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是正规化、系统化,并兼顾实用性、趣 味性。
从C调起步、F调、G调、降B调、降E调、A调、降 B调以及它们的关系小调,逐渐增加难度。
当今众多爱好者学习手风琴是为了娱乐陶冶、多 些专长。他们是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手风琴,又很希望 尽可能拉的不错,尽可能正规些、尽可能多演奏一些 中外名曲。这本《姜杰手风琴教程(新版)》是可以满 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的。整部教程学习风格和穿插乐 曲,使得学习者略有压力、也会饶有兴趣,循序渐进 、全面发展。
**部分 基础知识
1.1◎手风琴介绍
1.2◎手风琴构造
1.3◎手风琴演奏姿势
1.4◎手风琴风箱运用
1.5◎手风琴右手触键方法
1.6◎手风琴左手触键方法
1.7◎手风琴变音器的使用
1.8◎手风琴学习方法浅谈
1.9◎手风琴保养与维修
1.10◎乐理基础知识
1.11◎乐谱中的各种记号说明
第2部分 基础教程
【原初中级部分】
2.1◎基础练习三首
2.2◎粉刷匠
2.3◎小摇篮曲
2.4◎欢乐颂
2.5◎小圆舞曲
2.6◎匈牙利集体舞曲
2.7◎C大调练习(换指)
2.8◎一路平安
2.9◎雪绒花
2.10◎邀请舞曲
2.11◎欢乐舞曲
2.12◎a小调练习(音阶)
2.13◎芦笙舞曲
2.14◎娃哈哈
2.1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16◎小红花
……
第3部分 独奏曲
第4部分 演奏教学法
第5部分 每日基本功
这本书的选曲跨度之大,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古典曲目,还大胆地融入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现代作品,这对于拓宽演奏者的音乐视野至关重要。我惊喜地发现,即便是那些看似简单的练习曲,其背后都蕴含着对特定演奏技法的精妙设计。更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段落,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指法,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不同音乐处理上的思路,这极大地激发了我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这不再是一本“按部就班”的教材,而更像是一份开启无限创意的工具箱。通过这些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曲目,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弹奏,更是在学习如何去“理解”音乐,如何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乐谱背后的情感,这对于一个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演奏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初次翻阅时,我立刻被它循序渐进的教学逻辑所折服。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上来就堆砌难度,而是非常耐心地从最基础的手型、气息控制这些“内功心法”开始讲起。作者似乎深知初学者的痛点,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将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莫测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拆解成了可以一步步实践的小模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触键力度控制”的那一章节,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生硬的指令,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领悟到了其中的微妙差别。这种教学方法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引导你摸索正确的方向。而且,书中穿插的那些小贴士和常见错误分析,简直是“及时雨”,很多我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瓶颈,都能在这些小节中找到答案,让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我最关注的就是对高级技巧的深入探讨,而这本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它对复调演奏的处理,特别是左右手独立性、音色层次的区分,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书中对和声织体的分析细致入微,告诉你如何让低音声部保持稳固,同时让旋律声部清晰地“歌唱”出来。我特别花时间研究了关于气流控制与音符连贯性的章节,作者提出的几种不同的呼吸模式,让我对长乐句的流畅处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极大地改善了我演奏时断续和疲惫的问题。此外,书中对踏板使用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议也极具参考价值,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结合具体的乐段给出了精确的操作指导,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我的演奏层次立刻提升了一个台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用心了,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让人一拿到手就觉得内容肯定不一般。内页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印刷的清晰度简直无可挑剔,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乐谱标记,看起来也十分清楚,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那些边角的圆滑处理,拿在手里非常舒服。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很有章法,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量的充实,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拥挤感,让人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一个非常放松和专注的心态。这种对实体书制作的重视,本身就已经传达出作者和出版方对这门艺术的尊重,让人更加期待内页的干货。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携带起来也方便,无论是放在琴包里还是书架上,都显得非常得体,绝对是一款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级别的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工具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我得提一下它附带的学习资源,那简直是锦上添花。配套的音频示范质量非常高,演奏者的处理既专业又富有音乐性,对于听觉的训练帮助极大。听着这些精准的示范,再对照着乐谱上的标记,能快速校准自己发音的准确性和节奏的稳定性。而且,这些音频资料的组织也非常清晰,可以很方便地针对某个章节进行重复聆听和对比练习。这种“听觉输入”和“视觉阅读”的同步强化,极大地加速了我的学习进程。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设计理念非常现代,它充分考虑到了当代学习者对多媒体辅助的需求,提供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体验,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冰冷的文字和符号,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