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年全新版本)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安徽省地圖冊
定價:20.0元
作者:星球地圖齣版社
齣版社:星球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7108130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15年新版)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安徽省地圖冊》分彆由序圖、地級圖、縣級圖、城市圖、景區圖及文字介紹組成。較詳細地錶示瞭各縣的自然地理環境,縣以上政區界綫、鄉鎮的居民地分布,各級道路及附屬物,配以條目化的文字,介紹各縣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況。地貌以分層設色錶示是本圖冊突齣的特點。
目錄
作者介紹
星球地圖齣版社,是經國傢新聞齣版總署、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批準成立的中央級專業地圖齣版社。
具有甲級測繪資質,通過瞭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
獲中國齣版奬先進齣版單位奬,被評為全國一級齣版社、全國百佳圖書齣版單位。
文摘
序言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受是它的裝幀設計非常大氣,封麵色彩的搭配和字體選擇透露齣一種嚴謹又不失現代感的專業氣質。但說實話,我更看重的是內頁的製圖精度和信息密度,畢竟好看的外錶並不能替代內容的深度。我最希望在這本地圖冊裏看到的是,對於安徽省內部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徵能夠有更細緻的區分和錶達。比如,徽南多山的喀斯特地貌、江淮平原的廣闊水網、皖北平原的土地利用差異,這些宏觀的地理背景信息,如果能通過不同的色階、符號係統,甚至是巧妙的等高綫處理來體現,那這張圖就“活”起來瞭。我個人對水係研究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對淮河、長江乾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文信息標注的詳略程度會特彆留意,包括重要的水利樞紐、蓄洪區和分洪道,這些信息對於理解安徽的防洪減災體係至關重要。一份優秀的地圖冊,應該能讓讀者在攤開地圖的瞬間,就能對所研究的區域有一個直觀且多維度的認知。
評分這本“安徽省地圖冊”的宣傳冊頁簡直讓人眼前一亮,特彆是那個“2015年全新版本”的標識,立刻抓住瞭我這個熱衷於新信息的讀者的心。我一直覺得,地圖冊這種工具書,時效性是最關鍵的。誰都不想拿著幾年前的舊地圖去規劃行程或者做學術研究,那樣隻會徒增笑料和走錯路的風險。我特彆關注它在數據更新上的力度,比如近幾年安徽省內一些新修的交通乾綫,高速公路的延伸段,或者一些新建成的國傢級、省級重點開發區的位置,這些地方往往是城市發展的風嚮標。如果能清晰、準確地標注齣來,那就說明編纂團隊確實下瞭真功夫,緊跟時代步伐,而不是簡單地修修補補。我尤其希望看到對於一些新興的旅遊資源點的標注是否及時,比如一些新晉的5A級景區周邊的配套設施如何,道路導引是否完善。對於一個期待利用這份地圖冊進行深度自駕遊的愛好者來說,這些細節的更新程度,直接決定瞭它的實用價值高低。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位置的羅列,更是一本反映安徽省近幾年社會經濟發展脈絡的活地圖。
評分我購買這種地圖冊,很大程度上是為瞭輔助我規劃一些跨區域的深度文化考察活動。安徽的曆史文化資源極其豐富,從黃山、九華山這樣的自然奇觀,到徽商故裏、科舉文化遺址,再到近現代革命史跡,這些點狀分布的文化節點如何被有效地組織起來,是衡量地圖冊實用性的一個重要標準。我期待看到的是,地圖冊中是否提供瞭專題地圖或者在主圖中標注瞭清晰的文化旅遊綫路指引。例如,能否清晰地勾勒齣“徽杭古道”的走嚮,或者將重要的文化遺産點用專門的圖標係統性地標示齣來,並且在地圖的邊緣提供簡短的說明或索引,方便讀者快速定位。如果隻是簡單地標齣縣級以上行政單位,那就和任何一個路邊攤買到的普通旅遊地圖沒有本質區彆瞭。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探索安徽曆史人文脈絡的“導航儀”,而不僅僅是查閱省會城市具體街道的工具。
評分對於一個經常需要進行區域經濟比較和空間分析的讀者來說,這張“安徽省地圖冊”的圖例和附錄信息的設計簡直是重中之重。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展示地理實體本身,更能反映齣社會經濟活動的分布情況。比如,有沒有關於主要産業集群(如新能源、集成電路、農産品加工帶)的空間分布圖層?或者,在人口密度、城鎮化水平等方麵,能否提供直觀的、帶有年份標識的數據圖示?如果能在地圖冊的某一章節提供基於2015年前後統計數據的專題地圖,哪怕是簡略的網格圖,都會極大地增強其作為工具書的深度。我深知地圖冊的篇幅有限,但如果能用好圖例和附錄空間,提供可靠的統計數據地圖支撐,那麼這份地圖冊的價值就不再局限於二維的地理空間展示,而是上升到瞭對區域發展現狀進行多維度解讀的層麵,這纔是“全新版本”真正應該體現齣的時代價值。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挑剔的地圖使用者,尤其是涉及到細節標注的準確性上,我容忍度很低。對於安徽省這樣地域文化差異明顯的省份,省級地圖冊的難點在於如何平衡“省級統籌”和“地方特色”的展示。我非常關注那些地方性的、非主要行政區的名稱標注是否規範和統一。比如,一些曆史悠久但規模不大的古鎮、村落,或者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脈、河流支流的命名,如果能參照最新的地理信息普查標準,確保名稱的權威性,那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就大大提升瞭。很多地方誌和普通地圖在命名上容易齣現“同音異寫”或“沿用舊稱”的問題,如果“2015年全新版本”能夠解決這些曆史遺留的命名混亂問題,那無疑是對所有研究者和地理愛好者的一大福音。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份“零錯誤”的地理信息呈現,而不是一個信息的簡單堆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