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part10~1岁可爱的小天使;part21~2岁快乐的成长期;part32~3岁入园qiax的准备,由儿研所专家为您逐周介绍育儿的经验和要点,分析每1周宝宝的特征变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实时监控,给您醉科学的养育方案。
关联推荐
SHOU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医师,手把手教给你*全面的育儿知识。1周1读,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完善的营养指南,为宝宝的成长*goxg基础;温馨的护理,给宝宝*好的健康保障;趣味十足的游戏,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xbsp;
目录
0~3 岁宝宝生长检测表 part1 0~1 岁 可爱的小天使 *1~4 周(1 个月宝宝) 我生活的主旋律:吃奶、睡觉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的神奇本* 宝宝的营养中心 初乳--宝宝的天然免疫美食 初乳的好处 喂母乳的正确姿势 配方奶粉是宝宝的候补营养源 营养百分食谱 花生炖猪脚下乳汁、滑肌肤
0~3 岁宝宝生长检测表
part1 0~1 岁 可爱的小天使
第 1~4 周( 1 个月宝宝)
我生活的主旋律:吃奶、睡觉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的神奇本*
宝宝的营养中心
初乳 -- 宝宝的天然免疫美食
初乳的好处
喂母乳的正确姿势
配方奶粉是宝宝的候补营养源
营养百分食谱
花生炖猪脚 下乳汁、滑肌肤
宝宝护理全解说
诠释新生儿黄疸
选择纸尿裤的 3 大窍门
新生儿肚脐的处理
溢乳
婴语小词典 哭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小手握握 精细动作能力
宝宝 yi-ya-a-o 语言能力
专题 新生儿的*1个 48 小时
第 5~8 周( 2 个月宝宝)
形成规律的生活xi惯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母乳喂养很重要
防止人为造成混合喂养
妈妈增奶的方*
奶不够吃就要冲配方奶
宝宝拒绝吃奶该如何应对
给宝宝选择好奶粉
宝宝为什么zoxg是吐奶
营养百分食谱
丝瓜炖排骨 使乳汁分泌通畅
宝宝护理全解说
宝宝夜啼怎么办
让宝宝睡个甜甜的好觉
带宝宝进行室外空气浴
及时关注宝宝的尿便
婴语小词典 吃手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踢彩球 大动作能力
有意识地与宝宝说话 语言能力
专题 解读宝宝的哭
第 9~12 周( 3 个月宝宝)
学会翻身了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绝大多数的宝宝知道饱饿
不要攒母乳
母乳喂养的喂奶时间间隔应适*延长
夜晚喂哺的次数要减少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需要添加配方奶
人工喂养如何掌握奶液温度
加热奶瓶中奶的方*
喂养不*容易造成肥胖儿和瘦小儿
营养百分食谱
红薯粥 防止新妈妈xi惯性便秘
宝宝护理全解说
远离宝宝尿布疹
宝宝湿疹的应对策略
养成规律的生活xi惯
宝宝喜欢抱着睡,怎么办
宝宝睡眠问题冷处理
婴语小词典 流口水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翻身训练 大动作能力
认识红色 认知能力
专题 肠道给妈妈的信 -- 解读宝宝的便
便和屁屁
第 13~16 周( 4 个月宝宝)
视野扩大了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可能会出现母乳不足
宝宝可以kai始补铁了
上班后的母乳喂养
怎样安排宝宝的吃奶次数和吃奶量
营养百分食谱
明虾炖豆腐 通乳抗du
宝宝护理全解说
生理性腹泻怎么办
生理性厌奶期的应对策略
定时给宝宝把大小便
别让宝宝睡偏了头
就让宝宝啃手指吧
给宝宝选个合适的小枕头
宝宝zoxg是打嗝怎么办
婴语小词典 不爱吃奶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鼓励宝宝用qiax臂支撑 精细动作能力
由近到远追视 视觉能力
专题 快快乐乐洗个澡
第 17~20 周( 5 个月宝宝)
喜欢到处抓东西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母乳或配方奶仍为主食
要不要给宝宝加辅食
注意避免宝宝进食时的呛咳
按需喂养宝宝
可以给宝宝添加点鸡蛋黄
营养百分食谱
排骨大白菜 帮助新妈妈补充钙质
宝宝护理全解说
宝宝的房间巧布置
创造1个丰富声音的环境
让妈妈苦恼的便秘
让宝宝按时睡觉
宝宝汗多莫惊慌
婴语小词典 踢被子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挠挠手心脚心 触觉能力
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 精细动作能力
专题 如何应对宝宝不吃奶
第 21~24 周( 6 个月宝宝)
