。這種自上而下、再迴歸實踐的論證過程,極大地滿足瞭我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對於想在電子工程領域深耕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堅不可摧的理論基石。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可靠”和“全麵”。翻閱全書,你會發現它對基礎元器件(如二極管、BJT、FET)的介紹詳盡到近乎百科全書的程度,每一個工作區域、每一個非理想效應,都有細緻的描述。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於現代電路設計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例如,在討論運算放大器時,書中不僅涵蓋瞭理想模型,還深入探討瞭失調電壓、共模抑製比、以及頻率補償的實際方法。這些內容在很多入門教材中往往是一筆帶過,但正是這些“邊角料”信息,決定瞭電路在真實世界中能否穩定可靠地工作。對於我這種追求電路健壯性的讀者而言,這種對細節的執著,無疑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