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附DVD 古筝曲谱 古筝书籍 古筝教材 古筝教程

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附DVD 古筝曲谱 古筝书籍 古筝教材 古筝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筝
  • 考级
  • 曲谱
  • 教材
  • 教程
  • 乐谱
  • 书籍
  • 附DVD
  • 民族乐器
  • 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2918
商品编码:29867274159
丛书名: 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产品目录  

 

1级

01.嘎达梅林
02.小剪剪花
03.小金钱
04.北京的金山上
05.大银纽丝
06.双飞燕
07.孟姜女
08.虞美人
09.关山月
10.干声佛
11.龙船谣
12.阳调
13.凤翔歌
14.老六板
15.自由花
16.穿花蜂
17.过江龙
18.十杯酒
19.小猫钓鱼
20.拔萝卜
二级
21.秋芙蓉
22.放马山歌
23.小花灯
24.小开手
25.剪靛花
26.金蛇狂舞
27.小小螺丝帽
28.杨翠喜
29.三十三板
30.画眉跳架
31.挤牛奶
32.飞花点翠
33.锦上花
34.开扇窗
35.小星星
36.天下大同
37.蝶恋花
38.上楼
39.小飞舞
40.小放牛
41.小鸟朝凤
三级
42.旱天雷
43.西厢词
44.紫竹调
45.单点头
46.乱插花
47.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48.柳青娘
49.扫雪
50.叹颜回
51.天下同
52.绣金匾
5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54.一点金
55.小小竹排
56.红河谷
57.康定情歌
58.捣衣曲
59.西江月
60.灯月交辉
61.劳动光荣
四级
62.汉宫秋月
63.妆台秋思
64.纺织忙
65.风摆翠竹
66.蜻蜓点水
67.湘妃泪
68.红楼梦曲
69.高山流水
70.秋思
71.渔光曲
72.春苗
73.八月桂花遍地开
74.渔舟唱晚
75.延边之歌
76.倒骑驴
77.娃哈哈
78.思凡
79.狮子戏球
80.有缘千里
81.剪羊毛
五级
82.春雨未晴
83.昭君怨
84.彩云追月
85.河南八板
86.哭周瑜
87.云庆
88.浪淘沙
89.小霓裳曲
90.采蘑菇的小姑娘
91.四段锦
92.浏阳河
93.洞庭新歌
94.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95.苏武思乡
96.月夜情歌
97.辽南情
六级
98.琴韵
99.夜静銮铃
100.书韵
101.梅花三弄
102.绣荷包
103.山坡羊
104.丰收锣鼓
105.香山射鼓
106.瑶族舞曲
107.花儿与少年
108.闹元宵
109.庆丰年
110.春到拉萨
111.樱花
七级
112.陈杏元和番
113.陈杏元落院
114.出水莲
115.粉红莲
116.蕉窗夜雨
117.平沙落雁
118.五湖飘纱
119.秦桑曲
120.广陵散
121.汉江韵
122.乡韵
123.彝族舞曲
124.战台风
125.四合如意
八级
126.寒鸦戏水
127.雀之舞
128.伊犁河畔
129.台湾儿女的心愿
130.井冈山上太阳红
131.雪山春晓
132.孔雀东南飞
133.将军令
134.姜女泪
135.金陵怀古
136.临安遗恨
137.茉莉芬芳
138.汨罗江上
139.陶丘别恨
140.幸福渠水到俺村
九级
141.林冲夜奔
142.东海渔歌
143.倚秋
144.木卡姆散序与舞曲
145.清江放排
146.银河碧波
147.长安八景
148.长相思
149.包楞调
150.塔塔尔族舞曲
151.战风定陶
152.云裳诉
十级
153.月儿高
154.草原英雄小姐妹
155.钢水奔流
156.黔中赋
157.幻想曲
158.秋夜思
159.溟山
160.春到湘江
161.打虎上山
162.情景三章
附录
一、古筝指法符号注释表
二、各种调式的基本音阶及转调说明
三、DVD示范曲目表

