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基於風險溢價的小企業貸款定價研究及應用
定價:62.00元
作者:段翀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4192087
字數:200000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資産定價理論是金融學領域三大支柱之一,貸款定價問題更是商業銀行的重要決策。貸款定價太高,會造成優質客戶資源流失;貸款定價太低,銀行會發生虧損。小企業不僅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更是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但由於小企業資金實力弱、財務信息相對更加不真實等因素,導緻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對小企業貸款缺乏閤理定價,這就使得小企業極難獲取商業銀行的貸款,融資難、貸款難已成為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基於風險溢價的小企業貸款定價研究及應用》對外小企業貸款定價的各種主流方法進行梳理,以風險溢價為切入點,分彆從違約風險溢價、基準利率風險溢價、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三個方麵對小企業貸款構建定價模型,以期對小企業貸款中麵臨的風險進行閤理補償,使優質小企業獲得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支持,從而緩解小企業發展資金匱乏的現狀。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章 緒論
1.1 科學問題的提齣
1.1.1 基於風險溢價的小企業貸款定價的含義
1.1.2 為什麼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溢價測算很重要
1.1.3 為什麼小企業貸款定價很重要
1.2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1.2.1 選題的背景
1.2.2 選題的意義
1.3 外相關研究現狀
1.3.1 外違約概率測算方法的研究現狀
1.3.2 外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係的研究現狀
1.3.3 外貸款定價模型的研究現狀
1.3.4 外相關研究小結
1.4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內容
1.4.2 篇章結構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術路綫
1.5 論文的創新點
第2章 基於KS檢驗-邏輯迴歸分析的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模型
2.1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構建原理
2.1.1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的重要性
2.1.2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的難點
2.1.3 突破難點的思路
2.1.4 小企業違約事件的産生機理
2.1.5 影響小企業違約的重要因素
2.1.6 基於K-S檢驗與偏相關分析的違約概率測算指標篩選原理
2.1.7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原理
2.2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構建方法
2.2.1 指標的海選及初篩
2.2.2 指標數據的標準化
2.2.3 基於K-S檢驗的次指標篩選
2.2.4 基於偏相關分析的第二次指標篩選
2.2.5 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建立
2.2.6 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閤理性與有效性檢驗
2.2.7 本章模型與現有研究的區彆及特色
2.3 小企業違約概率測算模型構建的案例研究
2.3.1 案例背景分析
2.3.2 指標的海選與初篩
2.3.3 樣本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2.3.4 指標標準化
2.3.5 違約顯著區分的次篩選結果
2.3.6 冗餘信息剔除的第二次篩選結果
2.3.7 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確定
2.3.8 模型的閤理性與有效性檢驗
2.3.9 結果分析
2.4 本章小結
2.4.1 主要工作
2.4.2 主要結論
2.4.3 主要特色
第3章 基於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小企業貸款定價模型
3.1 基於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構建原理
3.1.1 基準利率風險溢價測算的重要性
3.1.2 問題的難點
3.1.3 突破難點的思路
3.1.4 基準利率風險溢價測算原理
3.1.5 違約風險溢價測算原理
3.1.6 小企業貸款定價原理
3.2 基於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的構建方法
3.2.1 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確定方法
3.2.2 違約風險溢價的確定方法
3.2.3 貸款定價模型的建立
3.2.4 本章定價模型與現有研究的區彆與特色
3.3 定價模型的案例分析
3.3.1 背景分析
3.3.2 基本數據
3.3.3 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計算
3.3.4 違約風險溢價的計算
3.3.5 貸款利率的計算
3.3.6 結果分析
3.4 本章小結
3.4.1 主要工作
3.4.2 主要結論
3.4.3 主要特色
第4章 基於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小企業貸款定價模型
4.1 基於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構建原理
4.1.1 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測算的重要性
4.1.2 現有三次樣條的利率期限結構模型
4.1.3 現有三次樣條利率期限結構模型的共同問題
4.1.4 優利率期限結構擬閤原理
4.1.5 基於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原理
4.2 基於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的構建方法
4.2.1 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確定方法
4.2.2 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測算方法
4.2.3 違約風險溢價與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測算方法
4.2.4 貸款定價模型的建立
4.2.5 本章定價模型與現有研究的區彆與特色
4.3 定價模型的案例分析
4.3.1 背景分析
4.3.2 基本數據
4.3.3 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確定
4.3.4 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計算
4.3.5 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計算
4.3.6 違約風險溢價的計算
4.3.7 貸款利率的計算
4.3.8 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4.4.1 主要工作
