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聞攝影教程(修訂本)
定價:79.0元
作者:謝琳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179023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聞攝影教程》自從2009年齣版以來廣受好評,在這本修訂版中,作者將新的教學實踐經驗、積纍的新聞素材、賦予豐富實證意義的例子一一展現,是一本具有**新聞攝影信息,富有時代烙印的新觀念、實踐性強、富有實用實證意義的新聞攝影教程。
內容提要
本書是在《新聞攝影教程》(2009)的基礎上對整體內容做瞭修改,作者著重補充瞭簡明攝影史,新聞攝影的拍攝方法與要領中有關現場勘查、新聞會場拍攝、手機拍攝等23種攝影技巧;在新聞圖片編輯、新聞攝影體裁及文字說明寫作、紀實攝影、數字技術與新聞攝影、實用課題範例等幾大章節裏均增加瞭很多經典的新聞紀實專題佳作。本書給讀者提供瞭一份豐富實用的寓教於樂的新聞攝影實踐性教材。
目錄
作者介紹
謝琳:
汕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從事高校本科攝影教學近20年。攝影、美術、管理學專業畢業,研究領域涉及新聞與紀實攝影、美學教育、文藝評論等。
現為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高校攝影專業委員會理事,新華社廣東分社圖片總匯顧問,廣東省攝影傢協會常務理事,汕頭市攝影傢協會副主席。
榮獲第十屆中國攝影金像奬、第四屆中國攝影教育德藝雙馨奬、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奬高奬,入選教育部、中宣部的高校教師與媒體從業人員互聘“韆人計劃”人纔,為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綫人纔“十百韆工程”文藝類培養閤格對象。
齣版著作有:《新聞攝影教程》、《對話公元》、《實用旅行攝影》等多部攝影著作。
在高校講授的本科攝影課程有:新聞攝影、攝影基礎、藝術攝影、人文紀實攝影、旅遊攝影創作與研究、當代攝影新趨勢等。
謝琳新浪攝影名博:
blog.sina../u/1668228922
謝琳新聞攝影遠程學習網站:
shey.stu.edu./Image.aspxClassID=7
文摘
序言
序
《新聞攝影教程》自從2009 年齣版至今,已走過5 個年頭,短短幾年再版4次,得到眾多媒體朋友、攝影同行、高校師生、攝影愛好者的肯定與喜愛,讓我備受鼓舞。總結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積纍的新聞素材,賦予豐富實證意義的例子,將在這本修訂版中一一得以體現,給讀者展現一本具有新新聞攝影信息,觀念新、實踐性強,且富有實用實證意義的新聞攝影教程。
我從懂事開始就一直在學校裏呆著,讀完小學、中學、大學。到瞭大學畢業還是沒有離開學校,隻不過把學生身份換成瞭大學教師的身份。由於所學的專業之一是攝影,從事的職業是大學本科攝影教學,因此2009 年實現瞭我的夢想:撰寫齣版瞭這本攝影教科書。它適閤當代高校大學生係統學習新聞攝影,同時也能為媒體朋友、攝影同行及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一本學習教材。
大學和大學的教師應教給學生什麼呢?首先,當然是教他們先學會做人。尤其是學習新聞攝影的學生,更應該讓他們以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懂得人文關懷。“新聞攝影記者首先是一個人給予需要的人及時的幫助是他首要的責任,新聞則是第二位的。”我經常用《美國新聞攝影教程》作者肯尼斯·科布勒的這句話轉贈我的學生。我曾教過的兩位學生陳奕啓和梁清,現在《南方都市報》當記者,他們的齣色錶現更讓我堅定瞭自己的育人理念。陳奕啓在2008 年采訪抗冰救災時所拍攝的新聞照片《愛心接力》,先後在《南方都市報》、《人民攝影》頭版刊登,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照片還獲得廣東省和全國抗冰救災紀實攝影專題展覽的兩項金奬。梁清奔赴汶川和都江堰等地拍攝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程,又赴美國采訪2008 年總統大選。他們用愛的心靈去發現新聞,讓人們看到一個充滿希望和人性的世界。
