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早期唱腔
1.勸卿傢休動氣(選自《香妃》)
2.她不該在金殿(選自《香妃》)
3.這裏不是你迴邦(選自《月光麯》)
4.是慧妹的良辰(選自《一縷麻》)
5.是難違父命去齣嫁(選自《一縷麻》)
6.悲切切淚淋淋坐起半身(選自《黑暗天堂》)
唱腔選段
7.思想從前(選自《禮拜六》)
8.譙樓初鼓夜更殘(選自《義》)
9.隆鼕寒露結成冰(選自《寶玉夜探》)
10.在軍中苦思量(選自《胭脂賊》
11.見書信恨海難平氣難填(選自《夜半風嘯聲》)
12.淅瀝瀝雨聲風淒淒《選自《新閨春夢》
13.慈母愛兒深似海(選自《杏花村》)
14.我在張傢長工做(選自《雙推磨》)
15.推呀拉呀轉又轉(選自《雙推磨》)
16.磨兒牽得圓又圓(選自《雙推磨》)
17.我隻道奸臣隻生奸女(選自《盤夫索夫》)
18.不住錢塘住南京(選自《盤夫索夫》)
19.休道曾榮無情義(選自《盤夫索夫》)
20.上樓暗暗觀動靜(選自《盤夫索夫》)
21.一見本章好心傷(選自《盤夫索夫》)
22.見娘子怒容滿麵怒不休(選自《盤夫索夫》)
23.五色繽紛結彩樓(選自《彩樓記·彩樓》)
24.雨打雞毛濕(選自《彩樓記·彩樓》)
25.小姐齣題成大禮(選自《彩樓記·彩樓》)
26.想我偶經彩樓前(選自《彩樓記·彩樓》)
27.隻為書友來相招(選自《彩樓記·逐婿》)
28.隻怪濛正傢寒貧(選自《彩樓記·途中》)
29.虔誠禱告竈爺神(選自《彩樓記·祭竈》)
30.迴想彩樓初見麵(選自《彩樓記·祭竈》)
31.木蘭寺內鍾聲響(選自《彩樓記·趕齋》)
32.見小姐睡濛嚨(選自《彩樓記·辨蹤》)
33.轆轆飢腸心寒顫(選自《彩樓記·辨蹤》)
34.隻見小姐真氣惱(選自《彩樓記·辨蹤》)
35.天地無邊路綿長(選自《庵堂認母》)
36.觀音大士細聽真(選自《庵堂認母》)
37.抬頭望見一盞燈(選自《庵堂認母》)
38.放生池裏池水深(選自《庵堂認母》)
39.興衝衝奉命把花送(選自《送花樓會》)
40.此處客地是異鄉(選自《送花樓會》)
41.我為你小姐珍珠鳳(選自《送花樓會》)
42.飛鳥歸巢夕陽斜(選自《劈山救母·宿廟題詩》)
43.恕未曾供香燭酌水獻花(選自《劈山救母·宿廟題詩》)
44.久等娘子無音訊(選自《劈山救母·哭殿送子》)
45.世間男子美貌多(選自《孟麗君·天香館》)
46.禦酒威力勝凡品(選自《孟麗君·相會》)
47.君臣上馬緩緩行(選自《孟麗君·遊園》)
48.昔日裏將你賜婚劉奎璧(選自《孟麗君·保奏》)
49.漫天風雪湧闌關(選自《情探·海神廟》)
50.黃捲青燈兩年以上(選自《情探·伴讀》)
51.送王郎赴帝京珠淚難忍(選自《情探·送彆》)
52.昨日裏赴過瓊林宴(選自《情探·負情》)
53.他那裏言語如劍利(選自《情探·負情》)
54.一言錯對張翁講(選自《情探·負情》)
55.桂英情深實可憐(選自《情探·負情》)
56.說不盡水晶簾下脂香粉媚(選自《情探·情探》)
57.自從姑娘襄陽來(選自《珍珠塔·見姑》)
58.小侄勤讀聖賢篇(選自《珍珠塔·見姑》)
59.我隻道骨肉總有骨肉情(選自《珍珠塔·見姑》)
60.前奉慈命離鄉井(選自《珍珠塔·羞姑》)
61.禮部春闈二月裏(選自《珍珠塔·羞姑》)
62.人逢喜事精神爽(選自《珍珠塔·羞姑》)
63.列國年有個小蘇秦(選自《珍珠塔·羞姑》)
64.師傅革新著瞭迷(開篇)
65.總理迴眸應笑慰(開篇)
66.我把美酒獻給你(開篇)
後記
願《陸錦花越劇唱腔精選》對陸派傳人與作麯傢有所啓迪,對陸派唱腔愛好者有所幫助,祝陸派藝術繼續發展、發揚光大。這次《陸錦花越劇唱腔精選》作為“上海越劇名傢唱腔精選係列”齣版,增加瞭她唱腔的音頻資料,並製成CD隨書附上。使愛好者在閱覽麯譜時,還能耳聆聽她的唱腔,較全麵地體現瞭陸派唱腔藝術。
《陸錦花越劇唱腔精選》收錄瞭越劇名傢陸錦花所演唱的代錶性樂段,以樂譜為主,圖片和文字為輔,並配以原版CD,為廣大戲麯愛好者提供瞭較好的學習唱本。
說實話,我對傳統戲麯的教材一直持有一種敬畏又略帶疏離的態度,總覺得那些老教材太過嚴肅,不夠“接地氣”。但這一本《正版戲劇教材》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自然,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演唱技巧。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越劇不同流派的風格特點也有所涉獵和區分,雖然是以基礎教程為主,但這種前瞻性的視角,能讓學習者在打好根基的同時,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有一個初步的認知。我尤其喜歡它對舞颱錶現力的探討,唱腔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錶達,教材中對此的闡述非常到位,讓人在學習“如何唱”的同時,也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唱”。這套教材的用心程度,從每一個細節都能感受齣來,絕對是麵嚮現代學習者的誠意之作。
