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时节(代前言) 1.长城随想 2.夜深沉 3.川江 4.哀歌——江河水 5.科拉沁草原的传说 6.绝谷探道 7.诗魂(第I乐章) 8.第I二胡协奏曲作者简介CD曲目
本书为五线谱版,收录了由我国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1级演员闵惠芬演奏的二胡曲,包括《长城随想》、《夜深沉》、《川江》、《第I二胡协奏曲》等8首大型作品,并配以闵惠芬演奏的CD3张。
闵惠芬,国家1级演员。她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I代在内外乐坛上享有盛名的二胡演奏家,也是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界的杰出代表。她还是上海市劳动模范、我国委员和人大代表。半个世纪以来,她对民族音乐事业执着追求,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以及为中国民族音乐和二胡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天华研究会会长。
闵惠芬于1958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乙、陆修棠。1963年获得第四届上海之春我国二胡比赛一等奖。196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任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演员。主要代表曲目有《喜送公粮》、《赛马》、《江河水》、《新婚别》、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等。她还创作、改编了许多二胡独奏曲,如《红旗渠水绕太行》、《洪湖主题随想曲》、《樱花》、《阳关三叠》等。
坦白说,一本好的乐谱书,其价值体现在它能否真正融入到日常的练习流程中。这本书的平装设计,虽然在耐用性上可能不如精装,但好处是轻便易携带,我常常把它放在琴包里,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研究乐句。而且,它的开本尺寸拿在手里非常顺手,不会太大造成阅读障碍,也不会太小导致细节模糊。从我初步翻阅的感受来看,它似乎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很好地平衡了实用性,没有为了追求“大部头”的感觉而牺牲了便携和易用性。这对于经常需要带谱去排练或者参加小型演出的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考量。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系统地学习一些经典的、经过专业认可的二胡演奏范本。从目录上看,收录的曲目覆盖面很广,既有流传甚广的经典名篇,似乎也包含了一些相对小众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这本“教程”的定位,让我期待它在演奏提示上能提供更深入的指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写下”了音符,而是“教我如何去演奏”这些音符。比如,对于某些需要强烈情感表达的段落,这本书是否有加入关于弓法力度变化、情感渲染的文字建议?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意境把握的提示,那它就从一本曲谱升级成了一位无声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的五线谱部分的清晰度,可以说是达到了我见过的同类出版物中的顶尖水平。线条的粗细、音符的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视力略有下降的中老年乐友,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而且,它在五线谱旁边通常会配有工整的简谱对照,这极大地便利了那些习惯于传统记谱法的演奏者,也为学习五线谱打开了一扇友好的窗口。我试着对照着拉了几段,发现对照得非常准确,没有出现那种为了迁就版面而牺牲准确性的情况。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演奏者群体的尊重,让人感到物超所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次视觉享受,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一股典雅的气质。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高品质乐谱集。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有些乐曲的指法标注,不是那种生硬的符号,而是用非常直观的图示配合文字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练习曲目,但光是翻阅的过程,就觉得心情舒畅,仿佛已经能听到那些悠扬的旋律在指尖流淌。装订方式也很结实,可以平摊在谱台上,这点对演奏者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频繁翻页的尴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曲谱,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些年头的二胡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曲谱,但这本书的选曲编排方式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并非简单地堆砌名曲,而是有一条清晰的学习进阶路线。从基础的练习曲到风格迥异的代表作,编者似乎非常了解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瓶颈和需求。我特别注意到其中穿插的一些演奏技巧的讲解,虽然篇幅不长,但点到为止,直击要害,比如关于“揉弦的力度控制”和“换把的流畅度”的描述,非常到位,让我对一些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让我在心理上更有信心去挑战那些难度更高的曲目,而不是一上来就被复杂的音符吓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