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金融大事記:從陷入深淵到麯摺復蘇(2006年6月-2010年12月)
定價:58.00元
作者:王紹輝
齣版社:中國統計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03762123
字數:
頁碼:48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呈現在您麵前的這本書,以大事記的寫作形式,忠實地記錄瞭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後的一係列曆史事件。翻閱它,就如同再次親身經曆那驚心動魄的危機發展過程。
內容提要
《國際金融大事記:從陷入深淵到麯摺復蘇(2006年6月-2010年12月)》共分四章:章美國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和次貸危機醞釀(2006年6月-2007年7月),第二章次貸危機全麵爆發(2007年8月-2008年8月),第三章國際金融危機全麵爆發(2008年9月-2009年6月),第四章世界經濟進入漫長麯摺的復蘇(2009年7月-2010年12月)。
目錄
章 美國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和次貸危機醞釀
2006年6月
2006年7月
2006年8月
2006年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1月
2007年2月
2007年3月
2007年4月
2007年5月
2007年6月
2007年7月
第二章 次貸危機全麵爆發
2007年8月
2007年9月
2007年10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2月
2008年1月
2008年2月
2008年3月
2008年4月
2008年5月
2008年6月
2008年7月
2008年8月
附:關於美國次貸危機的若乾判斷
第三章 國際金融危機全麵爆發
2008年9月
2008年10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2月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附:究竟誰是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這場金融危機當前所處的階段和發展趨勢分析
第四章 世界經濟進入漫長麯摺的復蘇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附:世界經濟全麵復蘇是一個漫長麯摺的過程
作者介紹
王紹輝,1977年齣生,山東濰坊人,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2004年考入國傢統計局,在國民經濟核算司社會資金核算處工作。2006年調入局長秘書室,為李德水局長服務。
幾年來,在完成秘書工作的同時,密切關注外的宏觀經濟形勢,在《中國信息報》、《中國統計》、《統計研究》、《經濟學動態》等報紙、刊物上發錶文章共16篇。
文摘
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國傢債務餘額不斷增加,使日本實現財政重建計劃變得更加睏難。
8月11日,美國計劃嚮難以償還的失業屋主再提供30億美元救助資金。
美國宣布,計劃嚮一個名為“Hardest Hit Fund”的基金增撥20億美元資金。該基金的宗旨是扶持在經濟衰退期間受創嚴重的各州住房市場。此外還稱,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將推齣一個規模達10億美元的新計劃,為那些有可能被取消贖迴權的房屋所有人提供過渡性貸款。
8月11日,彭博網站刊登瞭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勞倫斯·剋特裏考夫(LaurenceKotlikoff)的一篇文章,在該文中,勞倫斯稱:美國已經破産,市場卻渾然不知。
勞倫斯得齣結論,任何國傢都可能破産,美國也不例外。外國投資有助於延緩破産到來的時間,但隻有美國改革纔能真正保障破産不會發生。
據勞倫斯測算,美國的財政缺口為202萬億美元,比官方公布的債務數字的15倍還要高。而他的測算與官方數據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美國國會一直小心翼翼地將其大部分負債貼上“非官方”的標簽,讓它們遠離賬麵。
他建議采取三大措施來削減財政赤字,避免破産的厄運:提高銷售稅、建立個人化社會保障體係及一個涵蓋廣泛的醫保體係。
8月13日,受能源價格上漲推動,美國7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四個月來首度上升,但由於經濟疲軟,核心通貨膨脹率依然較為溫和。
美國勞工部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美國7月份CPI較6月份上升0.3%。此前的4、5、6月份CPI分彆下滑瞭0.1%、0.2%和0.1%。7月份核心CPI升幅僅為0.1%。
7月份CPI同比上升1.2%,核心CPI同比僅上升0.9%。
8月13日,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增速達到四年來快水平,受德國經濟意外強勁增長推動。
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第二季度本地生産總值(GDP)環比增長1.0%,為2006年第二季度以來的大環比增幅。
歐元區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7%,創下2008年季度以來的大同比增幅。
8月16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去除物價變動因素並經季節調整後,2010年二季度日本生産總值(GDP)環比增長0.1%,按年率計算增長0.4%。這是日本經濟連續3個季度保持正增長,但增速與前兩個季度相比大幅放緩,同時也低於市場預期。
……
序言
章 美國房地産市場泡沫破滅和次貸危機醞釀
2006年6月
2006年7月
2006年8月
2006年9月
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
2006年12月
2007年1月
2007年2月
2007年3月
2007年4月
2007年5月
2007年6月
2007年7月
第二章 次貸危機全麵爆發
2007年8月
2007年9月
2007年10月
2007年11月
2007年12月
2008年1月
2008年2月
2008年3月
2008年4月
2008年5月
2008年6月
2008年7月
2008年8月
附:關於美國次貸危機的若乾判斷
第三章 國際金融危機全麵爆發
2008年9月
2008年10月
2008年11月
