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透过细节看女人
定价:38.00元
作者:王学英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047282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女人难懂,女人的心更又难懂,因为女人的世界是个迷宫。其实,说女人难懂也未必尽然,关键是要找准“窍门”——透过各种细节,来全方位读懂女人。
莫泊桑说:“魅力、眼神、微笑、语言是女人用来淹没和征服男人的洪流。”看来,男人在征服的历程中,要想不投入女人的“洪流”,就得透过女人的眼神、微笑等各种细节,来看穿她们的心!
本书站在透视女人的角度上,从有关女性的各种细节入手,展示女性生活与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她们的天然特质和心理特征,为你解读女人,提供了难得的参证标尺。这包括:
透过魅力看女人——有魅力的女人有力量
透过性感看女人——性感女人有“姿本”
透过婚姻看女人——围城中的女人
透过家庭看女人——家庭:温馨的港湾
透过性爱看女人——情爱春闺
透过打扮看女人——三分漂亮,七分打扮
透过事业看女人——女人该有自己的事业
透过情绪看女人——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
透过心思看女人——女人的心思难懂
透过欲求看女人——女人更不易满足
目录
第1章 透过心声看女人——做女人难,做好女人更难
1. 为别人活着,疲于奔命
2. 兼顾工作与家庭
3. 犹豫在升职与生子之间
4. 缺乏平等的发展机会
5. 奋斗的路上,阻力重重
6. 做女人真不容易
第2章 透过魅力看女人——有魅力的女人有力量
1. 女人都想做“漂亮天使”
2. 魅力把女人分成三等
3. 女人很关注自己的容颜
4. 气质各异,魅力不同
5. “神韵”来自姿态美
第3章 透过性感看女人——性感女人有“姿本”
1. 走近“性感新时代”
2. “体”现女人的性感
3. 性感:女人永恒的魅力
4. 性感是包装出来的
5. 性感装:年轻女子的爱
6. 女人露多少才算性感
第4章 透过情感看女人——勒住情感的缰绳
1. 情感:女人的精神支柱
2. 女人的“帅哥情结”
3. 女人易患“情感饥饿”症
4. 女人情感“被动”且“善变”
5. 温情可以“软化”女人
6. 柔情女人会“结网”
第5章 透过恋爱看女人——女人的恋爱观
1. “目光是爱性的保证”
2. 女人喜爱“长颈鹿”
3. 不做那枝羞答答的玫瑰
4. 避免“心急”的行为
5. 爱,就要大胆地说出口
6. 慎重恋爱才能规避痛苦
7. 时常赠送精神“厚礼”
第6章 透过婚姻看女人——围城中的女人
1. 婚后主动增进感情
2. 互谅,才能互爱
3. 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4. 猜疑会导致婚姻破裂
5. 保留两人独处的时间
6. 在婚姻中扮演不同角色
7. 给你的婚姻注入几丝情趣
第7章 透过家庭看女人——家庭:温馨的港湾
第8章 透过情感误区女人——在“甜枣”和“泥沼”之间
第9章 透过烦恼看女人——种种苦恼萦绕着女人
第10章 透过优势看女人——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11章 透过物质看女人——时时呈现你的女人味
第12章 透过“不”字看女人——女人说“不”的背后
第13章 透过外形看女人——解析女人的外形
第14章 透过性爱看女人——情爱春闺
第15章 透过出轨看女人——怎样看待“红杏出墙”
第16章 透过打扮看女人——三分漂亮,七分打份
第17章 透过交际看女人——广于交际,尽显女性的风姿
第18章 透过恶习看女人——恶习使女人不受欢迎
第19章 透过不当言行看女人——几种女人的言行误区
第20章 透过品质看女人——品质决定一切
第21章 透过事业看女人——女人该有自己的事业
第22章 透过金钱看女人——钱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第23章 透过压力看女人——压力让女人步履艰难
第24章 透过天性看女人——女人的天性
第25章 透过情绪看女人——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
第26章 透过心思看女人——女人的心思难懂
第27章 透过暗示看女人——弦外之音的背后
第28章 透过欲求看女人——女人更不易满足
第29章 透过自珍看女人——女人珍爱自己,才能被人珍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内容深度,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心理或社交类书籍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社会观察报告,只是观察的主体聚焦在了女性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表现之间那道复杂的桥梁上。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敏感话题时的那种审慎和尊重,没有简单地将任何行为模式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努力去探究其形成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例如,书中对“自我牺牲”情结的探讨,并没有一味地批判,而是深入挖掘了这种行为模式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功能性意义,这使得读者的反思不再停留在表层的道德评判上,而是进入到对自身选择的根源性追问。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即便是涉及一些相对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也被作者用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的案例包裹起来,使得阅读过程毫无晦涩感。可以说,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透镜,去看待那些我自以为已经完全理解的女性群体,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共鸣点或启发,这份知识的复利价值是巨大的。