编辑推荐  

本书具有曲库庞大,人无我有,标注清晰、编校精湛、编排人性化的特点。除书中所附DVD演奏视频外,扫描位于封底的作者blog二维码,即可进入作者博客观赏全书一百四十多首曲子的精彩演奏视频,是本曲集很大的亮点。

内容简介  

《古筝考级全集》是根据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对教材编写新的格式要求,集中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实际需求,充分对比市场上已有品种的优缺点而编写的全新古筝考级教材。

本教材具有曲库庞大、人无我有、标注清晰、编校精湛、编排人性化的特点。教材规范了每级作品的数量。从一般同类书中各个级别的八至十三首乐曲不等,调整为每级二十余首乐曲。其次,每级增加了相应的练习曲,以考查并培养考生在古筝演奏技术上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让考生认识到古筝基础训练的重要性。第三,随着古筝艺术社会普及面的扩大,考生演奏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本教材把高级别设定为十级,以适应当代筝乐发展的需要。书中所附DVD光盘共收录了四十余首演奏示范视频。除此之外,扫描封底作者blog二维码,即可进入作者博客观赏全书一百四十多首乐曲的精彩演奏视频。

作者简介  

袁叶子,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1级演奏员,现供职于湖南省湘剧院。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以下是针对一本名为《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附DVD 古筝曲谱 古筝书籍 古筝教材 古筝教程》的图书,所撰写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丝竹雅韵: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审美》 探寻千年和声的深邃意境与时代流变 【图书信息】 书名: 丝竹雅韵: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审美 作者: 音乐史学研究组 出版社: 文华艺术出版社 定价: 128.00 元 开本: 16开精装 --- 内容提要: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丝竹雅韵:中国传统音乐赏析与审美》并非一本演奏技巧的指导手册,亦非针对特定乐器考级的曲目汇编。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古典音乐体系、审美范式及其历史演变轨迹的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著作。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指法、音阶和曲谱的表面,直接进入中国传统音乐的精神内核,理解“声外之意,曲中之境”。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约五十余万字,辅以精美线描插图和重要的历史乐谱摹本复刻,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中国音乐世界。 第一部分:源起与骨架——先秦至隋唐的音乐形制奠基 本部分着重考察中国音乐的哲学基础与早期结构。我们追溯了《诗经》中的乐舞遗风,探讨了雅、颂、变、雅的礼乐制度如何塑造了早期音乐的功能性与规范性。重点章节详细分析了五音体系(宫、商、角、徵、羽)在周代乐律学中的地位,以及十二律的理论构建过程,揭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如何投射到音高结构之中。 不同于技巧书籍仅提及音名,本书深入讲解了“相生相克”的律学理论,并对比了中原音乐与南方楚声、北方胡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融合与影响。隋唐部分,则聚焦于燕乐的兴盛,解析了唐代宫廷音乐的组织形态、乐部设置,及其对后世工尺谱的间接影响,为理解后世曲牌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背景。 第二部分:文人与哲思——宋元明清的审美转向与乐器文化 这是全书最具学术深度的部分之一。本书认为,宋代以后,音乐的审美重心从“礼仪教化”逐渐转向“个体抒情”。我们详细考察了文人音乐的崛起,探讨了琴学(古琴)如何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核心媒介。 