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
定价:25.00元
作者:徐兆寿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3517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比百家讲坛更为深邃,与自由的思想,性文化学者的十年思想结晶。
内容提要
就我的调查来看,在当下中国的青年人,他们感兴趣也能拿到桌面上讨论的内容依次是: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是什么?性是什么?性与爱情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同性恋问题:问题;一夜情问题;婚外恋问题;失恋问题等等。仍然是深层次的伦理道德问题。他们关心的其实是文化和精神的问题,即在未来如何处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和矛盾冲突,如何获得幸福。
目录
性本质
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究竟是男人坏还是女人更坏
女人的望真的比男人强吗
为什么只有女人的乳房是隆起来的
为什么只有人类没有固定的期
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结
初恋为何成为美的爱情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
什么样的爱情适合于婚姻
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
婚姻的价值
结婚有什么好处
可以不结婚吗
如果人类不死,两会怎样
产生的本质原因
无性婚姻有存在的价值吗
第九次性革命
虚拟性爱是不是真正的性爱
性历史
原始古人有爱情吗
母系文化到底是怎样确立的
西门庆是男人
潘金莲是中国妇女革命的先驱
性当代
女人比男人更好色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婚姻的不同认识
建国后次离婚高潮从将军开始
六十年代的性
大学生谈恋爱的20个理由
男女大学生对同居的态度让我惊讶
同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越暴露越性感吗
真正应该接受性教育的应该是成人
为何现代人的情感出轨现象越来越多
性数字时代的恐吓
95%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性文化盲
虚拟性爱是解决的良方之一
特别的三八节,特别的对话
在今天还要不要门当户对
性文化
里的“性存在”
梅兰芳可以更人性化一些
黄色垃圾:《夜宴》、《黄金甲》
周国平谈爱情等于没谈
为李银河维权
一个被性命名和解构的时代
与大学生谈情说爱
致同性恋者朋友们的一封信
当下中国性教育的尴尬与误区
我为什么要写性
性教育是性爱技巧教育吗
者都是性开放者吗
中国人都是捡来的
球文化之一——球、男人
色
优美的野蛮
能不能让体育更好看一些
性感的体育
上帝是谁造的
家家里的性文化
性道德
到底我们怎样来对待处女情结
到底她杀母对不对
女子在男子面前应如何摆布自己
并非“冒死反抗者”让人类感到耻辱,而是陈岚让人类蒙羞
质问李银河:换偶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
中国人的道德悲剧
贞操该不该守
性咨询
性会成为爱的阻力吗
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与一位十七岁的女生谈性问题
接吻会生孩子吗
一个女人怎样才算纯洁
我们究竟要不要结婚
怎样告诉孩子他是从哪里来的
大学流行同性恋问题
究竟什么行为才是同性恋行为
中国古代同性恋一观
为什么古代人类要禁止同性恋
20世纪西方同性恋问题纵横谈
同性恋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爱情与婚姻
她该不该要孩子
恋爱与爱情是一回事吗
“剩女”被剩“高危妇女”被困的原因
再谈情人
作者介绍
徐兆寿,1968年生,1992年西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现供职于该校旅游学院,副教授,任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1988年开始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共计300多万字。 2002年因出版“中国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非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复古韵味,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翻开内页,那种排版布局就透露出一种对传统书籍的敬意。至于内容本身,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社会对“性符号”的解读差异的梳理。他没有将“性文化”看作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深入到具体的场景中去观察。例如,书中对比了江南文人阶层对“情”的细腻描绘与北方民间对生育和强健体魄的直接追求之间的张力。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原本宏大的文化概念变得鲜活而立体起来。读到一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小故事时,我甚至会产生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真实的面貌,而不是被后世的道德滤镜所过滤过的版本。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试图解构宏大叙事的作品抱有浓厚兴趣,而这本关于性文化的随笔集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阅读癖好。它没有试图去构建一个完美的古代性爱乌托邦,反而着重展现了其中的挣扎、妥协和张力。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古代官员对私生活的监管和百姓对自由表达的渴望之间的博弈,那种社会权力与个体欲望的角力场面,描写得入木三分。作者擅长在看似不经意的轶事中,提炼出深刻的文化信息,让人在轻松阅读中完成了一次深层次的知识构建。读完后,我感到知识的摄入是循序渐进且扎实的,它没有给我带来阅读的疲惫感,反而是带来了一种满足于探寻真相的愉悦感。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我读过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隐秘角落观察得最为透彻的作品之一。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文化随笔”型的书籍是抱持着一丝谨慎态度的,总担心内容会流于泛泛而谈,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性”这个主题的表面探讨,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社会结构、家庭伦理乃至哲学思辨之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古代医书中关于养生与房事的论述,那种将性视为生命能量循环一部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充满智慧的东方智慧的体现。作者的论证逻辑清晰有力,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让人不得不信服。更难得的是,他并未进行价值评判,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冷静和热情,记录和分析这些现象。这种既有学术支撑又不失阅读趣味的文风,让我在炎热的午后捧着它,仿佛进行了一场与历史的私密对话,收获了知识的厚实感。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它对于传统文化中对“性”这一话题的微妙处理方式,简直是一次细致入微的考古挖掘。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没有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调,反而是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将那些深藏于民间传说、诗词歌赋乃至日常习俗中的性观念,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性态度的变迁所做的对比分析,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非常强烈。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对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关于情欲和伦理的那部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单一的刻板印象,而是看到了其丰富、复杂乃至充满矛盾的侧面。比如,书中对古代闺房艺术的描述,那种含蓄而又热烈的表达方式,与现代直白的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引发了我对“进步”与“退化”的深思。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让人望而却步。徐兆寿先生似乎深谙如何在高雅和通俗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即便是一些涉及较为敏感或隐晦的古代文本的解读,他也能用一种温和而又不失精准的语言来阐释,使得即便是对传统文化研究不甚深入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跟上他的思路。我尤其欣赏他对于“禁忌”的探讨,即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和强化对某些性表达的压抑,以及这种压抑如何在潜意识中反作用于艺术和文学创作。这种批判性的视角,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文化梳理,更像是一部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侧写。它迫使读者去反思我们当下社会对于性话题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启迪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