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太極法說
定價:65.00元
作者:二水居士 校注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04817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吳鑒泉題簽藏本○俗稱“三十二目”,楊氏傢傳經典拳譜
內容提要
《太極法說》,俗稱三十二目,為楊氏傢傳拳譜,具備獨特的拳學概念,係統的拳學理論,且層次分明,邏輯嚴密,對太極拳界有的理論指導意義。本版選用吳鑒泉題簽“太極法說”為掃描本加以點校,並作詳細注釋。
目錄
原版影印/ 001八門五步/ 058八門五步用功法/ 064固有分明法/ 066粘連隨/ 069頂匾丟抗/ 070對待無病/ 071對待用功法守中土/ 073身形腰頂/ 075太極圈/ 076太極進退不已功/ 078太極上下名天地/ 080太極人盤八字功譺訛/ 081太極體用解/ 082太極文武解/ 087太極懂勁解/ 090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092太極陰陽顛倒解/ 094人身太極解/ 098太極分文武三成解/ 107太極下乘武事解/ 108太極正功解/ 109太極輕重浮沉解/ 110太極四隅解/ 113太極平準腰頂解/ 114太極四時五氣解圖/ 118太極血氣根本解/ 119太極力氣解/ 120太極尺寸分毫解/ 122太極膜脈筋解/ 124太極字字解/ 127太極節拿抓閉尺寸分毫解譻訛/ 129太極補助譼訛氣力解/ 130……
作者介紹
江瀾,自號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興。1987年從王清發老師學習楊式李雅軒老師一脈太極拳,1992年從蔡光圻老師學習推手。2003年初,因緣結識金仁霖老師,係統學習楊式葉大密老師一脈太極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學體係至今。創立一多廬太極文化傳播公司,緻力於太極拳傳播與推廣;受聘於新加坡傳統楊式太極拳協會等擔任武術顧問;創立馬來西亞檳城一多廬太極拳協會,擔綱顧問暨總教練。手談之餘,勤於筆耕,在《武魂》《太極》《精武》《武術傢》等雜誌刊登十數篇文章,齣版有《一多廬太極體悟錄》、《楊傢太極拳老拳譜三十二目探究》等著作。
文摘
序言
初拿到這本《太極法說》,原本是抱著一種較為輕鬆的心態,大概是想找些能讓我放鬆身心的讀物,又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太極”這個概念有點兒好奇。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並非我想象中的那種輕鬆科普,而是一種沉甸甸的、似乎承載著曆史厚重感的文字。書中的論述,遠非我原先設想的那麼淺顯易懂,它開始探討一些更為深刻的哲學層麵,以及那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看似遙遠,實則又息息相關的智慧。我開始嘗試著去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比如“道”、“無極”、“太極”的生成演變,以及它們在宇宙運行中的作用。不得不說,這需要一種靜心和耐心,尤其是在閱讀那些涉及到宇宙觀、生命觀的篇章時,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甚至會走齣書房,到戶外去感受那份天地間的自然律動。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很多過去習以為常的現象,在書中的闡釋下,似乎有瞭新的維度和解釋。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消遣,不如說是一種自我探索和精神上的洗禮。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太極”這個詞匯本身,它更像是一扇門,引領我窺探那個更為宏大、更為古老的思想體係。
評分說實話,《太極法說》的閱讀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探險”。我不是那種能夠輕易接受抽象概念的人,而這本書,恰恰充斥著大量需要我反復琢磨的哲學思辨。我承認,在很多時候,我都會感到力不從心,那些關於“無形生有形”、“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描述,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書。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翻閱,甚至會藉助一些其他的輔助資料,來試圖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層含義。然而,也正是這種挑戰,激起瞭我內心深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發現,一旦我能夠抓住書中某個核心的觀點,然後順著這個思路往下讀,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輕鬆愉快的讀物都無法比擬的。書中關於“順應自然”、“天人閤一”的思想,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人類的煩惱和痛苦,並非源於外界的壓力,而是源於我們自身與自然規律的背離。我開始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理念,應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做決定時,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衝動,多一些觀察,少一些主觀臆斷。這本書記載的,是一種古老而深刻的智慧,需要我去用心去體會,去實踐。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哲學思想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太極法說》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太極”這一核心概念的絕佳機會。但齣乎我意料的是,這本書並沒有以一種大傢容易接受的普及式寫法來呈現,而是直接切入瞭其哲學根源和宇宙觀的探討。書中的文字,帶著一種古樸而又深邃的力量,它並非在教授某種技能,而是在引導讀者去認識宇宙的運作規律,以及生命存在的本質。我反復研讀瞭書中關於“太極”作為萬物本源的論述,以及它如何衍生齣陰陽,進而形成萬事萬物的演變過程。這種宏大的視角,讓我對自身的存在以及周圍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開始思考,我們日常所經曆的一切,是否都遵循著某種更為根本的規律?書中的一些比喻和闡釋,雖然初讀時有些晦澀,但一旦領悟,便會覺得豁然開朗。它讓我看到,原來我們常常感到睏惑和迷茫,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忽略瞭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內在邏輯。這本書,更像是提供瞭一套認識世界和理解生命的“操作係統”,需要我去學習和適應。
評分當我拿起《太極法說》,我預設的閱讀體驗大概是那種溫和的、循序漸進的知識普及。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它不像許多同類書籍那樣,從一個簡單的定義或曆史淵源開始。取而代之的是,它直接深入到瞭一種更為抽象和形而上的討論,探討“太極”作為宇宙本源的意義。書中的語言,充滿瞭古老的智慧和深沉的哲思,每一個字句似乎都蘊含著韆年的沉澱。我發現,這本書並非是在教人如何“做”太極,而是教人如何“理解”太極,理解它背後所代錶的宇宙運行的根本法則。我對書中關於“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的闡述尤為著迷,它以一種近乎於創世的宏大敘事,描繪瞭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發展。這種閱讀讓我感到一種思維的飛躍,我開始將這種哲學理念與我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相結閤,試圖去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認知上的局限,同時也指引我去探索那些更廣闊、更深刻的未知領域,它所帶給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啓迪和升華,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獲取。
評分我承認,剛開始讀《太極法說》的時候,我被它那嚴謹的邏輯和精闢的論述給震撼瞭。這書似乎並沒有打算取悅讀者,它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以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嚮你揭示宇宙萬物的本源。書裏對“太極”的闡述,絕非是簡單的動作招式講解,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為宏觀的框架之下,探討其作為天地萬物生長、變化的根本動力。我特彆著迷於書中對於“陰陽”相生相剋、相互轉化的細緻描繪,它讓我看到,原來我們身邊的一切,無論是光明與黑暗,靜止與運動,都並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動態過程。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讓我在麵對生活中的睏境時,開始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尋找解決之道。同時,書中對“道”的解讀,更是把我引嚮瞭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層思考。我開始反思,我們個體生命的軌跡,與這宏大的宇宙規律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共通的聯係?這種閱讀,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思維上的拓展,仿佛打開瞭身體之外的另一個感官,去觸碰那些更本質、更深刻的道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