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定价:36.00元
作者:周小全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141211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解决“三农”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农村金融和农村土地的相关制度安排。因此,《北大光华县域经济与地方金融研究丛书·第2辑·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试图将农村金融与农村土地结合起来分析,提出以金融创新促进农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地金融的思路,并深入探讨农地金融问题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本书以河南省新乡市作为个案分析的重点,但有关农地证券化等农村金融创新的建议,仍不失普遍性和可推广性。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三、河南省和新乡市的实践
四、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节 新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二、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
三、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
第二节 城乡发展理论
一、城乡发展理论的萌芽——朴素的城乡整体发展观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理论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的基本理论
一、金融发展理论
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第四节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农地制度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二、农地制度的基本功能
三、农地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的效率分析
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之初的农村金融恢复期(1979-1992)
二、多元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期(1992-1996)
三、农村金融的风险防范期(1997-2002)
四、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期(2003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构成
一、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体系
第三节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二、指标设计与样本选取
三、实证分析
四、小结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正规金融体系的功能弱化
二、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三、“草根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四、非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受到压制,畸形发展
五、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城乡统筹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笫一节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美国:多元复合模式
二、德国:金字塔式合作金融体系
……
第五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分析
第六章 城乡统筹中的农地制度创新
第七章 以金融创新推进农地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农地金融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周小全,男,1973年3月生,湖南省澧县人,中员,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曾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现任职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河南省专家。出版专著《资本市场效率论——一般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竞争、产权与绩效——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合著《美国投资银行经营失败案例研究》,在《中国金融》、《投资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冲击力,用暗红色的背景衬托着几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钱袋”图案,其中一个钱袋里隐约露出了绿色的叶片,这似乎在暗示着农地金融化过程中,资本与土地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拿到手之后,这本书的纸张触感温润,字迹印刷得非常清晰,整体的阅读体验很舒适,不会有廉价感。我一直对“城乡统筹”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个关键。而“农地金融”则像是连接城乡、打通经济循环的重要节点。书中选择新乡市作为研究案例,我个人觉得非常契合,因为新乡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原城市,其农地资源的特点和在城乡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来剖析农地金融问题。是侧重于宏观的政策分析,还是微观的案例研究?会重点探讨农地金融化的驱动因素、实现路径,还是更关注其带来的影响和效应?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金融机构在农地金融中的角色,以及他们是如何设计金融产品来支持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发展的?此外,我也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农地金融”的边界,是仅仅指农地抵押贷款,还是涵盖了更广泛的涉及农地的投融资活动?这本书的内容,听上去就充满了探索性和前瞻性,很期待能从中获得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采用了比较朴实的写实风格,远山近田,几个农人劳作的剪影,一下子就勾勒出了“城乡统筹”和“农地”这两个核心概念。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挺好,印刷清晰,排版也比较舒适,读起来不会有视觉疲劳。我个人对农业经济方面一直挺感兴趣的,特别是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城乡融合发展,但具体落地执行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农地作为连接城乡的关键要素,其金融化如何影响整体的统筹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从书名来看,这本书应该会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出发,分析农地金融化在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作用和潜在的风险。新乡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典型城市,其地域特点和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代表性,选择这样一个案例进行研究,感觉会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理论是如何与现实相结合的。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具体展开论述,比如,会涉及哪些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在农地流转、抵押、开发等环节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会不会探讨金融创新对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以及,在推进农地金融化的过程中,又会暴露出哪些挑战和难题,比如风险控制、信息不对称、农民权益保障等方面。这本书的内容,听起来就很有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简约而富有深意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深邃的蓝色背景上,几笔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城市与乡村的轮廓,中间巧妙地融合了一个象征着金融的“$”符号,这种视觉化的表达方式,直接点明了主题: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地金融。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良好,印刷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丝毫的粗糙感。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城乡统筹”这个宏大命题,在现实中往往触及到许多具体的、棘手的难题,而“农地金融”恰恰是其中绕不开的一个核心环节。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国家,如何激活农地资源,使其在城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又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选择新乡市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案例研究,无疑为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如何梳理新乡市在农地金融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例如,当地有哪些创新的金融模式?这些模式在解决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升级、农民资产增值等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否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例如,如何平衡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与农地作为公共资源的属性?如何避免金融化过程对传统农业生态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冲击?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够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挑战,提供一个鲜活的样本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风格十分简洁大气,白色的封面上,一个抽象化的金色稻穗图案,寓意着丰收与希望,也暗含着农地金融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书脊的烫金字体清晰可见,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我一直认为,在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时,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深入剖析,是让理论更具实践意义的有效途径。河南省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以新乡市为例来研究“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这个选题本身就显得非常有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新乡市在农地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例如,当地是如何探索农地抵押贷款的?有没有发展出与农地相关的特色金融产品?这些金融创新又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对这些实践进行深入的评估,分析其成功之处,也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例如,在农地金融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农民在农地金融活动中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能够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从而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一个由无数细小的绿色方块组成的“地图”,其中一块被金色的光芒点亮,旁边则印着“城乡统筹”和“农地金融”的字样,这种设计既有抽象的艺术感,又寓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农地资源的开发与金融资本的注入,正如同点亮一块土地,使其焕发生机。书的整体设计也很考究,纸张厚实,印刷精美,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严谨的学术态度。我对“城乡统筹”这个话题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因为这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而“农地金融”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抓手之一,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性和实践的可行性。选择河南省新乡市作为研究对象,我觉得非常有眼光,新乡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农业发展基础、城乡结构以及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都具有典型的样本意义。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对新乡市的农地金融问题进行研究时,会从哪些具体的维度入手?是否会深入剖析农地金融的体制机制,例如,土地产权制度、金融机构的角色、监管政策等?是否会关注农地金融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比如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市居民等?还会不会探讨在推进农地金融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如何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社会公平?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农地金融如何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生动案例,为我们理解和破解类似的难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