評分這套教材的排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每一個音符和闆式的講解都處理得非常清晰,即便是像我這種剛接觸越劇唱腔的新手,也能很快找到重點。尤其是那些示範唱段的選取,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底。我特彆欣賞它在基礎氣息控製部分的講解,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踐案例,手把手教你如何找到“腔”的感覺。學瞭這麼久,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好的教材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而這本教材恰恰就是這樣一本指路明燈。它的內容編排邏輯性極強,從最基本的發聲位置,到復雜的吐字歸韻,層層遞進,讓人感覺每一點進步都是紮實可靠的。CD的錄音質量也無可挑剔,人聲清晰,伴奏大氣,聽著聽著就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沉浸感非常棒,這對於培養樂感和腔調韻味至關重要。總而言之,對於想係統學習越劇唱腔的人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寶典。
評分從一個資深戲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傳承性”和“準確性”。越劇的魅力在於其細膩婉轉,而這些特質必須從最正宗的腔調學起。這套教材顯然是經過瞭嚴格的學術考證和藝術實踐檢驗的。它所教授的每一個腔口、每一個換氣點,都嚴格遵循瞭越劇藝術的傳統規範。我試著按照書上標注的記譜和節奏去演唱瞭一些片段,發現那些原本讓我感到吃力的、容易“跑調”的地方,竟然變得流暢自然起來。這說明教材在音準和節奏的把控上做得非常精準。此外,它的印刷質量也值得稱贊,紙張厚實,不易反光,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容易疲勞。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有一套如此嚴謹、專注於核心技藝的教材問世,實屬不易,是對傳統藝術的一種尊重和弘揚。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實踐效果的“動手派”學習者,很多理論書我翻兩頁就放下瞭,但這一套教材卻能讓我持續保持學習的熱情。原因在於它的“可操作性”極強。它不是空談“韻味”,而是告訴你具體的練習方法。比如,在處理一些高腔或轉音時,教材裏提供的“氣口”練習和“喉位調整”的圖示,簡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以前總覺得自己的聲音上不去,或者上去瞭不耐聽,現在對照教材的指導,問題迎刃而解。而且,CD的配套使用體驗絕佳,它可以作為老師的延伸,隨時隨地進行跟唱模仿,對比自己的發聲效果。這種“教、聽、練”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對於那些自學越劇的朋友們來說,這套書的價值簡直無法估量,它為你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可遵循的習藝路徑。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本。它在教授技術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的藝術審美。最讓我感動的是,它沒有將越劇唱腔簡化為僵硬的“技術動作”,而是反復強調瞭“情”與“腔”的統一。例如,在講解某一特定唱段時,它會穿插講解該段落的故事情境和人物心境,使得學習者在模仿發聲時,能自然地帶入情感色彩。這種“情景教學法”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趣味性和深度。我敢肯定地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入門教程,它更像是一部越劇藝術精神的載體。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如何發齣聲音”,更是“如何用心去唱好一個角色”。對於想深入瞭解越劇藝術魅力的學習者,這是一次不容錯過的深度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