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 | 作者 | 田兴荣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609477 | 出版日期 | 2015-08-01 |
| 字数 | 页码 | 126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北四行联营研究(1921-1952)》是一本近代金融机构研究专著,本书在论述北四行联营的目的时,认为:从主观动机来看,是为了谋求四行自身业务的发展。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北四行联营是对20世纪20年代关于西方银行合并联合思潮的实践,这种实践既是中国银行发展史上的一次创新,也是近代中国一次实体机构的联营。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它只是昙花一现,但抓住了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它的成败得失表明,近代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当届政策的左右。对于我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资政参考价值与作用。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BF-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这本书的书名,简洁明了,直指核心,让我这位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略有涉猎的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对“北四行”的联营研究这个主题,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这本身就勾起了我极大的探索欲。我想象中,这应该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会详细梳理1921年至1952年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的几家重要企业是如何建立并维系联营关系的。作者田兴荣的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研究”二字,预示着这并非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有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我尤其关注的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政治因素、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的博弈、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等,是如何影响“北四行”的联营策略的。这本书能否像一部生动的纪录片,将那个时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难历程,鲜活地展现在我面前,是我最期待的。我对书中对于联营模式的理论框架、实践过程、以及最终走向的解释,抱有很高的期望。是否能够清晰地阐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上海远东出版社,一个在图书出版领域有着良好声誉的机构,其出版的书籍往往质量上乘,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规格和学术水准有了初步的乐观预期。
评分《BF-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的书名,给我一种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学术研究的印象。虽然我可能对“北四行”的具体信息并不熟悉,但“联营研究”四个字,就足够吸引我深入了解。我一直认为,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经济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市场经济活力和资本运作模式。这本书的年代跨度,从1921年到1952年,涵盖了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是一个充满剧烈社会和经济变革的时期。我想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四行”是如何形成联营的?他们的合作基础是什么?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还是某种政治力量的推动?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联营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比如股权结构、管理层、市场策略、以及在面临危机时的应对措施?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这种联营模式对“北四行”自身的发展,以及对当时中国整体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者田兴荣的名字,或许意味着这将是一份扎实的研究成果,而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声誉,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一直对近代史中的经济发展和企业联合模式很感兴趣,这本《BF-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的书名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我对“北四行”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但“联营研究”这四个字预示着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在那个特殊年代,几家大型企业之间是如何协同运作,形成联盟,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政治变迁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北四行”各自的背景、优势以及它们在联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这种联营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例如它们的决策过程、利润分配、风险共担等,这些细节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当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对联营模式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影响其命运的关键因素,并从中提炼出对今天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这本书的年代跨度也非常吸引人,从1921年到1952年,这期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变革的时期,政治格局、经济政策、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四行”联营能够持续多久,又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和调整,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希望能读到严谨、深入的研究成果,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那个时代经济运作的窗户。
评分这个书名,《BF-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在我看来,似乎蕴含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商业传奇。我对“北四行”这个称谓感到非常好奇,它代表着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个时期,存在着一个由四家企业组成的联盟。而“联营研究”则让我预想到,这本书将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这些企业,更会深入探讨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以及这种合作模式的演变过程。1921年至1952年,这三十余年的时间跨度,正值中国社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战争、政治动荡、经济转型,这些外部因素无疑会对任何一种商业联合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北四行”的联营关系是如何维系的?它们是否经历了重大的危机?又是如何克服的?作者田兴荣在这本书中,是否会为我们揭示这些企业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商业策略、资本运作,以及它们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商业逻辑和发展轨迹。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有了初步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它没有冗长的副标题,而是直接点明了研究的主题:“BF-1921-1952-北四行联营研究”。“北四行”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在那个特定时期,或许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商业联合体。而“联营研究”则表明了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历史事件的堆砌,而是对这种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的剖析。我非常好奇,这“北四行”究竟是哪四家企业?它们在1921年至1952年这漫长的三十一年间,是如何建立并维持这种“联营”关系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企业的背景、主营业务、以及它们在联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我更关心的是,这种联营模式在当时的中国,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否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抑或是,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最终走向了衰落?作者田兴荣,一个我不太熟悉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能否为我揭示那个时代中国民族资本的运作逻辑,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更是对历史现象的深刻洞察。上海远东出版社的名字,也给我一种踏实感,期待它能为我带来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