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高速公路及城市行车导航地图集(2015)
定价:30.0元
作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807546498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高速公路行车及城市行车导航地图集》包括4幅省市公路交通全图、39幅地级市公路网详图、39幅大比例尺地级市城区街道详图等内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高速公路行车及城市行车导航地图集》是一本重点县市过境导向+城区二合一地图。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册子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实在感”。毕竟现在导航软件层出不穷,手机一开定位,哪儿去不了?可我这个人就是有点老派,总觉得对着一块冰冷的屏幕指引方向,少了一份对路况的掌控感,尤其是在那种信号时有时无的偏远地段,或者遇到临时封路、绕行时,电子地图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现实的变化。这本书的装帧很扎实,纸张的质感也挺厚道,一看就是能经得起反复翻阅和在车里颠簸的“老伙计”类型。我记得有一次,在苏北一个县道上,手机导航突然“罢工”,把我引到了一个正在修路的死胡同,当时急得团团转。如果那时候手里有这么一本详尽的纸质地图集,至少还能对照着路牌,给自己找个退路。这本图集能提供的那种“安全感”,是任何APP都替代不了的,它代表着一种可靠的备份,一种对未知的预先准备。对于那些经常跑长途、跑郊区,对区域路网结构有宏观需求的驾驶者来说,这价值可就体现出来了。而且,2015年的版本,虽然现在看来有些信息可能滞后,但对于研究当时的基础路网布局、高速公路的走向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评分我特意对比了一下它和市面上其他同类地图集的不同之处,这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高速公路及城市行车导航地图集》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对“一体化”概念的强调。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跨省界出行是家常便饭,很多地图册只侧重某一省份或城市群,导致跨区时,交接处的衔接信息往往不够清晰,甚至在进入城市核心区域时,细节又骤然减少。这本图集似乎很注重这种区域协同性,高速路的连接点、枢纽的匝道设计,以及相邻城市的主要快速路的交汇口,都有比较细致的标注。这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区域物流调度或者经常往返于这四个省市的商务人士来说,无疑是非常高效的工具。我过去用过一本只做江苏省内的,一旦跨到安徽地界,导航的详细程度就断崖式下跌,让人十分不适应。这本图集能提供一个相对统一的视觉语言,帮助驾驶者快速适应不同区域的交通规则和道路标识习惯,减少了认知负荷,让驾驶过程更加顺畅。
评分收藏价值方面,我对它抱着一种历史性的眼光来看待。2015年,正值长三角基建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现在已经非常成熟或已经升级改造的道路网络,在当时可能还是相对较新的工程。因此,通过这本图集,我们可以清晰地“定格”那个时间点的路网结构,了解当时的主干道规划思路。对于研究城市发展史、交通基础设施演变历程的学者或者爱好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地图,更像是一个特定年份的交通“文物”。我个人就很喜欢收集这种具有时代印记的工具书。现在的地图都是动态的,随时在变,但纸质地图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固定性。它记录了“当时”的真实状态。而且,虽然是2015年的出版物,但对于描绘主要的河流走向、山脉分布这些相对稳定的地理信息,它的精度依然毋庸置疑,这为理解区域地貌和道路选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本工具书,用户体验的细微之处决定了它是否能真正融入日常使用场景。我注意到这本图集在处理城市内部道路时的尺度把握。很多地图册在画完高速公路后,进入市区就草草了事,城市街道模糊不清,连关键的立交桥结构都画得很抽象。但这本图集似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细化了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内部路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城区图。这些局部详图的比例尺拿捏得当,既保证了足够的信息量,又没有让地图显得过于拥挤。比如,在上海这样路口复杂、单行线众多的城市,清晰的街道走向图是避免迷路的关键。我曾尝试用当时的手机导航在上海市中心绕路,光是找个合适掉头的路口就费了半天劲。这本图集提供的那种鸟瞰式的、一览无余的城市布局,反而能让人更快地建立起空间认知,从而避开那些‘电子陷阱’般的单行道和禁左转路口,体验感确实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说实话,挑选地图册是个很考验眼力的活儿,关键在于“信息密度”和“信息有效性”的平衡。有些地图信息堆砌得像迷宫一样,密密麻麻全是箭头和编号,看着就头疼,反而影响了行车时的判断速度。但这本2015年的图集在版式设计上,处理得相当成熟。它明显区分了高速路网的主干层、城市快速路层和城市内部道路层。比如,高速路用了更粗的线条和鲜明的背景色区分,而城市内部的导航信息则放在了放大的局部图里。这种分层处理,使得驾驶员在快速扫视时,能够迅速抓取出当前所需层级的信息,避免被不必要的细节干扰。我发现它在标注服务设施,比如服务区、收费站位置时,也比我见过的几本都要规范和醒目。在紧急需要找加油站或休息区的时候,这种直观的标识比在电子屏幕上反复点击要快得多,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