kai始怕生了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宝宝需要辅食补充营养了
宝宝不喜欢辅食怎么办
妈妈给的天然免疫物质要用完了
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营养百分食谱
大米糊 适合宝宝娇嫩的脾胃
宝宝护理全解说
免疫力变弱时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
让宝宝自己尽情地玩吧
宝宝患上*感时的护理方*
宝宝长牙时的表现
婴语小词典 du坐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蹦蹦跳跳的小青蛙 大动作能力
宝宝去做客 社交能力
专题 婴儿辅食添加
第 25~28 周( 7 个月宝宝)
能够发出 ma-ma 声
妈妈育儿备忘录
宝宝成长小档案
宝宝发生的变化
宝宝的营养中心
不要浪费母乳
辅食添加很有必要
给宝宝做营养健康的辅食
自制健康磨牙棒
营养百分食谱
饼干粥 容易消化吸收
宝宝护理全解说
睡醒后哭闹要轻轻拍打后背
帮助宝宝克服怕生
宝宝患了鹅口疮时的护理方*
帮助宝宝学爬行
婴语小词典 喜欢安抚奶嘴
不同季节的护理
益智游戏小课堂
丁零零,电话来了 语言能力
认识 "1" 理解能力
专题 从舌头看健康
……
第 29~32 周( 8 个月宝宝)
第 33~36 周( 9 个月宝宝)
第 37~40 周( 10 个月宝宝)
第 41~44 周( 11 个月宝宝)
第 45~48 周( 12 个月宝宝)
第 49~60 周( 13~15 个月宝宝)
part2 1~2 岁 快乐的成长期
part3 2~3 岁 入园qiax的准备
附录 时尚辣妈的育儿新招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宝宝出生后的24 小时 1 疫苗宝宝出生后接种的*1种疫苗就是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1般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儿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接种2~3 天即可在接种部位看见红点似的针眼,几天后针眼消退。此外,在24 小时内,新生儿还要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du性肝炎。 2 身体检查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儿科医生会对宝宝进行细致的身体检查,并把测得的数据和孕妈妈孕早期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看是否吻合。除此之外,还要检查宝宝的眼睛、生殖器、胎记、髋部是否有脱臼、锁骨是否正常等。 3 注射维生素K很多医院在宝宝出生后,会给宝宝注射维生素K,以增加宝宝体内维生素K 的含量,防止新生儿自然出血和维生素K 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因为维生素K 对凝血是必需的。 4 尿色发红妈妈可能会在宝宝尿布上看到红色,这时不要担心,这是尿酸盐的结晶,5~6天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 6 天后仍然存在,就需要就医检查了。 5 kai始母乳喂养出生后就可以喂母乳了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吸吮母乳。根据乳汁的生成和分泌过程来看,正常的妈妈在产后半小时就可以给宝宝喂奶。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高新生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就算泌乳不好的新妈妈,应尽量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妈妈的乳头,可以促进妈妈乳汁的分泌和子宫的恢复。学xi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时,宝宝的胸腹部要紧贴在妈妈的胸腹部,下颌紧贴妈妈的乳房。妈妈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先用乳头触及宝宝的嘴,*宝宝嘴张大、舌头外伸展的1瞬间让宝宝的脸紧贴妈妈的乳房,这样宝宝就可以含住乳头及乳晕大部,只有正确的吸吮姿势,才能起到使乳汁越吸越多的目的。妈妈喂奶时,要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乳汁分泌。 6 排胎便宝宝出生后头3 天的大便叫胎便出生后24小时后内宝宝会排出黏稠、黑绿色的无臭大便。这是由于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组成的,3 天左右转为正常。护理好小屁屁宝宝排便后,先用柔软的卫生纸或湿巾纸擦去便便,然后再用温水清洗,擦干后再图上1层护臀霜,防止尿布疹的发生,醉后换上干净的尿布或纸尿裤。如果没有排便,需要就医如果宝宝出生后24 小时内没有排胎便,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 7 女宝宝有月经给女宝宝换尿布或纸尿裤时,会发现女宝宝私处有血性分泌物或黏液流出,和月经1样。这是因为受胎盘分泌的激素的影响,会有少量出血或白色阴道分泌物。看到血,不少爸爸妈妈会害怕,但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不过如出血量增多或时间过长就需要接受检查了。 宝宝出生后的24 小时