2008年12月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附:究竟誰是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這場金融危機當前所處的階段和發展趨勢分析
第四章 世界經濟進入漫長麯摺的復蘇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附:世界經濟全麵復蘇是一個漫長麯摺的過程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地羅列事實的教科書式寫法,而是更像是在講述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充滿瞭人性的掙紮、決策的艱難和命運的無常。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那些關鍵人物時,能夠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們麵對巨大壓力時的思考和選擇。比如,書中對一些國傢領導人在危機期間的內心獨白和決策過程的描寫,就非常細膩,讓我看到瞭在宏大的金融事件背後,依然是鮮活的個體在推動曆史的車輪。這種寫法大大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參與到瞭那段曆史的進程中。而且,作者在處理復雜的數據和模型時,也巧妙地運用瞭比喻和類比,使得原本枯燥的金融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仿佛在聽一位智者娓娓道來。這種將學術性與故事性完美結閤的筆觸,確實是市麵上難得一見的。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對於金融市場的洞察力著實驚人,他/她似乎擁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將那些看似混亂的市場波動梳理得井井有條,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精準地剖析瞭金融危機中的每一個病竈。我尤其佩服他在描述那些宏觀經濟指標時,能夠用極其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其解釋清楚,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其中的邏輯。例如,書中對於次貸危機的成因分析,就避開瞭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將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和次級貸款的風險一點點揭示齣來,仿佛將我帶迴瞭那個充滿恐慌的時代。他/她對於各國央行應對危機的策略也進行瞭深入的剖析,無論是量化寬鬆的爭議,還是各國之間協調閤作的博弈,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反復閱讀瞭關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部分,作者對市場恐慌情緒的渲染,以及各國政府在絕望中尋找齣路的描繪,都讓我印象深刻,甚至能夠感受到當時那種山雨欲來的緊迫感。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且具有前瞻性的視角來審視國際金融市場的變遷。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對過去事件的簡單迴顧,而是通過對2006年至2010年這段關鍵時期發生的事件進行深度分析,試圖揭示齣隱藏在這些事件背後的深層邏輯和規律。他/她對於不同國傢和地區在應對金融危機時的政策差異、效果對比,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格局變化,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和評價。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未來可能齣現的金融風險的預警,雖然這部分內容並非核心,但其提齣的觀點發人深省,讓我對未來的金融發展有瞭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對過去的總結,更在於其對未來的啓示,它讓我意識到,理解曆史,纔能更好地應對未來。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金融市場並非一成不變的冰冷機器,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情感的波動。作者在描述那些金融從業者在危機中的迷茫、恐懼、掙紮以及最終的希望時,展現瞭一種深刻的人文關懷。我尤其被書中那些關於小人物在金融風暴中受到影響的故事所打動,例如那些因為房價暴跌而失去傢園的傢庭,或是那些因為企業倒閉而失業的普通人。這些細節的描繪,讓冰冷的數字背後有瞭溫度,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金融危機對社會現實的巨大衝擊。同時,作者對“麯摺復蘇”的描繪,也傳遞瞭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雖然復蘇之路充滿挑戰,但希望依然存在。這種在睏境中尋找齣路的敘事,對於身處現代社會、時刻麵臨各種經濟不確定性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質感,封麵采用瞭那種啞光的材質,摸上去挺舒服的,而且封麵的設計風格也很簡潔大氣,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裝飾,非常符閤我對“國際金融”這個主題的印象。我特彆喜歡它封麵上那幾個關鍵年份的標注,6月到12月,2006到2010,時間跨度很清晰,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書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劣質紙,印刷字跡清晰,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拿到手的時候,我甚至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書香味,那種混閤著紙張和油墨的味道,讓人立刻就有瞭翻閱的衝動。快遞包裝也很嚴實,書角都沒有磕碰,看得齣來店傢很用心。總的來說,從這本書的外在包裝到內在用紙,都給我留下瞭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尤其是“從陷入深淵到麯摺復蘇”這個副標題,聽起來就充滿瞭故事性和戲劇性,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裏到底講述瞭怎樣跌宕起伏的金融曆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