其次,就是要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因此,寫一本不是為瞭評職稱、不是為瞭裝點門麵的“為寫而寫”的教材,而是寫一本能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為教而寫”的教材,這是我撰寫本書的初衷,同時也是本書的特色。看得見:全書共有15 個章節和4 個附錄,30 餘萬字,在每章節中根據內容需要還附上瞭或新聞或紀實或藝術的攝影圖片共500 餘幅。其中大部分圖片是我自己拍攝的作品,一部分圖片是我的攝影同行的經典佳作,還有一部分圖片是我得意學生的攝影作品。學生的成就是當老師大的欣慰,這也是我自從當老師的那一天起,就無怨無悔為之付齣的動力。
摸得著:我多年來在汕頭大學從事本科攝影教學,曾兼任學校的新聞攝影拍攝工作,用攝影鏡頭見證瞭學校的發展與變遷,采訪拍攝瞭來校視察的許多人以及重大外事活動,為新聞攝影教學積纍瞭豐富的手教學資料。
我喜歡旅行攝影,寒暑假為我提供瞭大量拍攝時間。多年來我自費旅行走遍祖國20 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草原、沙漠、戈壁灘、高山和海域,從綠色蔥蘢的南國到白雪皚皚的北國,從汕頭的北迴歸綫到祖國北邊的漠河,無不留下我的足跡。一次重大車禍還差點讓我把生命交給內濛古這片熱土。越是荒無人煙、偏僻貧窮的地方越是吸引著我前往拍攝記錄,然而值得我記錄與關注的是那裏人們的生活狀況與生存環境。攝影以它獨特的記錄方式把我所看到的真實影像永遠地記錄瞭下來。
我的攝影經曆不僅豐富瞭我的人生,而且也豐富瞭我講授攝影課程的教材內容。我把這些自己的親身經曆通過歸納總結,完整地在書中錶述齣來。
用得上:書中除瞭每一章後麵附加練習思考題之外,在第15 章中我專門運用自己的幾個成功課堂教學範例,講述瞭各個攝影實踐環節。在內容闡述和圖片範例上力求形成係統化、理論化,做到圖文並茂、淺顯易懂,技能訓練與理論提升相結閤。此外,注重培養學生的攝影實踐能力,在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瞬間捕捉能力和審美欣賞能力的同時,充分拓展網絡優勢,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提供無限的教授與學習空間,運用各種實用手段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書讀得再多,若不懂實踐,等於紙上談兵”,這是我樸素的教學理念。
在這本修訂版中,全書整體內容均做瞭修改,著重補充瞭簡明攝影史,以及新聞攝影的拍攝方法與要領中有關現場勘查、新聞會場拍攝、手機拍攝等23 種攝影技巧。在新聞圖片編輯、新聞攝影體裁及其文字說明寫作、紀實攝影、數字技術與新聞攝影、實用課題範例等幾大章節裏均增加瞭很多經典的新聞紀實專題佳作。本書將給讀者提供一份豐富實用、寓教於樂的新聞攝影實踐性教材。
此外,在本書的齣版過程中得到社會各界攝影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感謝!感謝亦諾、常河、張彤、梁清、陳奕啓、鄧誌剛、林曉斌、楊澤彬、陳群、王剛、孫軼華、董光鵬、黃誌鵬等眾多同行朋友為本書提供圖片;感謝汕頭大學南極科考項目組為本書提供圖片;感謝我的傢人一如既往對我的鼓勵和幫助;感謝親愛的學生給予我的支持。此外,在本書齣版過程中也得到中國攝影齣版社的支持,以及陳申老師對我的幫助,在此一並錶示我誠摯的謝意!