1 疫苗宝宝出生后接种的*1种疫苗就是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1般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接种,在新生儿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进行皮内接种。接种2~3 天即可在接种部位看见红点似的针眼,几天后针眼消退。此外,在24 小时内,新生儿还要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du性肝炎。
2 身体检查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儿科医生会对宝宝进行细致的身体检查,并把测得的数据和孕妈妈孕早期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看是否吻合。除此之外,还要检查宝宝的眼睛、生殖器、胎记、髋部是否有脱臼、锁骨是否正常等。
3 注射维生素K很多医院在宝宝出生后,会给宝宝注射维生素K,以增加宝宝体内维生素K 的含量,防止新生儿自然出血和维生素K 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因为维生素K 对凝血是必需的。
4 尿色发红妈妈可能会在宝宝尿布上看到红色,这时不要担心,这是尿酸盐的结晶,5~6天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
6 天后仍然存在,就需要就医检查了。
5 kai始母乳喂养出生后就可以喂母乳了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吸吮母乳。根据乳汁的生成和分泌过程来看,正常的妈妈在产后半小时就可以给宝宝喂奶。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高新生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就算泌乳不好的新妈妈,应尽量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妈妈的乳头,可以促进妈妈乳汁的分泌和子宫的恢复。学xi正确的喂奶姿势喂奶时,宝宝的胸腹部要紧贴在妈妈的胸腹部,下颌紧贴妈妈的乳房。妈妈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先用乳头触及宝宝的嘴,*宝宝嘴张大、舌头外伸展的1瞬间让宝宝的脸紧贴妈妈的乳房,这样宝宝就可以含住乳头及乳晕大部,只有正确的吸吮姿势,才能起到使乳汁越吸越多的目的。妈妈喂奶时,要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乳汁分泌。
6 排胎便宝宝出生后头3 天的大便叫胎便出生后24小时后内宝宝会排出黏稠、黑绿色的无臭大便。这是由于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组成的,3 天左右转为正常。护理好小屁屁宝宝排便后,先用柔软的卫生纸或湿巾纸擦去便便,然后再用温水清洗,擦干后再图上1层护臀霜,防止尿布疹的发生,醉后换上干净的尿布或纸尿裤。如果没有排便,需要就医如果宝宝出生后24 小时内没有排胎便,就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
7 女宝宝有月经给女宝宝换尿布或纸尿裤时,会发现女宝宝私处有血性分泌物或黏液流出,和月经1样。这是因为受胎盘分泌的激素的影响,会有少量出血或白色阴道分泌物。看到血,不少爸爸妈妈会害怕,但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不过如出血量增多或时间过长就需要接受检查了。
8 宝宝长牙了有些宝宝口腔里有1粒粒白点,好像长牙了。少的话可能有1~2 颗,多的话可能有十来颗,这是胎宝宝发育期,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ai始增质变厚形成的,俗称“板牙”或“马牙”。板牙不妨碍新生儿吸吮,日后不会影响出牙,切勿挑、刺,以免发生感染。板牙会自然消失,无须处理。
9 头上肿起1个包宝宝的头部在通过窄的产道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头盖骨和围住头盖骨的骨膜之间有出血,因此出现包。大部分会在出生后2 周到2~3 个月之间消失,出生后1 个
月包周围或整个包变硬,不会导致头部形状变形,也不会有副作用。若血肿表面的皮肤上有伤口,可抹抗生素软膏后轻轻盖上消du的纱布,以防引起炎症。
10 身体蜷着像小猫新生儿像小猫1样蜷着身体,胳膊、腿都是弯的。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经常是处于*手紧抱于胸qiax,腿蜷缩、手掌紧握的姿势,出生后头、身体四肢逐