评分坦白说,我本来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里面充斥着过度的演绎和不切实际的揣测,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平衡了“细节观察”与“宏观理解”的张力。作者不是教你如何去“扮演”某种角色,而是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让你学会如何从细枝末节中重建一个人的完整画像。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同事,我用这本书里的几种分析工具去对照她的行为模式,赫然发现之前所有的误判都源于我只看到了“表象”而错过了“本质”。这本书对于提升人际敏感度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教会你不要被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也不要被无谓的自我设限所困扰。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成熟、克制,没有煽情,全是干货,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迷你案例研究,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效果。这种“知行合一”的阅读体验,在同类书籍中是极为罕见的。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忍不住想在深夜里细细品读的书,因为它探讨的问题往往是我们在白天的喧嚣中无暇顾及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矛盾性”时的坦诚。女人身上那些常被外界简单归类的特质——比如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这本书没有试图把它们强行拧成一股绳,而是把它们视为共存的真实状态进行展示。它引导读者去接受一个事实:人性的丰富性,恰恰来源于这些看似对立面的和谐共处。阅读过程中,我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批注和思考的火花,因为它不断地抛出新的疑问,促使我跳出自己固有的认知框架去审视周遭的一切。它不是一本速成的指南,而是一部需要时间沉淀、反复咀嚼的精妙文本。它带来的改变是缓慢而深刻的,它没有许诺即刻的改变,而是通过提供更清晰的观察工具,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富有弹性。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富层次感的,初读时,你可能只是被那些鲜活生动的案例所吸引,觉得内容很有趣,很贴近生活。但当你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回顾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作者在看似轻松的叙述下,埋藏了非常精妙的哲学思考。它讨论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如何与女人相处”的问题,而是深入到了“个体如何构建自我认知并与外部世界进行有效链接”这一更深层次的主题。特别是关于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那几章,描述得极其精准和富有同理心,让人在共鸣之余,也对自我身份有了更清晰的界定。作者的文字功力令人赞叹,她能用最朴素的词汇,描绘出最复杂的人性纠葛,读起来丝毫没有学术著作的沉闷感,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理解和接纳差异性,而不是试图去标准化任何一种生命形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不像那些老套的女性读物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套僵硬的“成功女性”模板。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带着一种X光般的洞察力,去捕捉那些隐藏在日常言谈举止中最微小的信号。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而是在教你如何真正地“看见”一个女人——那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充满矛盾的真实个体。比如,书中对肢体语言的分析,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机械解读,而是结合了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深度剖析,让你在与人交往时,能捕捉到对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绪和潜在需求。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女性职业发展时所采取的视角,它避开了泛泛而谈的励志口号,而是深入到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去分析那些微妙的权力动态和人际博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职场中的沟通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因为我开始关注那些原本被我忽略的“非语言信息”,这真是一次非常深刻的自我觉察之旅,让我对人性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