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喧嚣的九十年代
定价:48.50元
作者:(美)斯蒂格利茨 ,张明 ,杨学钰 校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4935373
字数:305000
页码:2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蒋教授在本书重新评述了20世纪90年代这段充满繁荣与衰退的传奇历史,讨论了它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毁灭的种子是如何在繁荣中播下的,以及美国和世界为什么仍然没有从失败中充分吸取教训……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取得了真实进步和真实经济增长的十年。但是斯蒂格利茨教授通过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方式,展示的所谓的繁荣在美国是如何产生的——过度的放松管制、对于CEO的不正当“激励”以及失控的利益冲突。他揭示了哪些通过玩弄手腕,从公司成功盗窃财富的经理人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所造成的损害。斯蒂格得利茨教材深入地参与了这十年中政策的制定过程:他赞扬了克林顿的目标和激情,但同时也批评了他们经常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他们经常屈从于庞大的金融利益集团的压力;他学揭示了在制定政策之前所发生的那些激烈讨论和意见分歧的本质。
斯蒂格利茨教授对20世纪80—90年代占支配地位,直到现在还依然存在的自由市场狂热现象,给予了极具说服力的分析。他说明了为什么对公司、个人和社会来说贪婪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这种贪婪不受到抑制的话,安将导致欺、扭曲和灾难。他认为,不受约束的市场远非经济繁荣的引擎,获得持续增长和长期效率的佳方法是找到和市场之间的恰当平衡,公司和经济都必须受到程度的管制。这不仅仅是好的道德教化,还是好的经济学。在本书结束之时,作者提出了令人鼓舞的结论,即我们可以作些什么,从而使得世界经济回到一个更加公平和更加稳定的增长进程中来。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喧嚣的九十年代》真是勾起了我太多的回忆!仿佛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匣子。我记得九十年代初,我还是个懵懂少年,那时候电视机还是黑白的,晚上最期待的就是《渴望》的播出。街头巷尾,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讨论着剧情。而那时候的音乐,磁带还是主流,攒了很久的零花钱,终于买下了那盘《同桌的你》,一遍遍地听,歌词里的青春、迷茫、还有淡淡的忧伤,就像自己当时的写照。还有那些涌入中国的西方流行文化,最早的麦当劳、肯德基,第一次见到可乐瓶子,觉得那是多么神奇的东西。那时候大家谈论着“下海潮”,很多人辞职创业,充满了闯劲和不安。信息传播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反而觉得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去了解这个世界,去抓住机遇。书里描绘的那些场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变化和希望的年代,那种粗粝却又真挚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评分《喧嚣的九十年代》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它展现了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挣扎,他们的爱与失落。书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描绘,都非常动人。我读到了一些让我热泪盈眶的片段,也读到了一些让我会心一笑的瞬间。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能够精准地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虽然九十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书中传递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对生活的热情,以及那种在喧嚣中寻找自我的执着,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让我对过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尤其欣赏《喧嚣的九十年代》在刻画时代背景上的功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时代事件,而是将这些事件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故事线中,让历史的变迁成为人物命运的注脚,又让人物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特征。我记得九十年代后期,互联网开始悄然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虽然速度很慢,电脑也很昂贵,但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感,已经开始萌芽。书中对于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比如个体户的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都有着细腻的描写。这种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塑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翻阅一本个人化的时代史,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饱含着那个年代的温度和气息。
评分《喧嚣的九十年代》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冲击和观念变革。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港台流行文化席卷而来,电视剧、电影、音乐,成为了年轻人追逐的潮流。那时候的“追星”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我们没有微博、没有各种粉丝站,只能通过杂志、电视节目来了解偶像。四大天王、王菲,他们的歌曲和形象,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上海滩》、《新白娘子传奇》这些经典电视剧,更是成为了我们童年和青春的共同记忆。书里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描绘,让我回忆起当年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剧情、模仿明星的场景,那种纯粹的快乐至今难忘。同时,书中也触及了当时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守与开放的交织,都为那个年代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评分读完《喧嚣的九十年代》,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群生猛、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既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普遍人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浮沉的描绘,那种努力向上却又充满无力感的挣扎,非常真实。比如书中刻画的一个小人物,从一个小城市来到大都市打拼,经历了种种起伏,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这种韧性,在那个快速变化的年代尤为可贵。书中的对话也很有意思,带着浓浓的年代气息,有时候会让我忍俊不禁,有时候又会让我陷入沉思。我感觉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观察非常细致入微,捕捉到了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串联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亲身经历,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