渐伸展kai,但是身体仍有轻度弯曲的情况。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宝宝的这些问题自然会得到纠正。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宝宝*腿弯曲,就刻意捆着下肢,这样会限制宝宝的自主活动,不利于生长。
11 睡着后有时惊跳宝宝常会入睡后出现局部肌肉的抽搐现象,或受到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出现*手张kai,然后再收回,有时还有啼哭的“惊跳”反应。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
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1个部位,宝宝就会安静下来。如果宝宝出现频繁而有规律的抖动或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呼吸不规则、皮肤青紫、全身抽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2 乳房鼓鼓的宝宝乳房可能鼓鼓的,并有少量分泌物排出。这是孕妈妈怀孕后体内的孕激素和催乳素等增加,到分娩qiax达到醉高峰,这些激素促进孕妈妈的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而胎宝宝在母体内通过胎盘也能受到这些激素的影响,宝宝出生后出现乳房鼓鼓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无须治疗。胎宝宝离kai母体后,母体激素的刺激消失,胸部也会变得平坦。
13 呼吸急促新生儿的呼吸运动没有规律,频率较快。在出生后2 周内,为40~50 次/分,有时候也可能达到80 次/分,但是1会儿之后就转为平稳呼吸,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肋间肌较柔软,鼻咽部气管狭小,肺泡顺应性差,所以有时呼吸的频率较快,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早产儿或肺部发育较差的宝宝因为缺氧而脸色发青时,则应及时就医。
14 用哭声传达信息哭是人的本能反应,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肚子饿了,尿片湿了,想睡觉了,生病了……妈妈要先检查1下,如果排除这些原因,宝宝还是哭,说明宝宝可能缺乏安全感想要妈妈抱等。
……
显示全部信息
《幼年智慧的启蒙:0-6岁儿童发展与家庭教养实务指南》 前言:理解与陪伴,构建坚实的成长基石 婴幼儿时期的每一步成长都承载着无限的潜能与期待。他们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神经连接,他们的情感世界正在萌芽,他们的探索精神驱动着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然而,对于初为人父母者而言,面对海量信息和快速变化的育儿需求,如何科学、有效、充满爱意地引导孩子度过这至关重要的初级阶段,往往令人感到迷茫。 本书《幼年智慧的启蒙:0-6岁儿童发展与家庭教养实务指南》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速查手册”,而是一部深入探讨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综合性指导工具书。它旨在帮助父母、祖父母及所有照料者,建立起基于科学认知和人文关怀的育儿哲学,从而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陪伴孩子,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本书涵盖的年龄范围比一般针对新生儿或学步期书籍更广,横跨了从婴儿期到学龄前关键的“黄金六年”。我们深信,早期教育并非指刻板的知识灌输,而是指环境的创设、情感的链接以及关键能力(如社会性、自控力、语言表达)的自然习得。 --- 第一部分:生命的起始与早期生理发展(0-12个月) 本部分重点关注新生儿到周岁这一阶段的生理基础建立和安全依恋的形成。 第一章:生命最初的呼唤——新生儿的适应与照护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安全感建立: 深入解析新生儿的睡眠周期、觅食反射、抓握反射等固有行为。重点阐述“肌肤接触”和“规律性喂养”在建立安全依恋中的核心作用。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的科学选择: 不仅提供喂养量和频率的参考标准,更强调观察宝宝的“饱足信号”,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母乳喂养挑战(如乳房护理、追奶)。 睡眠的艺术: 区分“新生儿睡眠”与“成熟睡眠”的发展轨迹,提供科学的睡眠训练误区辨析,强调“安全睡眠环境”的设置(SIDS预防)。 基础护理与健康监测: 涵盖正确的沐浴、换尿布技巧,以及识别常见皮肤问题和早期疾病信号的初步判断标准。 第二章:感官世界的初探与运动能力的飞跃 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 如何利用高对比度卡片、摇铃、不同质地的布料,温和地激活婴儿的感官系统,而非过度刺激。 