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双色本 第11版) 汉语字典 学生工具书 新中国现代汉语字典收单字1300多 商务印务馆编

新华字典(双色本 第11版) 汉语字典 学生工具书 新中国现代汉语字典收单字1300多 商务印务馆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字典
  • 汉语词典
  • 工具书
  • 新华字典
  • 双色本
  • 第11版
  • 学生用
  • 商务印务馆
  • 现代汉语
  • 收单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小猪唏哩呼噜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77040
商品编码:29774289898

具体描述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伴随国人成长,品牌代代相传。
  《新华字典》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语言研究所负责本次修订。
  ·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
  ·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
  ·新增正体字800多个,以姓氏、人名、地名用字和科技术语用字为主
  ·根据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意见,对某些繁体字、异体字做了相应处理,增收繁体字1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
  ·酌情删去了个别过于陈旧的异读音;有选择地增收了某些字的读音。
  ·对个别释义进行修改,简化或更新了某些词语的释义;适当增补了一些新的义项。对复音词进行了适量的增补和删减。
  ·对部分例证进行修改,删改了一些难懂或过时、过长的例证;根据中小学教学的需求,适当增加了一些例证。
  ·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


《新华字典(双色本)(第11版)》根据国家语文规范和标准修订,收单字13000多个。以字统词,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内容丰富,简明实用。正文按音序排列,备有部首检字表;内有综合插图和附录。


一、小字典:为文化民生而生
  帮助几亿中国人民扫盲识字。《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成为亿万群众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为我国的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总理“情系民生”,多次关心《新华字典》修订。总理曾多次关心《新华字典》的修订出版工作,为它的出版时间心急如焚。总理曾亲订《新华字典》的修订原则,甚至亲笔订正字典的词条,关心《新华字典》的定价问题,两次接见《新华字典》修订小组的代表
  引领规范,遵守规范。早在1955年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字规范化”三大任务前,《新华字典》就已经有汉语规范化的目的和意识,并且“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观念”早已在《新华字典》有明确的说明;《新华字典》重视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早年曾为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为汉字的部首、笔顺、字序等规范的制定,做出过重要贡献。
  二、小字典:集举国之力编纂
  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字典就蕴藏了一种文化理想: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也正因此,在它的旗下,汇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丁声树、金克木、周祖谟……在后来的岁月里,又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加入修订者的行列:王力、游国恩、袁家骅、周一良等等。小字典大学者,《新华字典》的这个特色整整保持了60年。
  总理指示,让参加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分组审阅《新华字典》的修订稿,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方厚枢先生感慨地说:“动员全国力量会审一本小小的字典,这在中国出版史上还是头一次。”
  三、小字典:承载大国文化
  《新华字典》是小部头的字典,但是却承担着大文化的功能。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新华字典》就是我国的“百科全书”。
  查校《新华字典》的不同版本,阅读《新华字典》的编纂故事,感受当年总理的关心,的确会发现《新华字典》担当的大文化的使命。词条的选取与释义,浓缩着新中国60年来的建设和文化成就,折射着各种理念的更新,比如环保意识,比如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等。
  2004年第10版修订完成,到又有七八年的光景,社会文化和语言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华字典》第11版修订的过程中,重视字典承载文化的功能,是颇有时代意义的。
  ——李宇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第11版修订说明
第10版修订说明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字典正文
附录
汉语拼音方案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我国历代纪元简表
我国少数民族简表
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及省会(或首府)名称表
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
首都(或首府)一览表
计量单位简表
地质年代简表
节气表
元素周期表