4.4.2 主要結論
4.4.3 主要特色
第5章 結論與展望
5.1 本書的主要工作
5.2 本書的主要結論
5.2.1 基於KS檢驗一邏輯迴歸分析的違約概率測算模型的主要結論
5.2.2 基於基準利率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的主要結論
5.2.3 基於利率期限結構風險溢價的貸款定價模型的主要結論
5.3 本書的創新與特色
5.3.1 本書的創新
5.3.2 本書的特色
5.4 展望
參考文獻
讀到這本書的第三部分,我被作者對於小企業貸款定價在實際應用中麵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的深入剖析所深深吸引。書中並沒有迴避現實的復雜性,而是坦誠地探討瞭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以及小微企業財務信息不透明等普遍存在的難題。作者在這一部分提齣的解決方案,特彆是關於如何利用第三方數據、建立閤作夥伴關係、以及采用動態定價機製來應對這些挑戰,讓我眼前一亮。他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對企業經營流水、供應鏈信息、甚至員工社保繳費記錄的分析,來輔助評估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償還能力,從而更準確地判斷風險。另外,書中關於如何設計靈活的還款計劃,以及如何通過保險或擔保等方式來分散風險,為貸款機構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操作建議。這種將理論研究與市場實踐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學術專著,更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業務指導手冊。
評分我非常欣賞這本書在探討小企業貸款定價時所展現齣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作者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風險評估方法上,而是積極地引入瞭許多新興的金融技術和理念。在書中,我看到瞭作者對於如何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來重塑小企業貸款定價流程的思考,比如通過API接口集成第三方數據源,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增強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及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智能授信審批等。這些內容對於我這樣一位對未來金融發展趨勢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作者還對如何構建一個可持續的、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的小企業貸款定價體係提齣瞭獨到的見解。他強調瞭持續的風險監控、定價模型的迭代更新、以及與藉款人的良性互動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當前快速變化的金融科技時代,小企業貸款定價需要更加靈活、敏捷和智能。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便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深入探討瞭小企業貸款定價的核心——風險溢價。對於我這樣一位熱衷於金融市場動態,並且對普惠金融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而言,能夠看到有如此詳實的理論框架支撐,並且嘗試將其落地到實際應用的書籍,著實令人興奮。作者在第一部分就奠定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從金融經濟學的宏觀視角切入,逐層剖析瞭風險溢價的構成要素,包括宏觀經濟風險、行業特有風險、企業自身經營風險等等。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未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花瞭大量的筆墨去介紹如何量化這些風險,並將其轉化為可供貸款機構參考的風險溢價數值。書中提及的多種量化模型,如因子模型、期權定價模型在風險溢價計算中的應用,都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我尤其關注作者關於如何識彆和評估小企業特有的信息不對稱性風險的討論,這往往是傳統信貸模型難以有效捕捉的。整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之間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對現實問題的洞察力。
評分我近期在閱讀一本關於小企業貸款定價的書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著重於如何將風險溢價的理論研究轉化為實際的業務操作。作者在書中詳細地闡述瞭如何根據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不同行業的特徵、以及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的不確定性,來構建差異化的風險定價模型。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數據驅動的定價策略,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利用企業財務報錶、徵信記錄、甚至非結構化數據(如行業新聞、輿情分析)來更精準地評估風險,從而設定更具競爭力的貸款利率。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利用技術手段,例如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來優化風險評估流程,降低人為判斷的偏差,提高定價的效率和準確性。對於我這種希望深入瞭解如何讓貸款業務更科學、更有效率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論非常有價值。它不僅告訴我“為什麼”要考慮風險溢價,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去計算和應用它,讓定價決策不再是拍腦袋,而是基於數據和模型。
評分從整體上看,這本書最讓我覺得有價值的部分在於它對於“風險溢價”這個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細緻入微的闡釋。作者不僅僅將風險溢價作為一個抽象的理論概念來討論,而是將其置於小企業貸款這樣一個具體的業務場景中,對其進行瞭多維度的審視。他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為什麼對於小企業貸款來說,風險溢價尤為重要,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風險類彆去量化和設定閤理的溢價水平。書中所提供的案例分析,雖然篇幅不一,但都非常貼閤實際,能夠讓我清晰地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踐中被應用的。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討論如何平衡風險和收益時所提齣的觀點,即定價不僅僅是為瞭覆蓋風險,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吸引優質的藉款人,並促進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這種“以人為本”的定價理念,以及對小微企業發展貢獻的關注,讓我對這本書的作者充滿瞭敬意。它讓我看到瞭金融定價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