古琴的“禅意”: 深入解读了《神奇秘谱》《太古遗音》等重要琴谱中的“徽位”、“泛音”所蕴含的道家与儒家思想,分析了“散”、“进”、“退”、“宿”等指法背后的“意境”表达,而非单纯的演奏要求。 戏曲的勃兴: 详尽梳理了元曲、南戏、昆曲等主要声腔体系的形成过程。本书不讨论具体的戏文段落,而是聚焦于板式结构(如流水板、散板、紧板)如何对应人物情感和叙事节奏,以及曲牌在不同剧种间的流变与定型,揭示了板眼体系对中国音乐时间感的影响。 第三部分:民族的脉动——主要器乐体的文化侧写 本章聚焦于中国核心民族乐器群体的文化语境,而非其演奏方法或考级曲目。 1. 琵琶的“武与文”: 探讨了北派(文曲为主的演奏风格)与南派(受江南丝竹影响的技巧性)的风格分野,着重分析了《十面埋伏》等代表作在历史上的传播版本差异及其反映的社会心态。 2. 丝竹的群体精神: 专门辟章研究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地域性合奏形式。分析了它们在民间节庆、文人雅集中的功能,探讨了过门和衬字在构建合奏张力中的作用,凸显了群体协作的审美价值。 3. 二胡与板胡的叙事性: 从其形制演变入手,分析了二胡在近现代如何从民间伴奏乐器蜕变为独奏体裁的主流,其音色如何被赋予“诉说”和“悲悯”的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审美范式的重塑——从传统到现代的对话 本书的第四部分具有前瞻性和批判性,旨在梳理近现代中国音乐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理论重构。 我们探讨了五声体系与七声音阶的并存与张力,分析了作曲家们如何运用西方和声学理论来“整理”和“规范化”传统素材。重点分析了民族管弦乐这一新兴体裁的诞生逻辑——它如何通过模仿西方交响乐的结构,来提升中国传统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表达力。这部分内容帮助读者理解,何为“民族调式”,以及在现代配器中,如何保持传统音乐的“神韵”而不沦为简单的“皮相”模仿。 第五部分:听觉的冥想——鉴赏的钥匙 这是面向所有爱好者的实践指南,但其核心是“如何听”,而非“如何做”。 我们提供了数十个关键音乐片段(无附带音视频,仅提供曲目名称、作者、所属时期、代表性特征描述),引导读者主动去寻找和聆听。例如,在鉴赏某套古琴曲时,我们提示关注其“减字谱”记录的“散板起调”所营造的空灵感;在聆听某套民间器乐时,我们要求读者辨识“主奏乐器”与“伴奏织体”如何进行角色互换,以体现中国音乐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整体观。 本书不提供任何考试技巧、指法图解或分级曲目解析,而是提供了一套深入理解中国音乐文化脉络、把握其深层审美规律的思维框架。它是一把钥匙,能开启听者通往传统艺术深层殿堂的大门。 --- 读者对象: 音乐史爱好者、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研究者、希望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核的音乐学习者(无论主修何种乐器)。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原汁原味”非常执着的人,学习传统乐器,我总觉得如果脱离了那个时代的韵味去“现代化”演奏,就失了魂魄。我刚开始接触这套“全集”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抗拒的,总觉得这种“考级”导向的书籍,为了迎合标准化考试,难免会在音乐处理上流于刻板和僵硬。但是,当我翻阅到那些高难度的曲目,比如《寒鸦戏水》或者《林泉清响》的解析部分时,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编者显然不是简单地把乐谱堆砌在一起,他们在很多乐曲的引言部分,对该曲的创作背景、地方风格特点,甚至某些段落的情感处理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举例来说,对于江南丝竹风格的曲子,它会特别标注出“颤音”和“揉弦”的力度区别,这不仅仅是技术要求,更是文化传承的要求。DVD中的演奏者,我也特意去查了,都是国内一线院校的教授或知名演奏家,他们的示范不是那种为了炫技而炫技的表演,而是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诠释。这套书,与其说是一本教材,不如说是一部微型的古筝艺术史和演奏技法手册的结合体。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弹对音符”,更是如何“弹对意境”。唯一的遗憾是,对于一些特别古老的记谱法(比如某些特别复杂的泛音记法),书上没有提供一个单独的“历史记谱法对照表”,稍微有点资深经验的乐手可能会觉得略有不足,但对于主流考级学习者来说,这已经足够详尽了。