《唐诗三百首精讲详注》 一部深入领略盛唐气象的经典选本 作者: 钱钟书 辑注,杨绛 笺注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初版修订版) 字数: 约 75 万字 --- 内容概述与编纂特色 《唐诗三百首精讲详注》并非一部简单的诗歌汇编,它旨在为当代读者,尤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学抱有深厚兴趣的学者、教师及爱好者,提供一套既权威又极具可读性的唐诗学习范本。本书精选了唐代诗歌中最具代表性、流传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近三百首篇目,涵盖了初唐的清新、盛唐的磅礴、中唐的沉郁以及晚唐的凄美,力求展现唐诗发展脉络的全貌。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详尽的注释与精辟的解读,由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负责选编与基础校注,并由其夫人杨绛先生根据多年研究和教学经验,对部分艰深词句进行了精准的笺注与阐释。这种“双星”合璧的创作模式,确保了本书在学术严谨性与人文关怀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全书结构清晰,体例严谨,主要由“篇目索引”、“诗歌原文”、“字词注释”、“句法解析”、“背景赏析”和“主题思想提要”六个核心部分构成,力求做到对每一首诗歌的“立体式”呈现。 --- 核心章节深度剖析 一、 严谨的篇目选材与校勘(“精选”) 本书的选目严格遵循了唐诗“雅正”与“典范”的标准。不同于坊间诸多选本的随意性,《唐诗三百首精讲详注》在选材上做到了“取舍有道”。它既保留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巨匠”的巅峰之作,也兼顾了如王维、孟浩然的田园山水诗,以及李商隐、杜牧的晚唐余韵。 在校勘方面,本书采用了目前海内外公认的“宋本(如《宋本诗集档》)”为底本,参考了清代蘅塘退士的初刻本及中华书局的权威版本进行交叉比对,确保了诗歌原文的准确性。对于历代存在的“异文”(不同版本间的文字差异),本书均在脚注中进行了详细说明,体现了极高的版本学水准。 二、 独树一帜的“字词注释”(“详注”) 对于初学者而言,古诗词最大的障碍在于对古音、古义的理解偏差。本书的注释系统极为细致,遵循“释义不溢出原文意境,用词力求精确达意”的原则。 例如,对于“樽”、“醪”、“艣”、“酃”等常见但实则含义丰富的字,本书不仅给出白话解释,还会追溯其在唐代的具体语境含义。对于多义词,则会根据诗歌全篇的意境,选出最贴切的一种解释,并简要说明其他可能含义的排除理由。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简单堆砌词汇解释的弊病,真正做到了“用经学态度做文学注释”。 三、 深入浅出的“句法解析” 中国古典诗歌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律诗和绝句中严格的对仗、平仄和粘对规则,常常令人生畏。本书特别设置了“句法解析”环节,专门针对那些结构上具有挑战性的句子进行拆解。 它不再仅仅停留在解释字面意思,而是引导读者理解“何以如此安排”。例如,对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解析,会阐述其如何运用“主语+动词+宾语”的经典结构,营造出宏大开阔的空间感,以及这种结构对后世山水诗的影响。 四、 时代背景与文化渗透的“背景赏析” 文学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本书的“背景赏析”力求将诗歌置于其发生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赏析部分涵盖了: 1. 历史事件关联: 如对“安史之乱”前后诗歌风格转变的论述。 2. 地域文化影响: 对边塞诗派与江南田园诗派的地域性差异的探讨。 3. 哲学思想渗透: 结合当时流行的道家或佛家思想,解释诗人情感的深层来源。 杨绛先生的笔触尤其擅长将复杂的历史背景,用平实温润的语言讲述出来,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时,也能触摸到唐朝的时代脉搏。 五、 提炼精髓的“主题思想提要” 在所有分析之后,本书用一小段话精炼地概括了该诗歌所表达的核心情感和思想价值。这部分旨在帮助读者在纷繁的注释和解析中,抓住诗歌的“题眼”——是怀古伤今、边塞报国、咏物抒情,还是哲理禅思。这对于快速掌握诗歌精髓,以及进行文学鉴赏和考试准备都极为有益。 --- 适用读者群 本书适合以下群体: 1. 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及教师: 作为唐诗选修课的权威教材或参考书。 2. 古诗词深度爱好者: 渴望超越浅层阅读,深入探究唐诗创作技巧与文化内涵的读者。 3. 古典文学研究者: 对版本考证、句法梳理有专业需求的学者。 4. 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士: 学习唐代大家如何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意境。 --- 装帧设计与阅读体验 本书采用国际标准 16 开精装,封面设计取自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云纹元素,庄重典雅。内文采用特级轻型纸印刷,墨色清晰,长时间阅读不易产生疲劳感。排版上,力求实现“疏朗有致”,注释部分与正文保持合理的距离,便于读者进行对照阅读和批注。 《唐诗三百首精讲详注》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次与盛唐文脉的深度对话。它所承载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开启了一扇通往唐诗宏伟大门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版本演进的角度来看,这第十一版《新华字典》展现了商务印书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与时俱进的编辑思想。每一次修订都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减字数,而是对现代汉语规范化进程的一种深刻回应。比如,在字形规范上,它严格遵循了国家最新的标准,这对于从小就接触规范汉字书写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将来在书写或考试中因字形不规范而吃亏。此外,我注意到它在一些历史词条的解释上,也做了适当的现代化修订,力求在保持其历史准确性的同时,让当代读者能够更顺畅地理解其内涵。这种对权威性和适用性之间平衡的把握,体现了一个百年老店的专业水准。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编辑,我对工具书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而这本《新华字典》在核心功能上表现得相当出色。它收录的单字量虽然标注了一千三百多,但更关键的是,它对这些常用字的释义清晰、准确、且与时俱进。我尤其欣赏它在多音字处理上的细致入微。很多老版本字典对一些常见的多音字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不同的读音和释义,但这一版则会结合现代汉语的实际使用语境,用更贴近生活化的例句来区分不同用法,这对于刚开始接触复杂语法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而且,在一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或特定领域用语的收录上,虽然篇幅有限,但它选择了那些已经基本被大众接受、具有稳定性的词条进行补充,保证了字典的“新”与“用”。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它主要是为了给正在上小学的侄女做参考,我对她学习生字的需求是“易懂、快速、不枯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色彩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将声调符号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或者在部首和笔画顺序图示中进行区分,这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语音和书写概念至关重要。我看到她自己拿着这本书查阅不认识的字时,不再是愁眉苦脸,反而带着一种探索的乐趣。她能快速地找到笔画数、查到组词,而且那些简短的解释语句不像一些学术性的字典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进行阐述,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成功地将学习工具的严肃性与儿童友好的设计完美融合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典雅又不失活泼的双色印刷,比起那些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老式字典,这种处理方式在查阅时能极大地减轻视觉疲劳。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文字的学生群体来说,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纸张的质感也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那种一碰就容易皱巴巴的劣质纸,而是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翻阅起来手感顺滑,让人忍不住想多翻几页。封面设计上,虽然作为工具书,它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但那种稳重中透着一丝现代气息的设计,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严肃作品。边缘的切口处理得非常平整,即便是经常翻动也不会轻易出现毛边,可见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拿到手上更像是一件用心制作的文房用品,让人对即将开始的学习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

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沉甸甸的信赖感”。它不是那种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的快消品,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教师,站在那里,以一种不变的姿态支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语文学习。它的厚度、字体的排布、索引的逻辑,都体现出一种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成熟和稳定。作为一本学生工具书,它提供了足够的深度去支撑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保持了足够的易用性,不会让低年级的孩子望而却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经过无数次验证的语言基准点,在信息爆炸、标准不断波动的今天,拥有这样一本内容可靠、设计考究的实体字典,仍然是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