2014年11 月29 日
謝 琳 寫於汕頭大學__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寶藏!我一直覺得攝影是一門技術,但讀瞭這本書之後,纔發現它更是一種語言,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作者用非常細膩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描繪瞭新聞攝影的魅力與挑戰。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真實”的探討,新聞攝影的核心在於傳遞真實,但“真實”本身就是一個復雜且多維的概念。這本書並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引導讀者去思考,去辨彆,去理解。我曾經在拍攝一些社會事件時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準確地捕捉到事件的核心,這本書中的案例分析,特彆是對於那些能夠引起公眾共鳴的畫麵,是如何誕生的,給瞭我很多啓示。此外,書中對於攝影師的心理素質和職業精神的描寫,也讓我肅然起敬。在麵對睏難和危險時,他們如何保持冷靜,如何堅持記錄,這些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教程,更是一本關於人性、關於社會、關於責任的讀物。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一直認為新聞攝影隻是記錄事實,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背後蘊含的藝術性和人文關懷。作者不僅僅在傳授技術,更是在傳遞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一種理解社會的視角。我非常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的捕捉和錶達的章節,一張好的新聞照片,往往能夠直接觸動人心,引發思考。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解析瞭攝影師是如何通過光影、構圖、人物錶情等元素,將無聲的畫麵賦予強烈的情感力量。那些曾經在新聞報道中讓我為之動容的照片,在這本書中得到瞭詳細的解讀,讓我恍然大悟。此外,書中還探討瞭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新聞攝影風格差異,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進行攝影報道的挑戰,這讓我對新聞攝影的國際化視野有瞭更深入的瞭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有瞭更敏銳的觀察力,也更加理解瞭新聞攝影在構建公眾認知、推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遠不止於一本簡單的教科書。它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新聞攝影那波瀾壯闊的世界。作者以一種飽含熱情又不失嚴謹的態度,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新聞攝影的方方麵麵。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故事性”的討論,一張好的新聞照片,絕不僅僅是記錄一個事件,更是講述一個故事。作者通過分析那些被時間檢驗過的經典新聞照片,揭示瞭如何通過一個瞬間,引發觀者對更宏大敘事的聯想。這種能力,既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也需要紮實的攝影功底。我曾經嘗試過拍攝一些人物特寫,但總覺得照片缺乏靈魂,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捕捉人物的眼神、肢體語言,以及通過環境烘托,纔能真正地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齣來。書中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更是思維方式的啓迪。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攝影技巧,更是在學習如何去理解和記錄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太震撼瞭,我完全沉浸其中!剛拿到手的時候,以為隻是普通的教材,沒想到裏麵藏著這麼多精彩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能夠將復雜的攝影技巧講解得淺顯易懂,並且還融入瞭大量的真實新聞事件,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些曆史性的瞬間。尤其是一些關於捕捉瞬間決定性時刻的技巧,簡直是點石成金!我之前一直覺得新聞攝影就是拿起相機就拍,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明白瞭,一張優秀的新聞照片背後,凝結著攝影師的觀察力、判斷力,甚至是勇氣和責任感。那些經典的戰地攝影、社會紀實作品,在書中被細緻地剖析,從構圖、光影到情緒的傳遞,無不展現齣作者深厚的功底。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許多攝影師的訪談和創作心得,這些第一手資料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加鮮活有趣,也讓我看到瞭攝影師們在創作中遇到的挑戰和他們的堅持。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視野一下子開闊瞭許多,對新聞攝影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渴望拿起相機去記錄和錶達。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啓發,簡直是源源不斷!我一直對視覺敘事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則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和專業的視角來審視新聞攝影。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按下快門,更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要拍,以及“如何”纔能讓照片說話。書中關於新聞倫理和職業操守的部分,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客觀公正,如何避免過度解讀,如何平衡新聞的傳播價值和對被拍攝者的尊重,這些都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作者給齣瞭非常有見地的分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瞬間”的探討,它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短暫,更是一種情緒、一種故事的凝結點。作者通過大量的圖例,詳細講解瞭如何去捕捉和構建這樣的瞬間,這對於我日後的攝影實踐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而且,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很閤理,從基礎理論到高級技巧,層層遞進,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適閤新聞攝影的初學者,對於有一定攝影基礎,但希望提升自己敘事能力的人來說,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