大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从抬头、翻身到爬行、坐立,详述每个阶段所需的肌肉力量训练,以及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游戏来鼓励而非强迫宝宝达成目标。 精细动作的萌芽: 介绍如何通过抓握小物件、对手指的探索,为未来的书写和自我进食打下基础。 --- 第二部分:探索期与个性化的塑造(1-3岁) 这是孩子从完全依附走向独立探索的过渡期,挑战与机遇并存。 第三章:蹒跚学步与语言的爆发 行走的力量: 步态的发展与安全防护措施。讨论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可探索但安全的室内环境”。 语言的奇迹: 区分“理解性词汇”与“表达性词汇”的差异。提供丰富的亲子对话技巧,如何回应宝宝的“咿呀学语”,以及如何自然地引入新词汇。 “我来做!”——自主性的觉醒: 深入分析“可怕的两岁”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发展需求——对自主权的渴望。 第四章:情绪管理与规则的建立 理解与接纳原始情绪: 如何识别并命名宝宝的愤怒、沮丧和嫉妒,教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而不是用哭闹或攻击行为。 温柔而坚定的说“不”: 建立家庭规则的基础原则,区分“安全规则”与“偏好规则”。介绍正向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的基本框架,强调行为背后的需求。 如厕训练的准备与时机: 评估生理和心理准备信号,提供循序渐进的如厕训练方法,避免压力和挫败感。 --- 第三部分:学龄前的准备与社会能力的培养(3-6岁) 此阶段的孩子心智更加成熟,社交互动和想象力达到高峰,为进入学校做准备。 第五章: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无限空间 假装游戏的魔力: 探讨假装游戏(Pretend Play)如何帮助孩子练习社会角色、解决问题和发展叙事能力。父母应如何提供材料和空间,而非主导游戏。 阅读习惯的奠基: 从图画书的选择、亲子共读的技巧,到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详细指导如何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 早期逻辑思维的启蒙: 如何通过分类、配对、简单序列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引入数学和科学的初步概念。 第六章:从自我中心到群体互动 友谊的萌芽与冲突解决: 孩子开始学习分享、轮流和妥协。提供实用的场景模拟练习,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和协商技巧。 适应分离与学校生活: 准备入园(托班或幼儿园)的心理建设。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建立孩子对新环境的积极预期。 培养责任感与生活技能: 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收拾玩具、摆放餐具,理解“家庭责任”的概念。 --- 第四部分:特殊议题与全人视角 本书的最后部分着眼于现代家庭育儿中常见的特殊挑战和整体健康维护。 第七章:营养、健康与安全防护网 平衡膳食的构建: 针对3-6岁孩子的营养需求,提供一周食谱范例,解决“挑食”和“偏食”的常见困扰,强调健康零食的选择。 屏幕时间管理的艺术: 科学界定不同年龄段的屏幕暴露限制,推荐高质量的教育类应用,并强调“共同观看”和“连接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家庭安全与急救常识回顾: 针对家庭环境(厨房、浴室、阳台)的潜在危险进行全面排查,并提供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如呛咳、轻微烧烫伤)的初步应对流程。 第八章:父母的自我关怀与家庭生态 识别“育儿倦怠”: 承认父母的局限性,提供实用的自我放松技巧和求助渠道。 夫妻/伴侣间的育儿步调一致性: 探讨如何建立共同的育儿愿景,减少因教育理念分歧导致的家庭内耗。 高质量的亲子联结: 介绍“每日专注时间”(Special Time)的实践方法,确保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每天都有完全属于孩子和父母的“心流时刻”。 结语:持续学习,享受旅程 0-6岁是塑造一个人基本人格和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本书提供的知识和工具,旨在成为您手中那盏温和而坚定的灯塔,引导您不仅关注孩子“学会了什么”,更关注他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真正的育儿智慧,在于实践、反思与爱的永恒投入。 --- (附录) 0-6岁关键发展里程碑核对表 自制益智玩具与游戏创意清单 常见儿科问题快速参考(非医疗诊断) 推荐的进一步阅读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