评分

我主要关注的是这套书的“教材”属性,因为我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需要给五年级的学生开设古筝启蒙课。坦白讲,市面上很多教材的语言风格过于学术化,或者设计得过于幼稚,很难在“专业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套《古筝考级曲目全集》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出乎意料的平衡。它的前几级曲目(1-3级)在编排上,大量使用了生活化的场景描述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比如“小河流水”、“采茶舞曲”,配图也比较活泼,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它的练习曲目选择非常精妙,都是一些技巧性不强但旋律性极佳的入门曲,能快速建立孩子的学习信心。最关键的是,DVD资源的使用极大地解放了我的课堂时间。我不用花大量时间去演示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只需要让学生回家观看特定曲目的示范,课堂上就可以直接进行集体合奏和纠正错误。这套书的系统性也让我非常欣赏,它的难度递进是科学合理的,每升一级都会引入新的技巧点,并且在后续的曲目中进行巩固和深化,而不是突兀地增加难度。如果能附带一份教师用书,提供一些课堂活动建议就更完美了,但即便如此,它作为核心教材的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附DVD》简直是我古筝学习路上的“及时雨”啊!我之前学琴的时候,老师推荐的曲谱版本总是零零散散的,有的年代久远,五线谱和简谱混在一起,看得我头都大了。更别提那些只有工尺谱的古老版本了,简直是劝退神器。但是这套书一到手,我就知道我的苦日子到头了。首先,它的曲目覆盖面太广了,从一级一直到十级的所有规定曲目都收录得一丝不漏,让我不用再东奔西跑去淘那些稀缺的考级曲目了。而且,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曲谱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每一个指法标记都清晰可见,连那些复杂的滑音、轮指都有专门的图示解释,这一点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以前对一些技巧的把握总是模棱两可,总觉得自己的音色不够“到位”,但对照着书里的详细讲解,再结合DVD里专业演奏家的示范,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DVD的清晰度和音质也非常好,慢速和常速的对比播放功能,让我能更好地揣摩节奏的细微变化,这比单纯听录音带强太多了。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大概就是收录的“参考曲目”部分可以再多一些,不过光是考级曲目的完整性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结实,纸张厚度适中,平时练习翻折也不会轻易损坏,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

评分

我对这套书的评价可能比较偏向于“收藏价值”和“文献参考”的角度。作为一个业余的古筝爱好者,我更倾向于探索不同流派和历史时期的演奏风格。这本《古筝考级曲目全集 附DVD》虽然是以现代考级体系为主线,但其收录的曲目库,实际上构成了近几十年中国古筝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我惊喜地发现,即便是同一首曲子,比如《平沙落雁》,不同级别的版本在定弦、速度和情感表达上都有微妙的调整,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示范——展示了音乐的“可塑性”。此外,该书的DVD在收录时,似乎有意识地纳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演奏风格特点,虽然没有明确标注,但通过细心聆听,你能察觉到早期录音版本那种略带“粗犷”的力度美,与现代录音的“精致”圆润感的差异。对于研究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标准化的对比样本。我尤其欣赏它在附录中对一些传统记号的解释,虽然篇幅不大,但非常专业。如果硬要说有什么能提升它价值的地方,那就是如果能有一个电子版检索系统,方便快速查找特定指法或特定技巧的练习曲目,那就更完美了。但总的来说,作为一套集大成之作,它无疑为古筝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极其可靠且全面的参考坐标系。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非常功利——就是为了攻克十级考试。我已经学了快十年了,但总是感觉在“精细打磨”上有所欠缺,总感觉自己的演奏在“专业度”上差那么一层“釉光”。这套书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它对“考级曲目”的极致还原和深度解析上。它的“DVD”部分,我几乎是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大师班”来看待的。我特别留意了那些被公认为“鬼门关”的曲目,比如《将军令》中那些复杂的多音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段落。书中的谱子不仅标出了准确的音高,更重要的是,它在指法标记上极其细致地标注了“左手按音的力度变化”和“右手扫弦的扫弦角度”。我对比了自己过去使用的几个版本,发现这套书对于某些“禁忌”的演奏错误,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规避指导。例如,对于某些需要快速换把的段落,它提供的换把路线是经过优化和实验的,比我之前老师教的更流畅一些。通过DVD反复观看演奏者的手部特写,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感觉“弹不快”不是因为手指不够灵活,而是因为换把的预备动作太大了。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熟练的演奏者”向一个“精准的诠释者”迈进了一步,对于冲刺高等级考试来说,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曲目,更是一种应试策略和高标准示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